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的主旨及其特征
超现实主义:超越现实主义,比现实更现实。为现实主义开创了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6%85%E7%8E%B0%E5%AE%9E%E4%B8%BB%E4%B9%89/3388?fr=aladdin(百科对定义的解释)
https://mp.weixin.qq.com/s/6uqUsVP9RBx61nlM8UhEEg(东西融合的超现实主义-石冈瑛子)
理念核心:“美”或者“奇妙”
肯定自我“意识、想象力、思想表达”的主观能动意义,用来描述超越现实的事物,并借用它表达对未来的憧憬。
呼吁艺术家*(此处对艺术家的定义:“富有远见卓识,并且敢于打破传统”)像其他领域的思想先驱一样,从现有的秩序中去探寻未知,寻得新事物,“成为富有先见之明的自我”。
它从达达主义*(主要表达对现实-战争的不满,摧毁理性和逻辑,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的叛逆)中吸收了反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克服了达达主义否定一切的弱点,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从虚无中提取“积极、充满生机且富有诗意的能量”,肯定意识对自我的正面引领作用。
超现实主义追寻:彻底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旨在打破隔绝人们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壁垒,改变人们看待现实的方式,使无意识*(潜在自我、本能需要)得到解放,从而与意识*(主观显性的自我)达到一致。
它存在的目的不是在于否定现状,打破一切、让人逃避现实活在幻想中,而是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崭新的现实世界。因此,超现实主义者的使命是:帮助人们克服内心的失望情绪,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
定格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神性时刻,超越又基于理性的诗意,“情绪的涌动”。
它们(现实主义先驱)沉迷于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事物,致力于营造一种氛围,从平凡中捕捉不平凡。
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作家与艺术家同样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鼻祖,尽管超现实主义者认为美不仅存在于想象之中,还存在于街头巷尾的偶遇中。
超现实主义者还欣赏他们在所谓的“原始文化”中看到的能量和直率,特别是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原始部落文化,以及来自孩童、预言者、灵媒和未受过训练的艺术家的“非凡想象力”。这些未经受过训练的艺术家因他们的真诚和毅力备受赞赏,他们向大众展示了一种艺术家模式,即“被迫创作的人,艺术创作是必要的,而非选择的概念。”(此处在肯定原生的想象力的纯净与能量,未经受过训练的质朴)
弗洛伊德与超现实:潜意识是想象力诞生的根源

对超现实主义者的思想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当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认为对梦的解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潜意识并释放压抑的记忆和欲望,从而治愈精神疾病。弗洛伊德探索潜意识
和梦境是为了治疗精神疾病,超现实主义者则不同,他们无比忠实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将其视作想象力诞生的摇篮。
多数超现实主义作品强调的是一些令人不安的驱动意识,比如恐惧、欲望、扭曲的爱、暴力、死亡和色情。而除了这种阴暗的、令人不适的紧张感之外,还有对游戏和实验的强调,对成人行为和儿童行为不同的想法的突破。对合作的拥抱以及对荒诞的赞赏。画面中经常存在吸引和排斥的组合。
布勒东的憧憬
布勒东坚信将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人类就可以驾驭潜意识的力量。但是人类要如何阻断意识的控制,到达潜意识呢?早期人们曾尝试借助毒品、 通灵和催眠来达到无意识状态,然而不久后这些方法就被摒弃了,因为不论是从身体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这些方法都太过危险。
超现实主义者转而借助弗洛伊德的梦境分析理论,因为它能很好地揭示潜藏在潜意识中的画面,通过它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意识流的自由碰撞。弗洛伊德在1919年曾撰文详细阐述了“怪怖者”理论。该理论假定,当人在经历某些诡异的、熟悉的事情时,这种熟悉感会显得十分陌生(因为它深深被压抑的),并且会给亲历者带来一种不安或恐惧的感受。 文章中还写道:“在梦境、幻觉和神话中对'失明’的恐惧常常足以取代对被阉割的恐惧。”实际上,弗洛伊德的"恋物癖”观点则是一种对性反常的抗拒 ,拒绝用非自然的东西代替自然的东西。
达利作品《愿望的调节》
超现实主义者通过不同途径将这些想法呈现出来: 化熟悉为不熟悉的尝试、自动写作和绘画的实验、对偶然和奇异组合的运用,以及打破性别、乃至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对于这些作品的解读不应只停留在视网膜层面,它强调幻觉的有形性,因为眼睛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受到恐惧、欲望、性欲等驱动力的支配。
这些观点和技法在超现实主义的关键人物之一德国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中可见一斑。他最抽象的代表作之一《失明的泳者》 中展现了一种如梦似幻般的特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兰波和弗洛伊德的“怪怖者”概念。
马克斯·恩斯特作品《失明的泳者》
这幅画上画的到底是什么?就像梦一般,对它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正如它的名字失明的泳者本身就透露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让人唤起梦魔般的无助感。这幅画乍看像是溪流里有一只眼睛,同时又像是女性的器官。如此解读画作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子奋力游向卵子的画面。再换个角度解读,这幅画有可能表现的是男性的性器官。又或许它仅仅是一只眼睛,瞳孔里映出了所见之物的影子:一只昆虫、朵花 ,或者是象征阉割威胁的外阴。
这种标题和画面之间的模棱两可的游戏,以及对视觉和文字双关的热衷,都是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显著特征。恩斯特在发表于1936年的文章中再次强调这幅画中生殖、萌芽、失明及阉割的主题:“失明的泳者是我迫使自己看到的。所见之物令我震惊不已,我完全沉醉其中,并且希望通过它来认清自己。”这种通过将男性与女性元素结合在同一实体中,从而混淆两性差异的技法在超现实主义意向中极为常见。
布勒东的梦想 《超现实主义简明词典》
布勒东发起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虽然萌芽于达达主义,但与达达主义那种混乱和自发性的特质截然相反,超现实主义运动有着严密的的理论依据,并高度组织化。因此.可以说布勒东在艺术批评界掀起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布勒东对超现实主义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他倡导一种兼容并包的、 国际化的模式,在此模式下,超现实主义代表了一种氛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这个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拥有一致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 系列人物被供奉在超现实主义的神坛,或者被认为得到了超现实主义的真传。
其他相关延伸阅读: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75篇内容 · 45.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63.9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16篇内容 · 69.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96篇内容 · 497.3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85篇内容 · 139.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84篇内容 · 175.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18.7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64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