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一记行
子夜抵京,乘地铁至八里桥,与友人重聚,遂彻夜欢饮达旦,不觉疲倦,迨至清晨,各提一壶酒,楼下待东方之白,互诉衷肠,不觉之间,忽忆东坡笔下,与怀民承天寺旧游事,异时异地,当时月照今世人,心情不一,忧愁大类相同。
至午间时分才慵懒起身,匆匆饭毕,出乘公交,重走董日常通勤之路,到国贸,转乘公交,后步行览景,顺人群方向走去,众人拿着五颜六色彩旗,像是一个个有组织的群体,都朝着向北的大街走去,人群如织,顺着人群的方向走去,隐约觉得这个地方似曾相识,仿佛来过,果不其然,低头看时,两道车辙痕迹的轨道向北铺展而去,抬眼望时,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尽头便是五牌楼的牌坊—正阳桥;穿梭在人群里面。
这一刻觉得真的不能太真实,遥想上次行走在这片土地,久已模糊了的残存记忆被无情的定格在了4年前的那个初夏,就是像现在这般天朗气清的初夏,这样的人群之中无拘无束地穿梭,彼时彼刻,此时此刻,说不上半分相像,却尽力的勾画成记忆中的希望模样。
沿着煤市街一直往南走,饭馆并排林立,胡同密密麻麻,一直到珠市口大街,骑了单车,一直西向,周边的建筑一派新颖别致,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如在目前;倏然看到了纪晓岚故居,便径自向里寻去,交了门票,进去瞻仰大儒遗迹,所到之处,能够记得住的便是正堂里面的一副斗大对联:“万卷编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罗天”,真可谓是简练凝结,恰到好处的评定纪公的一生。
继续向前,沿虎坊路过南横东街转黑窑厂街,尽头之地便是陶然亭的北门了,至此之前,只在地图上见到过,或在前年《觉醒年代》中偶遇过,那片陈独秀与钱玄同集会之地,彼时正值北平城严冬之际,两个怀着朴素的浪漫主义的文人,有大雪纷飞,有花雕古琴,有风雅之会,浑然超脱俗物之外。来到此处不免陷入了遥远的怀旧伤追之感。从北到南,从傍晚来临到夜幕环绕。瑶台映雪、澄怀亭、揽翠亭,循迹而过,终于要见到陶然亭真容的时候,却因时间过晚而停止入内了,虽未窥见全豹,但是也足以领略此地胜景,可谓是不虚此行了。南部的一些亭子大多是仿照国内名胜名亭而建,胜在全,也颇多用心,大有揽此便游域内之意,只此便也足够。
当北京的夜色不留一丝缝隙的笼罩在这座充满新旧交织的城市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去往后海那片令年轻人沸腾、令整个城市燃烧了的疾驰的公交车上面了。
一时之间,我竟分不清这是秦淮河沿畔辉煌的倩碧或是乌镇令人沉醉的月夜,灯火通明,万家齐照,杨柳依依,游船交错,游人这时候就像那片海里面的鱼儿一样,一群徜徉在色彩斑驳的水底,一群浮动在流光溢彩的岸边,可爱极了。随风飘扬的不仅仅是岸边低垂的柳条翩翩,还有那一个个荡漾着微波不断起伏的游客的心潮,谁人见了这样的场景画面,不为之感到欣喜雀跃呢,我们走出人群,决计需要静一静,隐入胡同深处的一家酒吧,远没有岸边的那些躁动和喧嚣,一人来了一杯鲜啤,就这样一口一口的饮出了别一般的清醒,就像是那年陶然亭里陈钱二人阔别重逢后的平静与淡然。
夜深了,我们这时决计要骑行穿过街道,通往天安门广场,夜骑长安街,从地安门内大街向南开始骑行,走景山西街转景山前街,这个时间节点真的是人烟罕至,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宫城里面的西北角楼,看到黄色的宫灯映射在护城河里面角楼的倒影,歇山环拱,九脊勾连,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看到了活跃在历史里面的人物站在角楼之上,吟唱着更早些时候的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此刻还未到尽头,我们继续向着更深的夜色里面走去。向西走文津街,过团城,还能够依稀望见北海里面高高的白塔在夜色中独自孤芳自赏,向南转西黄城根南大街,未到尽头便不能往前走,转入灵境胡同,向西到西单北大街,此时便可以看得到尽是商场林立,街上的人群已然不多了,径直向南终于到了西长安街,西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灯火通明,秩序井然。本想要夜骑长安街,此时两边的人行横道只能允许步行穿过,并且人流也仅仅被限制在了天安门西,此刻只是遥远的望着马路的另一面,望着这新颖的城市,浩荡的人群,此身此地,此情此景,不仅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44.3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56篇内容 · 11.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872篇内容 · 851.7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27篇内容 · 11.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59篇内容 · 590.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30篇内容 · 220.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06.7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86篇内容 · 6.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