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
2020年8月16日19:24(晚点24分)返厦
2020年8月15日15:53回家
时隔两周,又踏上了返乡的旅途。但这一次,不是计划内的安排。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似乎越来越不喜欢“计划外”、“意外”这样的字眼了。
01 奔丧
周五同事生日聚餐,凌晨才结束,喝了半瓶红酒的我,心绪混乱,头脑昏沉地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半——至于为什么心绪混乱,前面似乎已经提到过了——然后老公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老公的爷爷于今晨十点去世了。
勉强起来梳洗,整理物品,买车票,吃外卖,去公司取笔记本电脑。因出门时间晚,我俩几乎是飞奔着冲上动车的。列车从下午开到了晚上,从上车时的晴空万里到出站后的倾盆大雨,再到小县城的习习微风,最后滴滴司机载着我们穿梭在黑黢黢的郊野,不徐不缓地驶向大山深处——我们到了,到爷爷身边了。
02 “挺丧”
进门后,下意识地望向左侧那个爷爷专用的两层钢制小床——清明节为去世的奶奶扫墓时着了风寒,爷爷引发了肺炎等并发症一直未愈,出院后爷爷就长期睡在一楼的这张小床上——爷爷消瘦短小的身躯从头到脚覆着素白的布,只露出穿好寿鞋的脚,头枕着的几片叠着的灰瓦,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木头床板上,就像睡着了一样,所谓寿终正寝(不记得当时写这个成语的用意了,也许是指这种仪式和风俗?)转头看看屋里,家里孙子辈的男丁和爷爷的孩子都从各地赶回来了,此刻正围坐在客厅,陪伴守护爷爷度过最后一晚。按风俗,今晚的香火、蜡烛都必须一夜长明,不停第焚烧冥币,儿孙们需要守一整夜。
这一晚,女辈都没有陪守,我也不知道大家都谈论了些什么。唯一清晰记得的是爷爷的小女儿未及见老父亲最后一面的哀凉,小叔顶着微肿的双眼打开房门的瞬间。公公好似和平时无异,也许是身为家中长子的理性,又或是不舍都藏在心里吧。
03 小殓
第二天一早,择了吉时,公公领着众人为爷爷举行了“辞生祭”。
“收敛前,孝男年长者手提小桶,领全家亲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一碗水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
亲眷众人,年少年长者皆有,披麻戴孝,手持冥纸香烛,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走到村里的大河边,把香烛冥纸插放于河边,年长者二人从河中乞水灌于铝制尖嘴壶中,以木棍抬走,木棍缠绕着白布条。返回家中,取水洗尸,因众人围簇,期间过程并不得见。
洗尸完毕,年长至亲三人小心翼翼抬起爷爷,床板铺上也许是“经被”的东西,再将先人置于其上,加盖“子孙被”,这床是谁的那床是谁的,最后取一带“囍”字的带花纹大绸布包覆全身,以白绳捆之以固定。过了一会儿,爷爷的小女儿端来“辞生饭”——一只洗净的生鱼,一只留着鸡尾羽毛的公鸡,一大条生猪肉,三碗啤酒——置于先人头边的小几上。
早上的时间过得很快,日头也开始烈起来,村里的帮厨们开始洗菜的洗菜,择菜的择菜,忙着准备中午的小宴席。期间众人谈天叙旧,吊唁捐礼金,孩童玩闹,亲眷准备下午火化的相关事宜,刻碑,丧乐演奏,热闹中透露着不易觉察的肃穆,混乱中却又井井有条。
04 火化
午饭过后,一行七辆车,车头系大红纸花,列队待发。吉时已到,殡仪馆的车准时在门口停住,早已准备就绪的亲眷众人起身出发。一点左右,鞭炮响起,车队出发了,我坐的车紧紧跟在灵车后面。窗外的阳光照进车里,很耀眼,摇摇晃晃地,让人犯困,于是在车上小憩了一会儿。
快到殡仪馆了,车队徐徐驶上一条长长的缓坡,忽然记起之前来的时候的光景。一次是奶奶去世,一次是二舅舅去世,都与今天不同,今天,没有凛冽的寒风,也没有阴冷的冬雨。
黑雨伞下,先人被推进焚化间。在亲眷的哭声中,先人被抬上了传送带,我静静地看着传送带往前滚动,不近人情地敬业工作着,焚化炉的门从两边慢慢合上,我眼前闪过爷爷生前与我并不多的几次接触和照面,慈祥,温和,爱听戏,爱喝冰糖茶——爷爷,一路走好。
焚化期间,陆续又来了三波车队,刚刚还觉得空旷寂静的殡仪馆广场一下子热闹异常,鸣笛声,人们的交谈声,亲眷的哭丧声,鞭炮声……
白白的骨灰被放在了工作台上,爷爷的三个儿子脱下身上的白衬衫,用来包裹爷爷的骨灰。骨灰并不是电视剧里的粉末状,还能看出骨头的形状。最外层用红布包裹,并用红绳牢牢捆缚成长方形,好似刚出生的襁褓婴儿大小。
从起点到终点,何其相似。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4.8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60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41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83篇内容 · 15.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08.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71篇内容 · 12.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1.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507篇内容 · 807.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