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代草圣的成长之路——《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新书分享会南京举办
11月19日,《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新书分享会在南京举办。本书作者、诗人路东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弟子桑作楷,以及诗人、画家、散文家车前子,评论家、诗人何同彬,评论家、翻译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孙冬,以《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为起点畅聊了林散之不俗的一生,和他艺术之路上的不易与非凡之处。本场图书分享活动由出版人、诗人马铃薯兄弟主持。

林散之是谁?启功见到他的书法曾脱帽三鞠躬。林散之可谓当代书坛的传奇人物,他被称为“当代草圣”、三百年未有之大师。从1898年出生,到1989年辞世,林散之的一生恰逢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大转型期。
纵观中国书法史,自清初以来碑学统摄了中国书坛,草书艺术三百多年沉寂无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在几乎不可能诞生书法大师的时代,林散之竟能颠覆性地成为草书大师,并被人们誉为当代“草圣”,这更显示了他人生经历与书法造诣的传奇性。
近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聚焦在林散之一生的传奇经历和其成为一代草圣的心路历程,并详细梳理与分析了其书法艺术的特点。林散之为何被称为“当代草圣”、三百年未有之大师?他的书法为何如此惊心动魄、沉郁勃发,又虚灵飘逸?他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何在?大师的成长之路又充满着怎样的艰辛?这些令人们困惑而又好奇的秘密在这本书里都进行了一一呈现。可以说,这不仅是关于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的传记,它更是关于一个普通人如何用智慧保存个人书法天才,如何一步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最终一步步成长为草书大师的绝佳的样本分析。

分享会现场,林散之弟子、著名书法家桑作楷分享了林散之在生活及书法教学中的趣事,引得阵阵笑声;同为书法家和画家的车前子则从书法的艺术性上剖析了林散之书法的同时,也肯定了路东在这本书中的创造之处,认为这是一部为林散之研究提供新的史料的作品;评论家何同彬从非虚构写作的角度讲解了这本书值得人留意的地方;评论家孙冬从时代与人文,艺术家的生存、艺术追求等方面解读了这本书的特殊之处。
书中,林散之的不凡和平凡都被作者展示得那么逼真,让我们感觉与大师相隔如此之远,又如此之近。因此,它适合于所有对精神有关注、对艺术有热爱、对传统有思考的读者。
此外,这还是一部耐人寻味的解密性评传,它从日常生活到艺术追求,叙述了林散之极富诗性的一生,并深入林散之鲜为人知的精神生活,深度解读了林散之的诗书画。林散之近百年的人生历经风风雨雨,他在变革时代的困惑、失落和迷茫,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在作者路东笔下得以全景式展现。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如何坚守精神追求,而且揭示了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碰撞、交汇。
著名书法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先生认为,“评传”发掘了林散之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为林散之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这使我们能够比以往更深入地思考林散之与二十世纪书法史的关系。
诗人、画家车前子说,“这本书写得像小说一样精彩,但它却不是虚构的。”
也确实如此,这部评传的作者在写作之前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查阅了大量的史料,遍访了林散之的后人,发小、诗友的后人。经过辨伪存真,这部书所叙历史事实清楚、评论得当。
这部“评传”的空前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诗人为另一个诗人写的评传,同为诗人的作者路东与传主有着共同的内心之持。所以,路东笔下的林散之回到了日常的真实,作家没有单线条地剖析林散之的书法发展历程,而是将书法成就放置于纵贯其一生的诗书画生涯之中,全面追寻其诗书画人生,不仅展现了林散之何以在草书艺术上登临高峰,还睿智地分析了这一高峰到底有多高。
活动主题:
谈书法、谈人生、谈文化,寻一代草圣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