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回的故乡
昨天下午想着该出去走走,于是穿着拖鞋在西贡码头边踩着夕阳瞎逛。先是在sai kung cafe坐下,喝了一杯冰苏打,吃了两个菠萝包。摸着圆圆的肚皮,觉得必须得消化一下才能吃下晚饭了吧?就这么晃悠着,不由自主转进了后边的小街。天气太热,连夕阳也是滚烫的。小街里没有太阳,走走很舒服。

小街两边的楼只有三四层高,是典型的步行街小店。其实西贡大部分的楼都是这样,小小的,旧旧的,靠近仿佛能闻到摇摇欲坠的木阁楼散发出来的时间的味道。当然,也有一些挂着霓虹招牌的所谓海鲜大酒家,没记错的话全部都叫全记海鲜吧,它们是风格的叛徒。要吹空调,要干净的碗筷,围着洁白围裙的服务生,那你干什么来西贡嘛。
就这么东张西望地晃悠着,突然看到路边竖了两个半人高的细脚餐牌,凑近仔细一看两张却都是按摩店的价目表。两个牌子后面是一个可怜兮兮夹在店面缝里的楼梯,只能通过一个人——在香港,这种楼梯非常常见。想必是从这里上去按摩了。反正也没事做,不如去按摩吧。于是小心翼翼踏上阶梯,十几级的阶梯尽头是一个发廊,但上到一半,发现右手边有一个大约只有一米七高的小木门,写着按摩店营业中。我鬼使神差地推开了这扇门。
门后开着幽幽的冷气,地方小极了。灯光是昏暗的橙,有阵扑面而来玫瑰精油的香味。香港的店面虽然都是这般小,但往往是蓝绿的底色,空气里透着你爱消费不消费的冷漠。而这地方的颜色太暖,倒让我想到卡帕多奇亚那一个个踏踏实实的小洞穴。薄纱后有只有三个座位,一个白女人坐在中间的座位,身前身后各有一个阿姨。一人站在座位后给客人按头,一人蹲在座位前给客人修脚,看不清样子的客人闭目养神表情祥和。有一瞬间我还以为这是什么宗教仪式。
不知怎的我觉得这两个阿姨不可能是香港人,所以我张口说了普通话,说他要按全身,我按脚。正在客人头上忙活的的阿姨却用生疏的广东话应道“先生可以入去先,密思麻烦再等等”。看来这是我们两个大陆人都用自己以为的对方的语言来方便交流了。不过我猜对了,她猜错了。
白女人脚上的功夫忙完了,按脚的阿姨便招呼我过去。我坐下后低头拨弄着手机。我向来不抗拒和理发师傅,美甲阿姨们聊天,但我不做先打开话匣子的那个。毕竟我只付了服务本身的价钱,不好意思再白嫖对方的情绪价值。玩了一小会,我突然想起来这地方光线太暗,不适合玩手机。最近一直怀疑自己完美的视力略有下降的我可不想毕业前就戴上眼镜。于是抬起头发了会呆。阿姨没让我呆上五秒,顺势开口问我,在这边上学吗?
阿姨应该是个美人,她有非常漂亮的眉眼,左边眉头有一颗痣。特别是她的发线,优雅绵密地在额前铺开。灯光昏暗,我第一眼看不出她的岁数。一来一回,我知道阿姨是绵阳人,在我这个年纪来香港,到今年21年了。她的眼神和语气里确实有西南女人那种靓中带辣的味道。倒也不用我问,她就把她的事情跟我说了个大概。这家店19年底才开张,开了两个月不到就遇到疫情。她的客人多数是跟着她从上一家到这一家的外国人,她对此有种坦坦然的骄傲:“香港人太麻烦,太爱点评人,教人做事。按多了香港人,我都不会按脚了!外国人那就好按,觉得你按得好,下回还找你;按得不好,也就不来了,我也不会追着人家问,简单!”
