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内经课笔记(22) - 五藏生成篇之二:肝厥阴(睡眠与视力)、五决气脉
十-5:肝厥阴(睡眠与视力)
原文: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倪师注释:
通常人在睡觉时,大部份的血会进入肝,魂固守肝位故能眠。肝因能受纳血化浊血为清血,故目清能视;足因能受血之充润故有力而能行;手掌因有血入而能握物,血足且力贯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因此全身上下都因有血的贯输,而能随心所欲地活动。
人于睡眠时,血会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气会退入体中,于此际如果被褥没有盖好因而受风,风寒将入皮中,则往后血液无法透达皮表,此时会呈现出麻痹的症状。如果风寒进入血脉,使血管的伸缩无法自如,则血行必生滞。如果因此造成足部的血滞,则必生足冷冰的现象。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达所有的血脉末稍,因而产生的麻痹与足冷症状。
人身上有大经脉的俞穴共十二处,为五脏六腑气血与经络交会之大穴,分别是肺、心包,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等十二俞穴位;又全身上下共三百五十四穴的小穴,共计三百六十六穴。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卫气出入所在,是防卫身体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疫系统分布处所,同时也是病邪进入身体的地方。所以一旦病邪进入身体时,停留于穴位上,此际可用针灸促使卫气运行(免疫系统),使病邪离开身体。
课堂笔记:
1.很多人有这个所谓燥热,它并不是西医的躁抑症,而是中医讲的阳明证。阳明证就是很热,没有治好的话晚上睡觉会很热,不但不盖被子,还要吹电风扇、吹冷气,还嫌热。

2.“故人卧血归于肝。”肝藏魂,魂属阳,阳代表力量,晚上魂就回到肝臓里去,血也回归到肝里,一点到三点的这两个小时,是肝臓最忙碌的时候;肝又为厥阴,主阖(合),所以这时你把眼睛闭上就能够睡觉,这是常态。西医也是认为晚上肝脏很忙,在帮着我们代谢一些毒素,中医一开始就这样认为,我们最早在《黄帝内经》就这样讲了。
3.如果血没办法归肝,造成魂就不能归肝,当然就会失眠。
4.血不能归肝就会有两种情形。第一种为实症,即肝脏里面长东西了,血液归肝以后发现有东西占在里面了,就会反逆出来。这时人就会醒过来。第二种为虚症,血回流的力量不够,这时会造成失眠,也不好睡。

5.“肝受血而能视。”肝开窍于目,即肝经落在眼睛后面,肝血到了眼睛那儿,于是我们能够看东西。所以视力的问题,我们要从肝脏下手。
6.视力问题也分阴和阳。阴就是视力模糊了、眼睛退化了。阳代表本身力量,代表眼睛并没有退化,只不过看东西会反过来(之类)。
7.中医认为人体左边是血,右边是气。血很重,会下沉,会像水一样是平的。因此人左眼管的是横向水平角度。而气总是往上升,所以右眼管的是纵向垂直角度。当人闭一个眼睛时看东西就是平面的,就像单眼相机,可以看到比较深;左眼跟右眼并在一起时,看到的东西就会变成三维立体的。

8.如果有一个人,说他看东西是斜的,所以走路时必须要一直在调整姿势。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不平衡——水化为气,就是(纵向垂直)一个角度不动,眼睛看东西要斜过来。一种是血不平衡,就是看东西(横向水平)晃来晃去,人一直在调整姿势。了解了病因以后,你就知道怎么下手了。所以你没有晃动(而东西在晃动)或眼睛看东西是斜过来的这种问题,都是属于阴。
9.血来自于水,水进心臓才会生血。心能生血是因为有肾水在制心臓,由水来济火以后,这火才能生成。如果没有水来济火,火就会一直烧,烧完了。由水来控制的时候,心脏的动能可以持续上百年都没问题(“心……其主肾也。”——五藏生成篇第十)。心臓的周围是所谓的心包,心包和心臓中间是一层清水,保护着心臓。这就是水在制心,所以火就不会过头、过热,能一直保持着很温驯的温度。

