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庐往事:传世难忘耕读情
卧庐往事:传世难忘耕读情
黄晓慧
说到浙江温岭城南镇的现当代文化名人,从岙环曹家里卧庐走出去的曹文彦,应当是不可不提到的。
曹文彦博士:岙环曹氏精英(小标题)
曹文彦(1908-1990),谱名允梅,号卧云。吴幅员《曹文彦先生生平事略》记载,曹文彦五岁启蒙,六岁就读岙环国民小学,后来先后在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蕙兰中学、上海沪江大学(教会大学)、中央大学法学院法政系就读。22岁时参加浙江省第三届县长考试,获得第五名。民国二十二年,参加全国第二届高考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据浙江省政协编的《浙江籍海外和港澳人物》记载,1936年5月曹文彦为驻澳洲悉尼总领事馆副领事。1942年为西澳首府珀斯领事馆办事处领事。1949年为台湾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教授。1951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法理学院专研美国法律。1953年,取得加利福尼亚大学法理博士学位。返台后,在台湾大学法学院任英美法学教授。1954年任台湾“教育部”国际文化教育事业处处长。1955年受聘为东吴法学院院长。
曹文彦曾任台北温岭同乡会首任会长,1990年9月去世。
岙环曹氏是泽国曹氏的分支(小标题)
今年上半年,在曹文彦二哥曹文参的第六子------温岭市诗词家协会曹子绍老师陪同下,记者重访了岙环曹家里卧庐,见到了曹子绍的侄子曹冬芳先生等人。
卧庐实际上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房子,曹子绍老师的诗集就叫《卧庐吟草》,为什么叫“卧庐”?曹子绍老师说,因为曹文彬、曹文参、曹文彦三兄弟,他们的号分别是“卧冰”、“卧波”、“卧云”,所以取名为“卧庐”。
曹子绍老师向记者介绍了岙环曹氏的历史,他说,岙环曹氏是泽国曹氏的分支,祖宗是《宋史》中有传的曹勋。泽国曹氏第九世毕彝公在明洪武年间,在江苏太仓卫任都指挥使之职,泽国曹氏有一个族人获重罪,暗中请人向毕彝公求救,因为毕彝公守正不阿,置之不理。后来,毕彝公去世后,他的长子孟达定居太仓,次子仲达(号逸峰)在居丧两年后重返故里,因为那件事情的影响,逸峰公回乡后族人报复,无立足之地,只得投奔肖村故亲吴氏家。明宣德四年倭寇侵犯太平县,逸峰公应募入伍,不久在战斗中生擒倭寇两人,获得提拔,在隘顽所(岙环)任职,后升官,从此就定居岙环,在岙环成家立业,子孙繁衍至今。
据介绍,因为有芥蒂,岙环曹氏与泽国曹氏大宗一直断续往来,直到2011年时才联谱。
续修宗谱 促进血胤认同(小标题)
岙环曹氏于明宣德五年自立宗谱,并自建宗祠于岙环上岸山,清雍正八年(1703年)、道光元年(1821年)、光绪八年(1882年)均重修过宗谱,民国期间曹文彦曾经想重修宗谱,因战争影响而罢休。
1982年8月,曹子绍先生从新疆建设兵团182团调回温岭,在岙环中心小学任教。1984年时,曹子绍等想重修岙环曹氏家谱,因为受文革遗风影响,当时修谱还怕被人攻击是封建活动,他特意去温岭县委统战部询问主要负责人(因为曹文彦和曹子绍在台湾的兄弟曹哲生都是统战对象),得到回答:“修谱是你们的家事,我们不支持,也不反对。”不反对就意味着可以修,于是,族人们就动手重修家谱,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忙碌,续谱工作终于在1986年清明节全面完工,全族共516人,其中男丁268人,女子248人。宗谱序言请了曹文彦撰写,曹文彦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宗谱的价值,认为一个人在宗族里,“他是宗族的成员,因此他的生命不仅是他个人单独的生命,他生命的起点不只是他出生的时辰,因为凭宗谱,他可向上追溯血胤于千百年之前的祖先。他生命中的终点,也不只是最后呼吸的那一刻,因为凭宗谱,他也可向下绵延血胤于千百年以后的子孙而至于无穷。”“一部活的宗谱,必能具有凝结族人的力量,因血胤的认同,加深亲族间的睦谊,进一步又因为亲族的组织,产生有关集体的权益,为了这集体的权益,族人间就会兴起各献所有与所能的正义感,这种化小义为大我、融私利于公益的精神,正是当前社会病态对症治疗的良药。”他认为各宗族广泛地修家谱能促进“民族认同”。
