当我吃面时我在想什么
老板把一碗面端了上来。
与其说是碗,倒不如说是盆——家里盛汤用的白色的大瓷缸子。装得满满当当。来南京第一次吃面我就被震撼,同为南人,南京人的实在和南京人的饭量都让我大开眼界。
遏制住习惯性掏出手机寻找电子榨菜的念头,我拿碟子舀了一勺现实意义的榨菜,又开始细细打量眼前这碗面。
浅棕色的汤底。像茶树菇熬出来的汤的颜色。
这样的汤底一般是加了酱油的吧,有淡淡的酱香,在《随园食单》里袁枚称之“秋露”,似乎他煮汤也爱加这个,只是我一直不太理解。
米黄色的面,泡在热乎乎的汤里,冒着热气。普普通通的面,口感硬,缺乏嚼劲,唇齿间也还原不出小麦的香气。
要了两份浇头,雪菜肉丝和大肉。雪菜是快要枯萎却还透着生机的叶片的深绿色,夹着几根脆嫩的杆子。想起小时候在自家平房的屋顶,外公外婆带着我晾干菜的情形。大株大株的芥菜铺在地上,晒干,研制,再做成黄绿色的酸菜。雪菜和酸菜的效用大概一样,解腻,提味,补充盐和维生素。
大肉是今天的主角。无数次在视频里看到南京大肉面的介绍,闭上眼睛都能想起它送上餐桌前的道道工序:切一大块肥瘦均匀的五花,腌,炸,卤,在汤里一滚,整碗汤清淡中便又带上了肉的鲜香。店里的肉很不赖,肥肉已经煸炒过,皮也炸成了皱巴巴的虎皮,肥肉紧嫩不油腻,瘦肉吸饱了汤汁,每根纤维咬开都是饱满的。
舀两勺辣子,一勺醋,拌均匀,大快朵颐。
今天降温了,风里飘着几点小雨,突然想吃一碗面。
记忆里总有这样的一碗面。雨天,冒着热气的小店,屋檐下站满了躲雨的人。“我”走进店里,要了一碗鸡丝面。清鸡汤底,或许汤上还若有若无地点缀着黄澄澄的鸡油。面上码着白嫩嫩的鸡丝,切得细细的绿油油的葱花,“我”喝了口汤,驱散浑身的寒意。我也跟着喝下一口久违的、平淡而坚固的幸福。
忘了是小学还是初中看到的一篇课文了。这碗鸡汤就像时间长河里的一块礁石,总在一些阴郁的时刻露出水面,提醒我,幸福有时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PS:写下这段话时,一只鸟飞到我的窗台上。扑棱了几下,只见到一个灰色的背和翅膀一角。我猜他是被放在窗边的樱桃吸引来的,可惜纱窗在他和樱桃之间筑起了围墙。)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75篇内容 · 45.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63.7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16篇内容 · 69.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95篇内容 · 497.1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85篇内容 · 139.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85篇内容 · 175.0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18.6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63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