10.“足受血而能步。”血是力量的来源。肝主风,肝本身是恶风的,即肝不喜欢风吹。所以晚上睡觉时,血归肝以后,阳气也会回到肾中,这时正常人应该把身体盖好。脚可以露在外面,因为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同时心恶热,比较喜欢冷,如果让脚受一点寒,就能刺激它来强固我们的心脏。
11.睡觉时脖子为什么可以露出来呢?因为头是六阳之首,肝经、胆经,胃经、膀胱经、三焦经、小肠经这些阳经全部在头上,头是纯阳的。故头部是人最能够耐寒的地方,天气冷时,衣服穿很多,皮肤露在外面,头都不觉得冷。阴经不上头,阴经到脖子这儿就结束了。当然头部还是有阴经的支络上来,正经没有上来。所谓正经就是大的河川,小的络川就是小溪流这种,我们感受不到。
12.“掌受血而能握。”血能带来力量,让人能够握,因为筋跟骨是连到的,肝主筋,所以握的力量是在肝。肝出问题时,病人会发现自己没有握的力量了。所以眼睛能看、脚能够走路、手掌有力量握东西,这都是属于肝臓。
13.“指受血而能摄。”手指头尖因为能够受血,所以我们能够去抓东西。
14.“卧出而风吹之”,晚上睡觉时,血归肝了,阳也回头了,你盖着被子的话就不会受寒。如果你不盖被子,让身子露出来,就会被风伤到你的经脉。因为阳气和血都回来了,风就会伤到你的经脉。
15.很多太太小姐们说脚有静脉曲张,实际上这是因为她们本身有热,晚上睡觉时吹风而导致的。所以中医师认为,夏天的晚上睡觉时,就算你很热,身上也要盖着单薄的被单,脚可以露在外面。你如果常年保持这样,你还是美腿,不会出现青筋或静脉曲张。
16.“血凝于肤者为痹。”风停在皮肤表面上时,造成血液的循环不是很好而出现皮疹、皮肤麻木的现象。
17.“凝于脉者为泣。”如果风进入脉,(令)血停滞,像凝固在血脉里面,就会泣。
18.“凝于足者为厥。”脚是冰冷的。
19.“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这三个都是血凝受到风的影响,统称为痹厥。故针灸会用合谷跟太冲来“开四关”,因为太冲就在肝经上面,是血穴。
20.“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人有12个俞穴,包括肝、胆、脾、胃、三焦、肾、大肠、小肠、膀胱、心包、(心、肺)。人全身的穴道加起来有366个,这些是卫气和阳气会停留的地方,也是风寒暑湿燥热这种外邪会停留与所在的地方。
21.“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常常有病人抱怨说哪个穴道痛,这就是病在表。我们用针灸就可以帮他治,取穴的原理就是这样来的。所以针对治症一些病因、病史,我们统统得看黄帝内经才行。
十-6:五决气脉
原文: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倪师注释:
诊断病情的开始,必须以“五决”为方法规范。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须先彻底了解什么是正常状。所谓“五决”者就是“五脉”,也就是五脏之气脉也。
课堂笔记:
1.“所谓五决者,五脉也。”也就是五臓的气脉。肝是弦脉,心脉是洪脉,脾脉是缓脉、肺脉是浮脉、肾脉是沉脉。

2.为什么这么说?
①肝是弦脉,因为肝是木,你摸到肝的脉好像摸一根细细的树枝一样,也像吉他的弦。
②心脉是洪脉,你摸上去(感觉)比较粗大一点,比较有力一点。
③脾脉是缓脉,非常的柔缓柔和。
④肺脉是浮脉,因为肺走皮毛(皮肤毛孔),故浮脉就是你的手指头轻轻碰到、接触到皮肤,压都没有压下去时,就可以摸的脉。稍微重按一下它就沉下去了,就好像一块浮头,这是肺的常脉。如果你摸到了浮脉,但是重按它没有沉下去,就是病在皮毛。
⑤肾脉是沉脉,肾在五行里属水,故我们要按到骨边才能够得到脉,这是肾的常脉。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姚春鹏版《黄帝内经》。
ॐLīl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站桩、挺尸式与“开水白菜”里的隐喻 (18人喜欢)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4人喜欢)
- 狗子用药2.0版:自制蛋黄油+白芨珍珠生肌粉 (11人喜欢)
- 年中小结(吐槽版 (7人喜欢)
- 五行、植物、抑郁症与豆瓣的木性 (7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13篇内容 · 22.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65.1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24篇内容 · 10.4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04篇内容 · 13.5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87篇内容 · 18.0万次浏览
- 许倬云去世4326篇内容 · 9155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45篇内容 · 23.6万次浏览
- 奇思妙想的夏日创作39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
好巧啊!早上刚看到针炙膀胱经,讲眼睛周围的几个穴道。😁
好好学习,最近视力下降
十-5:肝厥阴(睡眠与视力)——倪师注解——第二段最后一句 “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速所有的血脉末稍” 应该是"这以上都是因为血无法透达所有的血脉末稍" 应该是透达,透速感觉不通顺
大佬怎么主页突然关闭了呀,看倪师的视频都是和大佬的笔记一起学的呀
最近几天不方便看倪师视频时都在看您的笔记,非常详实,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