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脾虚)
原文:《千金》云: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又云:凡身重不得食无味,喜卧,皆针胃管太仓,服建中汤,平胃元。今人嗜卧与夫食罢则脾困欲卧,纵不能针,岂可不灸,予与人灸中管、膏肓,遂皆不困,故既言之。
理解:《千金方》中说:饮食多但身体却消瘦,这是食晦病。治疗先取脾俞,后取章门。又说:只要是身体异常沉重,饮食无味,喜欢躺着,都可以针刺中脘,服用建中汤,平复胃气。今有人困乏嗜卧,餐后多困乏,即使各种原因不能针刺,难道不可以艾灸吗?我碰到这样的,给他们艾灸中脘、膏肓后,他们就不困倦了。因此在这说一下。
从原文中来看,食晦这个疾病主要症状是饭量增加但身体却消瘦,这和现代的糖尿病、甲亢的主要症状相似。糖尿病现在很常见,据说中国现糖尿病患者1亿多。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千金方》中记载可以通过选脾俞、章门穴来治疗,具体是针刺,还是艾灸没说,不过脾俞、章门这两个穴位都可以针刺、艾灸。不过针刺章门穴要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不可过深和直刺,易伤及内脏。
原文还提到:嗜卧及进食后困倦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个症状主要是脾虚的症状。嗜卧,特别是进食后困乏是非常常见的症状,虽然目前看不出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还是蛮大的。目前现代医学检验检查给不出明确诊断及病因,中医认为脾虚是其根本的病因病机,治则是健脾益胃,具体针灸可选穴有中脘、膏肓;中药可选建中汤。而且作者验证了《千金方》的治疗方法,确实有效。
中脘的位置:在身体前正中线上,剑突和肚脐连线的中点,胃的募穴,腑会,属任脉。
章门的位置:在身体的两侧,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脾的募穴,脏会,属足厥阴肝经。简便取穴法:沉肩屈肘时肘尖下即是章门穴。
膏肓的位置:在背部,膀胱经的第二侧线上,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距后身体正中线3寸,属足膀胱经。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穴位在肩胛骨下,所以取穴时一定要先打开肩胛骨。
中医到底能不能降糖?以前我是有所怀疑的,但最近的一个患者让我相信中医可以降糖。我以后会专门写篇文章来这个病例。总之上述穴位的功效值得我们应用研究。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4.0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60篇内容 · 103.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400篇内容 · 160.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2872篇内容 · 55.7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74篇内容 · 48.3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51篇内容 · 904.0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90篇内容 · 183.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9.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