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地生活
查看话题 >古道清凉——终南山寺庙小住记
来山上已是第4日。时光缓慢悠长。
每天的时间变得很长,大约一天开始的很早的缘故,也因为内心清净,分秒都在念念分明中。
仅4日,身心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刚来第一天,内心是崩溃的,心里只有一个字——逃。
被师父们开车接上山,道路泥泞。车停后,寺庙的全貌在展现眼前——一栋破破旧旧三层的楼房,长长的走廊,一间挨着一间紧密的房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蹲在楼房前的地上,一位妇女在走廊晾被子——像劳改犯住的地方。贫穷、落后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心里咯噔一下。
侧面一座正殿、一座观音塔、一座已故大师塔,墙面皆已斑驳,露出土黄色的泥巴内里,寒酸,破烂。
登记后,被一位表情严肃的阿姨安排了宿舍,是4人间。进宿舍后,我心里再次咯噔一下。房间凌乱不堪,仅有的一张桌子堆满杂物——果皮垃圾、书、纸箱、纸盒、杯子、饼干、牙刷牙膏、润肤露……凳子上挂着来路不明的小方布,房间各处挂着衣服、袜子,地上堆满了箱子、盆、热水壶。竟然还有一台钻孔机,她们日常用来穿菩提珠,钻孔机边凌乱的摆放着好几个盆,里面是一堆又一堆的菩提珠。
没有wifi,没有热水,山里连日下雨,很冷。
我崩溃了。
桌上那么乱,我在哪里看财报、写文章?没有wifi,信号又很差,我在哪里直播?没有热水,我怎么洗澡?
而且这凌乱的房间,真真逼死极简主义了!
一堆烦恼涌上心头。只想——逃,快逃。马不停蹄地逃。
而我没有逃的唯一原因,大概是因为——面子?看到条件艰苦就逃走,那我多没面子。再加上大雨封山,也下不去。
无论如何,也要待上两天,过两天便走。我这样想道。

可是渐渐地,情况发生变化。
第1天中午,被带去拜见80岁的老师父。浅聊几句,老师父问我:为什么不出家?
我十分傲慢:为什么要出家?
老师父说:不出家也行,在寺庙正统地学习,然后回家修。
我不置可否,心想,我才不呢,过2天我就跑。
然而,在老师父房间就开始头疼,下午便一直头疼。跟朋友说起这事(朋友是一位专注的修行者,比我早来一个多月),朋友让我再去找老师父聊聊,我有些踌躇,她便带我过去。
老师父说,我头疼是在消业,跟我讲我的毛病,讲因果。虽然我有点惊讶,只一面之缘,他就能看出我的问题,但心里仍不以为然,只想着,我的头疼怎样才能好。
老师父把我叫到跟前,手放在我背后,我感到一种奇异的温暖、慈悲的感觉,然后,猝不及防地,老师父在我背后重重拍了几下,很痛,我被拍懵了,也似乎被拍通了,心中有什么东西一下子剥落掉。
我伏在地上,嚎啕大哭。眼泪鼻涕一大把,哭了很久很久。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那是没来由地又无法抑制的痛哭,哭到尾声,我发现内心升起一股强烈的羞愧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这羞愧,有对别人的——我对别人有过的傲慢、偏见、指责与伤害;也有对自己的——年轻时随意又任性地虚度时光,熬夜、打游戏等伤害身体的行为,对自己不够自爱。
这一哭,却是清明了。
第一次,我对自己升起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检查。
他人只是我的对境。所有我对他人的不满,错不在他人,而在我内心的烦恼习气。
以前,我以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原来,并不是真知。
原来,只是傲慢。
原来,我从未真正地深刻地检查自己内心的每个角落,检查每个起心动念。