1986年清明圆谱仪式非常隆重,岙环周边的群众看了祭谱活动后受到鼓励,此后,上街的赵家、 戚家、方家,下街的林家、沙头门的陆家、池头的叶家、江湾的孔家、营田的邵家等都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一场空前的大规模修谱运动。
逸峰公家训:重本崇让守业安分务农(小标题)
20年后,岙环曹氏再次续修宗谱,2006年,由曹子林主修的《岙环谯国郡曹氏宗谱》落成,谱中收录了曹子绍写的四首诗一副对联,其中《清明节扫墓》诗:“铁下山旁有墓丘,曹家祭祖祀春秋。清香炷炷引深思,蜡炬支支化巨流。谱立峰公家训在,宗分泽国嗣居稠。今朝棠棣同欢聚,足食丰衣乐不休。”《返乡在老宅中喜闻晚辈读书声》诗:“卧庐深院有书声,传世难忘耕读情。作画不伤流水逝, 吟诗爱唱夕阳明。虚怀可把乾坤揽,雅室能教心境清。余韵绕梁香满屋, 人才辈出话精英。”(作者自注:在这所曹氏老宅中产生了多名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和工程师,不愧为书香门第之称。)《赠银锋侄孙》诗:“书香门第后来人,旭日辉煌光景美。江河不废滔滔水,立志攻坚添硕果。科技攀登捷报频,朝霞灿烂地天新。学海无涯勃勃春,峥嵘岁月最堪珍。”《赠侄孙女心琪》藏头诗:“曹氏书香一脉承,心藏智慧海洋深。琪花瑶草非凡品,壮志凌云姓氏馨。”
这部宗谱中收录了《逸峰公家训》:“重本:人生亲本尊祖爱亲思源,祭田隆宗祠载刻石孝心;崇让:礼让相先毋得挟私好胜,邻里争执亦当含忍思难;守业:世业儒学出群自当名世,治家理财勿为市井小人;安分:素守清白不犯司法度邑,悖逆莫为损德姑息非孝;务农:工商百技业专精留财源,桑麻为衣朝出耕暮归读。”
曹文彦:苦读屡居榜首 光耀曹家门第(小标题)
这本《岙环谯国郡曹氏宗谱》还收有曹文彦写的一篇长文《爷爷与我》,该文与台北温岭同乡会编的《温岭县续志稿》的曹文彦的《吾父与我》内容基本上一样,只有个别文句稍异。这篇文章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曹文彦的简传。
曹文彦文章中说的“爷爷”,其实是他的父亲,因为曹文彦出生时,其父曹鹤汀已经51岁了(其母陈四妹41岁),因此自小把父亲当作祖父,称父亲为“爷爷”。“爷爷”非常宠爱曹文彦,但也不至于溺爱,“因为他寓家教于疼爱之中”,使他免于受恶劣外界环境的影响。
曹鹤汀三十四五岁时被迫迁出老家,只分得半间临街店屋,他从亲戚家借得二三十银元,开始做贩卖生意,经过十余年艰苦创业,省吃俭用,把半间店屋扩展为五间临街的楼屋。大概在曹文彦五六岁时,在店屋后面的场地上大兴土木,建筑一座相当气派的住宅,“五楼五底,巨磉雕梁,堪称美奂,住宅后面有宽大的厨房,厨房后面的广场上又建筑了一排平房”,这平房是曹鹤汀家“曹汀记”的家庭工坊,经营酒坊、酱园、烛陶。因酿酒需要水井,曹鹤汀亲自动手打了一口水井,除了自家用水外,还敞开供邻里使用(现在井还在使用)。
曹文彦五岁开蒙,六岁在伯父曹阆轩公创办的岙环国民小学读书,岙环国民小学是岙环城隍庙后殿改建的,业师是来自县城的林穆仲先生,是清末秀才,管教很严,学校以国文为重,林穆仲教国文沿习传统,偏重于背诵,同班三十多人,岁数都比曹文彦大,但是“资质多鲁钝,不堪造就”,林师常以戒尺藤条处罚这些学生,林穆仲见曹文彦天资颖异,读古文数遍之后即能成诵,因此大加赞赏,又见曹文彦散学后常常单独在课室内朗诵,他叹口气说:曹家子弟一人而已。
过了一两年,开授四书时,林穆仲在教章节前,要求曹文彦先预习,先登台把几个章节逐句讲解,最后才由他纠正讲解的错误,并加以必要的补充。这样,曹文彦的国文课进步很快。
