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考历程回首(经验分享!)
在我的整个考编过程中,在我消沉和迷茫的时候我都会仔细阅读网上的前辈的经验贴,看看前辈们是怎么渡过难关的,看看自己的一些情况是不是正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的文章记录都不是很详细,不健全,对于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是有很多盲区。于是,我萌生了自己写经验文章的想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想法没有能如愿实施。时至今日今时,终于开始下笔了,谨以此博文,供后来者参考。
我在这篇文章中详细的记录了自己在整个事考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心路历程,认认真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文中的每一笔我都写得十分慎重,每一句都十分用心、反复修改,力求真切、务实地表达当时的情况和感受。若能反反复复阅读,我想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考进理想的单位。

一、决定参加事考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打算考编。很意外的一次竞选失利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我开始摸索将来的道路,这个过程用了一年。直到大四寒假快要来临之际,我才有了参加事考的打算。跟大家一样,我同样也会思考为什么要参加事考?难道是为了轻松地工作吗?这个过程并不是很纠结,因为我很快就想通了。我给了自己一个理由:我参加事考,是为了理想。现在的平台离我的理想还很遥远。也许今天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理由看轻事考的重要性,但是,十年之后,如果你依然能像今天这么潇洒,算你有种!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把参加事考单纯的看作是参加事考,看作是自己在创业,在挖取自己的第一桶金。我把它当成是做实业,当成是我开的第一家店,当成是我专心养的第一个孩子。参加事考,就是做实业的雏形。同样卑微,同样琐碎,同样需要非常的韧劲儿。
很多人参加事考,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或者,他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往往会在参加事考的过程中抵挡不住外来的诱惑、内心的困苦而落败。这种人的比例异常的大。你的理由,直接相关于你对参加事考的定位,也直接相关于你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所以,想清楚,为什么我们要猪狗不如的苦战几个月甚至半年?为什么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看外面喧哗的世界?
那么,考什么岗位?比较之前一些参加事考上岸的成绩数据,这些数据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完全可以做到,我将目标定在了但是我不敢过多的表现自己的自信,反而,我会用低调和自卑来掩饰这一切。因为别人会觉得我狂傲。而且,万一失败了呢?万一失败,我的结局将会很悲惨。这是一场赌博,也是一场战争。战争生产死尸,也生产将军。所以,跨入这块疆场的人,不要心存侥幸。我是带着九五成的胜算走进来的。
二、大四学期
过完寒假,我来到学校。那是九月份。我买了中公的两本单位考试专用书(职测+综合),不算厚,但也花了一个多月才全部看完了。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很认真的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做每一个习题。我都认真的写出全部解题过程。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事考规划。很多师兄都说,准备太早了,怕以后冲劲不够,过早疲劳。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中止了参加事考准备工作,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后来我还参加了结构力学竞赛,当时我的目标是特等奖。我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主要是周末。学到的东西其实不多,只是涉及到了一些新的领域。后来,竞赛结果很不理想,我第一道题就做错了,只获得了三等奖。这个竞赛让我对结构力学有些阴影。搞完竞赛已经十二月份了,然后就是系列期末考试、毕业论文。
这个学期,我还尝试到不同的自习室自习,如图书馆、工学部主教、四教、六教。我发现主教一楼最适合我。于是,我很早就在主教一楼占了座位。我早上坚持跑步,一边跑我还会一边喊“省直!省直!”,很疯狂,我的内心非常非常坚定。我让朋友给我几个毛笔字,“目标高于一切”,三份,贴在我的屋顶、侧墙和寝室柜子上方。我回到寝室,时时刻刻、任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这些字条。提醒自己不要堕落。
三、准备笔试
在搞完结构力学竞赛,我就花了一两天的时候很认真的做了整个参加事考规划。到了几月份,要到什么进程,然后根据这些进城来计算每天的任务。在后来的几个月,我都严格按照自己的部署来。这是战争,很有纪律。过程中,我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情况,做了一些改变。二月十五号,参加事考正式开始。
