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读米歇尔·法柏《雨必将落下》
短篇小说,一气儿读完。作者在临近结尾处对情节交底,前面虽已旁敲侧击做足了铺垫,水落石出时仍难免让人心惊。一方面,毕竟行凶手段残暴,令人发指。另一方面,其时室内已空无一人,走到外面,暮色沉沉,秋寒颇重,不禁感时伤世,意兴阑珊。
然而回味情节的展开,小说的开场直接放在事发后某日,孩子们的情绪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不由自主的酝酿发酵着。与此同时,事件的面貌也在三言两语间的向读者逐步透露,则是作者有意为之。妙就妙在,两者亦步亦趋,当情绪发展到失控之处,即是真相大白之时,情节亦推进至高潮。
既是写情绪的酝酿,继而注意到有明写,也有暗写。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在明处,不但因为孩子们年幼,不像成人那样善于掩饰和筹划;作者更安排了女主角这位身经百战的专家来主持大局,读者借她的视角,自是洞若观火。然而更耐人寻味的,则是成人的心理变化,写在暗处。女主角管理起孩子们的情绪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举手投足间彰显“我可以搞定”的自信。然而落到自身,几乎一筹莫展。小说开篇即点出两人潜在的情感危机,可是直到结尾,女主角无论是知难而退果断分手,还是征服对方顺从己意,两方面都毫无建树;即便她使出了试探、挑逗、激将等种种手段,加以欲擒故纵、暗渡陈仓等种种伎俩。以控制力见长的专家,看来也穷于应付自身的焦虑、烦躁、盲目等情绪。孩子们的情绪稳定了,小说也简短收束,结尾了,但可以想象,女主角的不良情绪仍在酝酿过程中,尚未寻求到任何慰藉。再从事发时间往前追溯,并未露面的凶手,其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酝酿发酵过程也可以想见。从其选取的作案时间、地点、手段,及顺利逃逸来看,事先经过了精心策划和伪装,不是凭一时冲动而为之。然而,必然是其妒恨等恶劣情绪的酝酿在先,实施打击报复的计划在后;凶手长于后者,而短于前者。
两相比较,成人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大概比起孩童也强不到哪里去。孩子们在明处,容易获得关注和帮助;成人则幽暗、脆弱而凶险。是以读后心情沉重,略述一二以为疏通。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9.5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74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59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秋分至,丰收时8334篇内容 · 791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2篇内容 · 17.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22.3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80篇内容 · 14.6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8.0万次浏览
"Emotionally, she was too small for life outside the womb ..."
https://www.amazon.com/Some-Rain-Must-Fall-Stories-ebook/dp/B004TBVG18/ref=tmm_kin_swatch_0?_encoding=UTF8&qid=&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