1919年,为了使儿子有出息,曹鹤汀送曹文彦到杭州师范学校附属模范高小读书,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从岙环到杭州,要经过四天时间,行程是先跨过两条岭(指姆岭、藤岭吧)到县河头,再坐自划船到海门(今椒江),然后搭海轮到上海,转乘火车到杭州。曹文彦到杭州寄居在堂兄弟曹文郁处,他是杭州地方法院看守所所长。曹文彦入校初时受到了排外的一些杭州顽劣同学的欺侮,被起绰号,但是他忍无可忍挥拳抵抗后,也就相安无事了。曹文彦在学校全力攻读,各门功课包括初等英文等均为优秀,总成绩第一,寒假后转入蕙兰中学高小部(美国浸礼会办的)。但是不幸的是,1920年暑假回乡与父亲见了一面后,这一年农历十月三十日,曹鹤汀即因肺病去世,年仅63岁。
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1922年,曹文彦旧制高小毕业后,保送蕙兰中学高中部,四年后又以第一名毕业,获奖学金,保升上海沪江大学,后在沪江大学肄业。1928年投考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法政系,1930年应浙江省第二届县长考试,当时,他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报考,在一千多报考者中,原定录取16人,后面试时再剔除3名,实际录取13名,曹文彦名列第五名。不过,当时他因为只有22岁,实际上没有去任县长,只在省里任职。
1933年,国民党中央举行第二届高等考试,这是民国举行考试取士最严格最隆重的一次,曹文彦报考了外交官,因为外交官任职需要懂英文或法文,因此报考的,仅三四百人,报考者中有的本来是大专教师或海关、邮政部门的公务员,曹文彦本来相形见绌,但是他很有自信心。这一考试要经过两场考试,先过第一试者,才能进入二试,在一试中,曹文彦在及格的50余人中,名列十名内。二试放榜后,高居榜首。
1936年5月,曹文彦奉派为驻澳洲雪梨(悉尼)总领事馆副领事,当时他只有28岁,真是少年得志。他想到父亲的灵柩久厝未安葬,趁此崭露头角的时候,筹办安葬事宜,他撰写了父亲的行状,分寄有关各方,不久就收到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以下各部会首长及社会名流铭诔象赞百余件,然后用照相制版,精印装订为《告窆》。曹家风风光光地把曹鹤汀的丧事办了,据曹文称“执绋送殡的行列绵延数里,道旁聚观者人山人海”,在乡间,这样的哀荣可谓空前的,不过,遗憾的是,曹文彦因为赴任,“未能躬亲执礼”。
曹文彦博士是岙环曹氏的骄傲,岙环曹氏在先辈精神感召下,崇学向贤,能人辈出。曹冬芳中专毕业,1958年至2006年,在城南当地的水库工作40多年,积累了当地40年的降雨资料,他的孙女曹蔚是浙江大学博士,是岙环曹家第一个女博士。曹子绍的侄孙曹银锋,是从事新材料电子研究的博士后。“像方城小学退休教师曹桂梅,就是岙环曹氏……”曹子绍说。其他还有少将、大学教授、硕士生、政府公务员……海峡两岸、美国等地散布的岙环曹氏的知名人士不胜枚举,这,可以说逸峰公家训影响下,耕读传世的结果。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08篇内容 · 8.2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176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34篇内容 · 10.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18.7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14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69.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58篇内容 · 49.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47篇内容 · 967.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