下面我详细说说自己的备考过程:
从2月15号到3月19号:、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这是这个阶段的学习的职测的内容。这四个模块我是同时开始的。一天的安排大致是这样,早中晚我都会去刻意记住言语理解的实词和成语以及常识判断的内容,没有具体时间安排,而是按照这一天的任务。我每天记十个实词+3页常识判断的内容(根据课程做的笔记),采取的是滚动式记忆。按照人类大脑记忆曲线,在记忆今天的内容前,我会先看昨天的,往前数第三天的,第七天的,第二十一天的。这一期间,我都是默记这些内容。把自己不认识的教材上的内容做上标记,以便看视频时可以巩固重点学习。其余的时间,都是半天数量关系,半天资料分析,半天判断推理,早中晚嘛,所以一天有三个半天,空闲时间就看看言语理解和常识判断的内容。我按照自己的规划,一丝不苟的完成每天的任务。这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好,斗志也很高涨。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学到了知识,所以,很骄傲。
3月20号到4月19号:综合应用能力。在看完第一遍职测部分的内容后,我开始学习综合应用能力,这部分的内容没有职测的内容多,但是很细节,不能出错。所以我需要背诵相关知识点,同时要做大量练习,我每天做四篇阅读,做得比较慢,做完后要花一个小时分析自己这样写的原因。我不断地训练自己的答题思维。同时还有的任务就是刷职测的题,再丰富观看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比较重的。
4月20号到考试前:历年真题、考前狂背15页。这个月距离考试时间很紧。而且在上个阶段刷职测题的时候我发现言语理解部分的正确率很低,原因是我一开始以为它只是简单的类似于语文的题,所以在前期并没有过多投入精力,导致做题语感和手感都不在线,在这个阶段,我除了做套卷以外还加入了言语理解部分的专项学习,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跟着老师的课走,再去做题,并分析错误原因,在考试前两个星期的模考中,我的言语理解部分的正确率总算上去了。
2020年5月26日,我信心十足的迈进考场。正常发挥,并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

四、面试
根据面试要求,我在网上搜集了往年的面试真题,并据此作训练,反复听自己的录音,改正语音语调等问题,并预测了面试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了答案。我很感谢朋友同我一起训练。也就是这短时间的训练,给我的笔试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感觉,面试老师很看重自信、稳重这两个品质,看重应变能力。而我,也是凭着自信取得了笔试第一的成绩。
五、其他问题
第一:作息
从二月到四月,我都基本是按照早上八点半起,晚上十一点睡。中午十二吃饭,下午六点吃饭。四月至考前,我七点半起床,晚上十点睡。
第二:资料
网课:我选择的是口碑很好的亦申蓝宝课,老师讲得还是很不错的,都是解题技巧类干货,需要的同学自行去了解,我不作过多宣传以免有广告嫌疑。
教材: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用书(职测+综应)
题库:历年真题卷、亦申APP
其他:人民日报APP
第三:经验
(1)我认为自己之所以考得可以,得益于六个字:计划+执行+韧劲。我的计划确实很详尽,而且切实可行。我的任务,完成的不折不扣。而且,我的自律很好,坐得住,一天十个小时。想取得好成绩,时间投入是必须的。同时,我坚持用最少的书、最大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成绩,勤做笔记,以笔记代辅导书。
(2)我的心态很好。平静,有野心。从一开始,我就把目标盯得很死。综合和职测正确率达80%。虽然最后没有达到,但也差不多了,我对自己很满意。我的目标盯得很合理,所以,它给我的更多的是无穷的动力。
第四:教训
(1)学习要连续。任何一门课,一旦开始,每天都要看,不要停。
(2)真题卷很珍贵,尽量在考前再做真题卷!它可以更贴近考情,让你更接近正式考试状态
(3)言语理解与表达因为没有太过重视导致走了弯路,希望打假办不要和我一样,它真的很看手感!
六、尾声
我把自己的座右铭分享给大家:“人生在世,俯仰之间,唯有追求卓越,但求尽其所能。”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一举上岸!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90.1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77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61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秋分至,丰收时8390篇内容 · 1629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3篇内容 · 17.9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23.5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80篇内容 · 14.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8.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