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故事(NONGT NIANGB GHAD NIANGS GHOT)——苗族故事新媒体传播计划
最近得到社区伙伴、沃启公益基金的支持,启动了一个小小的民间故事计划。会发到我的各个新媒体上。本文是官宣文案。

2009年至2014年,叠贵拜访了王安江、唐正福、万政文、刘米略、姜套友、刘洪等多位苗族老人和歌师,研习苗族古歌,聆听苗族故事,他们多数人已经走了,那些低沉的吟唱、娓娓道来的故事依然萦绕。 十年前,叠贵在黔东南州某研究所工作,在整理研究所的藏书时,那些满是灰尘、生虫、泛黄的1950年代至1980年代整理和印制的民间文学资料让他唏嘘。 被裹挟着进入新时代的人们,已无暇顾及曾经滋养自己的那些温暖的民族神话、民间故事,讲故事的人正在老去和离开,故事们从此隐匿,就像鸟兽和鬼神们在人类始祖姜央(苗族神话人物,与鸟兽鬼神公祖同源,一起由蝴蝶妈妈诞生)的精明中逃离了姜央,从此只剩下孤独的、空洞的“人”。 当下,重新扎进民间,重新发现故事,重新审视故事,是一个艰难的逆行,但也是一种珍贵的探寻。苗族、侗族等民族以口头叙述为文学传统,故事就是民族经典,故事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认知。故事是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的载体。故事中充满了先民对万物的深刻理解和智慧创造,它们在先辈的口耳之间日复一日流传于世。故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与祖先共享信息的媒介。在传播技术和媒体形式丰富且多元的今天,在公众号、播客这两种传播平台上,用母语传播民族民间故事,是一件意义重大、值得探索的路径。 2014年,叠贵建立[夜郎无闲草]微信公众号传播民族民间文学,致力于民族青年的文化自省与自觉事务。2016年至今,与贵州人民出版社合作启动了一套苗族神话故事绘本(创作中),2018年与贵州民族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贵州民族民间经典故事图画书《薄石衣》(布依族)。目前也在策划新的出版项目。 今年,我们得到了社区伙伴(PCD)和沃启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从5月开始,我们每个月同时在[夜郎大士多](ID:YeLangDSD2023)和[花儿](ID:huar512)分享1个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我们亲自进入村落,走访搜集得来,然后进行整理和制作。发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个苗语音频、1个汉语音频、1个苗文文本和1个汉文文本,以及相关的田野工作资料。项目至少持续6个月,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搜集整理和分享6个故事。此外,可能也发布在网易云、喜马拉雅和小宇宙等博客平台上。项目完成后,我们争取发起一个“还好有故事”的少数民族故事分享计划,接受网友投稿,也愿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切坚固的事物都烟消云散了”,还好有故事!


© 本文版权归 DIEEL GUI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2.8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66篇内容 · 18.2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13篇内容 · 864.9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46篇内容 · 224.4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2篇内容 · 18.0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16.7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27篇内容 · 147.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66篇内容 · 596.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