山里的雨一直一直下,四处云雾缭绕,似有仙人。坐听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淅淅沥沥,噼里啪啦,不再觉得这雨讨厌,反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音。山里空气清新,内心也无杂念,只是清净。
寺庙有早晚课,早课是早上3点半到5点,晚课是下午4点半到6点。一日三餐的时间是6点、11点、下午6点。晚上9点半就寝熄灯。我没有去上过早课,总是5点50分起床,去吃早饭。同宿舍的两位姐姐则每天早上2点半起床,因要先去大殿点灯。
昨天才第一次参加晚课,要穿大褂,有一整套的仪式——唱诵,读阿弥陀经、心经、各类咒,大殿绕行,拜佛。我有点喜欢他们的晚课,尤其喜欢跟着木鱼敲击声读经和大殿绕行时的唱诵,觉得好听,且唱时声音是从丹田发出,感觉一股气从肚脐眼涌到喉咙口,十分舒适。
每天用很多时间打坐。早上7-8点,中午12-1点,固定跟着吕师父在禅堂打坐;上午8点40-10点10分,跟着朋友在大殿打坐;晚上7-9点跟着朋友在观音塔打坐。之后,想在下午再加一坐——2点半-4点。
我读过许多哲学、佛学、国学的书,懂得许多道理。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打坐就是躬行实修的方法。修行就是修心,去看到内心的烦恼习气,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细细检查,一一放下。
修行,是照见自我。看到自己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身体的感受,每一个念头的起伏,不评论不批判,让它们像马路上的车辆般行过,而我只是路边看车流的人。最终知道,身体的每一个感受不是我,思维念头不是我,升起的情绪感受不是我——那么,我是谁?
借用朋友的话,打坐就是冶金的过程,先用比较粗的工具淘去杂质,再用精细的仪器去掉杂质,最终得到纯净的黄金。
而黄金始终就在那里,一如我们纯洁的心性,始终就在那里。
不提开悟等神叨叨的词,修行,只是在检查自己的内心。需知,我们的行为都是由起心动念而起的。一个人会去伤害他人,必定是先在自己内心产生了负面情绪——生气、害怕、怨恨……等等,然后才在行为语言上做出有害他人的行动;而当一个人有不净心念时,他自己也置身在苦恼不安下。同样,一个人必定是先在心中生起了爱、慈悲、善意,才有助人的行为;而一旦心中生起这些纯净特质,当下就会感到内在的祥和平静。

第1天的头痛持续了两日,在第2日晚上遇到吕师父时,他帮我敲了几下头,便好了。
堆积如山的桌子,我只提了一句,同宿舍的姐姐便帮我收拾出来,让我可以放电脑、看财报写文章。
烧水洗澡、洗头,也不觉得嫌弃和麻烦,觉得挺好,是暖和的。
冰冷的被窝,睡一睡就热了。
手脚冰凉时,跳一组波比跳,身体便热起来。
把直播预约取消,也接受在山里无法直播的事。
事实上,也感觉自己不太想看书、看财报、直播、拍短视频等。觉得它们忽然也不太重要了。
很少使用手机,只偶尔回几条朋友的信息。也不想刷综艺、追剧、看股票等。
生活很简单很单纯,比以前更简单更单纯。杂念很少。心里时时有一股清凉之意漾开,心田有淡淡的喜悦弥漫,觉得现在才活出生命的真意。
现在才是真实而纯粹。以前以为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心安之处,真的不介意环境是否简陋。因为心很安,外境如何都不能动摇本心,都是好的,很喜悦很自在。
不知道自己还会在山里待多久,没有计划,只在当下。

小叶翩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对他人的愤怒,是还不会爱自己 (35人喜欢)
- 修行不难,难的是不修行的人 (44人喜欢)
- 我为什么开始写小说 (198人喜欢)
- 我为什么开始修行 (263人喜欢)
- 辞职三年,孤独让我更完整 (19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8.5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73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56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99篇内容 · 17.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20.7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79篇内容 · 14.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7.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535篇内容 · 812.1万次浏览
怎么才能去?有什么要求吗?真心发问
头疼是咖啡因依赖
感谢在此刻遇到了这篇文章,虽然还是不开心,但好像我的情绪莫名好了一点
在一呼一吸之间逐渐评价下来的那种感受太棒了,只是好难只去专注于呼吸。向往的生活,可是身有牵绊,只能看着小姐姐的生活并祝福。
看完有点想哭……不知道为啥
后生可畏👍👍与佛有缘🙏
你可以尝试去上内观课程
没有计划,只有当下,赞!
终于等到你了哈哈哈
从自性流淌的文字,看的好喜欢,很有悟性和佛缘
我竟然也想去学习打坐或修行一些时日
很多人是因为太多杂念烦恼,想要通过去寺庙里修行来摆脱这些世俗的痛苦,现代人压力都很大,你看看现在寺庙什么的多火就知道了,很多时候感觉佛法和修行只是很多人絮絮叨叨和逃避世俗的工具,或者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有悟性有慧根的虚荣罢了
感觉小叶有一阵没更新了啊
看哭了,真心希望越来越好
咋收费的
上大一时我就想去终南山精修,但那时依然比同学年长几岁,总觉得自己走的太慢 不好耽搁。 看到你已在山上, 很是感慨,待我这份工作结业,也当上山
好吧,同样FIRE但是追求却和楼主完全相反——时间太少太舍不下尘世的声色犬马。感觉宗教还是太无聊了,并且任何985物理学、哲学(物理学优于哲学)博士以下学历的“大师”都会下意识的被我当成神棍😂。读过很多宗教经典也读过很多大物理学家的自传,还是感觉大物理学家晚年的一些思考更洞穿世界接近神性,想了一下,大概是观尽物质世界,才更有可能看到世界之外
随喜啊!感觉像获得新生…请问怎么联系寺院呢?
能请问一下是怎么认识那些师傅的吗
博主在哪里直播?想关注一下😂
写的很好,滋养心灵,关注楼主,加油
请问如何才能去这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