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相機,像“做愛”一樣運動鏡頭-杜可風
没有他,香港电影将会黯然失色。《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东邪西毒》、《无间道》......几乎每一部你能叫出名字的90年代香港电影,都由他掌镜。

他就是王家衛的禦用攝影師——杜可風。

69歲的杜可風,已經在香港拍了30多年電影。大半個香港電影圈,都和他有過合作。


但千萬別被這個中文名字騙了,他可是個百分百純正的澳大利亞人。說著流利的普通話,穿著皺皺的襯衫,一頭淩亂的白色卷發,酒不離手。




天性自帶混不吝,你以為他不靠譜得要命,他卻把華語電影成功帶向了世界。他熱愛中國,熱愛攝影,這就是他的全部。

一、
“我拍了30年香港”
杜可風從小就叛逆。
19歲離開家,在貨船上當水手,在以色列農場做牛仔,在印度沙漠挖井,在泰國當冒牌醫生.......幹著盡和攝影不沾邊的扯淡事。

30歲,杜可風在臺灣偶遇了楊德昌,一個和他一樣“瘋”的新派導演。
1983年,兩人合作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海灘的第一天》,獲得了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

但你一定不敢相信,在拍攝這部電影前,杜可風壓根沒碰過35mm攝影機,甚至連打光都不會。這曾讓同劇組的工作人員大規模鬧罷工:“這不是胡鬧麽?”

天降般的獎項嚇壞了他,於是跑去法國正兒八經上攝影課。至此,杜可風從一個半吊子攝影師,變成了全職。

34歲杜可風到了香港,遇到了他電影道路上絕對繞不開的一個人——王家衛。
倆人合作一路開掛。拍攝了《墮落天使》、《花樣年華》、《重慶森林》等一系列電影。

這位長著一張西方傳統臉蛋的外國人,竟然比香港人更懂香港。
在杜可風的鏡頭裏,你可以看到香港川流不息的高架地鐵、快速的摩托車、城市中疾走的人群、酒店、機場、快餐店......

《重慶森林》裏像被藍綠色綁架了一樣的場景,硬、冷,卻絲毫不影響它是部愛情片。
杜可風拍出了香港的隔閡與空虛。


《花樣年華》裏用霓虹色的燈光來拍公寓、餐廳。對於這樣的拍攝方式,張曼玉曾一度認為是在浪費她的時間。
但最後,這部電影被公認為香港電影刻板印象的突破。


杜可風懂得如何挖掘香港每一個微小個體的生活,以及他們極力掩蓋的秘密情緒。
他鏡頭裏的香港:燈紅酒綠,這也是一代代觀眾對香港最深刻的印象。

成為王家衛的金牌搭檔後,杜可風合作的導演越來越多。
陳凱歌、陳可辛、劉偉強......幾乎你知道的中國知名導演,都開始找他合作。

在中國長達30多年的生活,讓杜可風常常自詡是個得了皮膚病的中國人。
“我18歲以前是一個有澳洲名字的澳洲人,中間有12年不知道是誰,30歲後則都是杜可風。 ”
二、

像“做愛”一樣運動鏡頭
杜可風剛出道時拍一場追著男主過馬路的戲,結果全程失焦,於是,他被炒了。
在剪輯《東邪西毒》時,剪輯師譚家明對杜可風說,“你怎麽會一直在動?”

但,也正是晃動的鏡頭,成就了他獨樹一幟的攝影風格。
對此他的解釋是:我要通過情緒化的鏡頭變換展示角色內心。

最令人叫絕的就是《阿飛正傳》裏張國榮對鏡舞動的片段,張國榮對著鏡子,跟著音樂超自信地扭擺。
這場戲是杜可風扛著30斤重的攝像機,和演員一起,跳著舞拍完的。
《春光乍泄》中梁朝偉有一場醉酒後的戲,杜可風有意選擇面光的角度,攝影機跟著音樂,對著演員忽近忽遠地晃悠,而人臉上的明暗變化正是他要的效果。
這種變化在常規影片中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這是穿幫。

但杜可風就需要這種情緒化的鏡頭變化,來放大人物內心對自我放逐的巨大渴望與矛盾。
他太懂如何用鏡頭的擺動來傳達情緒了!

在杜可風的電影裏,還有一大特點不可忽視:多變的色彩與光線。
他對色彩、光線的大膽,超乎你的想象。



在《英雄》裏,那些感覺極不真實的巨大藍色房間。
正是這些失真的顏色,成就了這部電影的變幻莫測的特點。

《墮落天使》中通往殺手黎明家的地鐵站裏,隨著攝影機的移動,地鐵站的日光燈產生了強烈的輻射感和流動感。
第一次,有人用這麼瘋狂的方式,把“地鐵”變成了殺手的工作現場。


其實杜可風不只有放蕩不羈。
半夜工作整晚想著怎麽解決問題、每天與劇組幾乎24小時在一起的人,也是他。

在與陳凱歌合作的《風月》中,我們再找不到王家衛電影中,曖昧昏黃的燈光,而是被放大的《霸王別姬》中的綿情、癡纏。
原來,杜可風也可以這麽細膩。


《堕落天使》的餐馆里,李嘉欣坐在角落吸着烟,吃着面,眼神若有所思。
廣角鏡頭抽離了她與身後的嘈雜,五官被放大的李嘉欣依舊美得脫俗,她還是那個活在自己世界裏的天使二號。


這些絕佳的攝影,來自於杜可風懂演員,也愛演員。
他始終認為,拍攝一個人物,要先愛上他,像跟他“做愛”一樣地拍好他,才能讓觀眾也感受到這份愛。
“電影攝影師是最貼近演員的人,我們是演員的第一個觀眾,當我們愈投入,觀眾也會愈投入。”

陳凱歌曾打趣地評價杜可風:
“他讓我知道原來‘做愛’的鏡頭是這麽得有意思。”

三、
什麽時候開始都不晚
誤打誤撞進了攝影的圈子,30歲才拿起攝像機正式拍電影。
在杜可風的身上,似乎有一種歪打正著的感覺。

他常說:“我沒有攝影的經驗,連攝影助理的活兒都沒幹過,別人給了我一臺相機,我就開始拍了。”

但他從不覺得30歲開始才拍電影太遲。
反而是30歲前“荒誕”的人生經歷,成就了他豐富的鏡頭語言。

不同於別的行業,拍電影不單靠專業技術,還有對故事的講述能力。
“想拍電影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我們有話要說,想要展現我們自己的特性。”

因此,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精彩,他覺得這條路還有許多東西值得他去探索。
這個69的小老頭,從不服老。

近幾年,他投身年輕電影行業,與一批批新生電影導演合作,他很享受和年輕想法碰撞的過程。
2019年,和中國新銳導演-黑文,合作了電影《單行道》。

他也常鼓勵年輕人們,想做,就去做。
當你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並為之付出熱情,就不算遲。

"我不過是無數追夢者中之一。“多麽富有生命力的話語。

年齡、國界、文化、語言,並不能阻止他拍出這麽多優秀的香港電影。
了解他的人永遠記得,在人聲鼎沸的香港演藝人酒會上,他含淚對著鏡頭說:“I'm a film people.”

武德斯托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6.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25篇内容 · 871.0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72篇内容 · 21.0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5篇内容 · 21.1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21.9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0篇内容 · 226.5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0篇内容 · 148.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65篇内容 · 598.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