说到楼下的两张价目表,阿姨告诉我,另一张是楼上发廊的。我说,他们的店面正对着楼梯,比较显眼。你这家店在楼梯侧,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呀。阿姨点了点头说,是这样,但我们小店也没办法......哎,都是同行,我也不多说什么。不过你要按摩,是来对地方了。我这儿按得好。她就这么轻轻为自己简单推销了两句。
聊了几句她的工作,话题不知怎的、倒也不意外的,又转到了婚恋。阿姨表扬我:“上学时候就拍拖,你做得对。我有好几个客人,人漂亮,长得又高,工作也好,可就是三十多岁了,也没有男朋友。这可怎么说呢?”我对她的惋惜不置可否,隔着口罩挤出了一声干笑。阿姨大概是看穿了我,马上补了一句,不过我嫁得早,也没啥子好的。早知道她们都那么晚结婚,我怎么不多玩几年?我24岁就结婚了。
我接茬了。你老公是香港人?
她说,是的呀,是香港人。零几年,不是流行嫁香港人么?大家都会嫁一个香港人。
我一时间不知道她说的大家指的是谁。大概是她的小姐妹?当年在深圳打工的老乡?有意思的是她的描述。“大家”所嫁的香港人好像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男人,而是一种分类下的物品——大家来深圳打工都会买一台摩托罗拉手机,而呆上几年,都会嫁一个香港人。
说到这儿我没接上话,于是我俩沉默了几秒,她对于老公也和我的猜测一样,没有更多可说的。正好坐在我旁边的白女人休息好了,站起身准备走。她似乎扭伤了脚腕,走路有些一瘸一拐。阿姨对白女人招了招手,熟练地说:be careful! see you next time!不知道这两句是不是她那一个香港老公教的。比她的广东话讲得好多了。
又说到美食。谈到吃,她劲头很足。香港没有好吃的!不如深圳!她笃定地说。我表示同意。和人闲聊,我没有什么是不同意的。她细细数着这二十年来她在香港的美食探索里踩过的雷。也是,四川人的胃到了香港怎么可能满意嘛。我说,我男朋友也是四川人呢。她一下兴奋了起来:“那你和他去成都,太幸福,每家店都好吃!”她又说起她小时候在德阳打工的时候,吃过的某几家店。看我挺有兴趣,她跟我也说地详细。不过我暗暗想,我记得住,并且真的日后到访这些店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我说,不通关真是麻烦。我一年多没回家了。你呢,多久没回了呀。
她说,我也是去年过年就没出过香港了。不过回家,就更久,我03年为了迁户口回了四川,之后就再也没回过了。看我有些错愕,她又解释道,当时不是来深圳打工吗,我到深圳没几年就把父母都接过来了,还有些其他的亲戚都在新疆打工。我现在在四川没有亲人。
想到她刚刚提到的具体到街道的小餐馆们,又想到这可是接近二十年的时光,我对她的记忆力和乡情肃然起敬,甚至产生了一丝毫无必要的感慨——说是毫无必要,因为她本人并没有表现出想家的样子。四川女人嘛,没有给我任何一点为她矫情的机会。
“我倒很想吃老家的锅盔!”她是这样打断了我肚子里的矫情。
“过年的时候,我在淘宝上买锅盔。结果不让寄香港。唉,我当时一看淘宝上有,可兴奋,结果不让寄。”
她笑盈盈地说着,手上忙活着没停。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每天做一件小事来对抗漫长的虚无85篇内容 · 11.2万次浏览
- 生活就是要吃好喝好,秋膘贴好0篇内容 · 50.0万次浏览
- 秋招里的海投真的有用吗?1.0万+篇内容 · 1752次浏览
- 母女关系是我此生最珍贵的关系29篇内容 · 15.3万次浏览
- 你心目中的氛围感艺术神图0篇内容 · 4.6万次浏览
- J人给P人的亿点小震撼0篇内容 · 15.4万次浏览
- 我的养老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80篇内容 · 9.7万次浏览
-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为家里老人改造或发明一件什么东西?0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