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好景点
查看话题 >泉州(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座被低估的“众神之城”!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芼芼说,文末附有关注二维码,欢迎关注~
泉州籍作家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这样写过泉州人: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相信有魂灵,人与鬼神亲近地生活着。我们还相信,魂灵有着和现世一样的属性,会饿到,也会吃太饱,会太胖,然后也会心情不好,也会闷出病……”
于是,带着些许神秘和好奇的第一印象,我来到了这座城市。

1
才发现,这是一座名气与底蕴不相称的城市,这是一座远远被低估的文化名城。
它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曾经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的“东方第一大港”,是集佛教、基督教、穆斯林、摩尼教、印度教、道教等各种信仰为一体的“众神之城”。
难怪白岩松会说:“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都说,泉州的早晨,是从一碗面线糊开始的。


前前后后,我去了吃了两家面线糊。一家位于开元寺边上一个学校对面的小餐馆,另一家是在西街上的曾氏老记面线糊。


清淡的面线糊,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入口即化,再配上油条、鸭血、牡蛎、醋肉等“浇头”,鲜美无比,让人一早就心情舒畅。 2
要说来泉州必逛的地方,那么首推开元寺,犹如去杭州,必去西湖一样。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

后因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开元寺中的仁寿塔(东塔)、镇国塔(西塔)是中国最大的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石作、梁柱、斗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
一进到寺庙之中,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条大气磅礴的长廊,正中央是雄伟的大殿,大殿前面是长长的步道,步道边均匀整齐地排列着若干座佛塔,在庙中巨大的榕树映衬下,一下子很容易把人带回那个“海纳百川,大气磅礴”的“大唐盛世”。


仔细看寺庙中的两座佛塔,会发现在佛塔的底座上,刻画着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向后人娓娓道来佛陀释迦摩尼的故事,以及佛教的前世今生。




3
泉州古船博物馆
寺庙一隅,坐落着一座泉州古船博物馆,向后人讲述着南宋时期,泉州人先进的造船技术,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海上贸易发达,航海历史悠久的泉州。


为何历史当初如此“偏爱”泉州呢?
泉州在唐景云二年(711年)正式定名为“泉州”,在唐朝末期,历史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中的闵国,是泉州霸业的奠基者。因五代时环城种植刺桐树,泉州又被称为“刺桐城”。
所以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
“若有一船香料进入亚历山大港,即会有百船香料进入刺桐。宏伟秀丽的Zai tun(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意大利上商人雅各·德安科纳称泉州为光明之城:
“街上有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得特别灿烂,很远就能望见。”

由五代进入北宋之后,因远离战祸,繁荣得以延续,兼之宋代重文重商,泉州才这般如鱼得水。
南宋淳祐年间的泉州,人口达到封建时代的峰值130多万,这个数量现在不过是三、四线城市的规模,但在古代社会,已经是非常瞩目的数字了。后来,元代继续延续了宋代海上贸易的繁荣。

4
弘一法师纪念馆
寺庙中的弘一法师纪念馆,也值得一看。这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绘画、雕刻、书法、音律、诗词、佛学……等领域十项全能的大师,值得一看。




最后,在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他在泉州的寺庙中,就溘然圆寂了。 除了以佛教为代表的开元寺外,泉州是一座实实在在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且听我慢慢道来。
清净寺
因为海上贸易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各国商人,这些商人以大食国、三佛齐国、阇婆国居多。其中,来自阿拉伯的大食商人,由于掌控着较强的商业资源和渠道,成为泉州蕃商的最大势力,被称为“蕃客回回”,于是,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信仰——伊斯兰教和摩尼教。

清净寺的出现,便由当初这些阿拉伯商人出资营建。
它也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走进这座古老的寺庙,看着高深的穹顶,秀雅的礼堂,细腻的碑刻,一根根经历史风霜残留下来的石柱,依然顿生庄严肃穆之感,不难想象,历史上一代代穆斯林们,在这里传承着他们矢志不渝的信仰。


5
关岳庙
离清净寺不远处,就看到了一座传统建筑宗庙,走进一看,发现原来是关帝庙。
关帝庙还有一个名字叫“关岳庙”,始建于宋代,顾名思义,主要为了祭祀三国名将——关羽,它还附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算是一座道教庙宇。

“关岳庙”终年香火旺盛,信徒络绎不绝……
于是,我决定在“关岳庙”门口驻足一刻后,望着眼前这一个个虔诚的烧香信徒,有老人,有小孩,有旅人,有当地人,口中念念不断地祈祷,香客们络绎不绝……



一刹那间,仿佛我感受到了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的信念,有丝丝体会到了蔡崇达所说: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相信有魂灵,人与鬼神亲近地生活着……”
晚上回到自己预订好的民宿中,回想白天穿过一条条狭窄幽深的小巷,其实,细细发现,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有供奉自己的神明,真如蔡崇达所说:“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让我顿生一阵鸡皮疙瘩!

6
天后宫
前面说完了“关岳庙”,最后再说一座“天后宫”,这座寺庙是以“妈祖”闻名,为了庇佑常年出海的家人,当地人希望“妈祖”可以保佑家人,求得出入平安。

在“天后宫”边上,有着泉州名小吃“秉正堂”。它们家的四果汤,是一绝。口感甜爽,清凉降暑。虽然是在冬天去的泉州,但是可以想见,在一个个炎炎夏日之中,来一碗四果汤,是一件多么轻松惬意的事儿呀!



每到一个地方旅行,必须要去的地方,除了招牌景点外,还得要去当地的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
在泉州,我去了当地名气比较大的闽台缘博物馆。在博物馆中,你才会发现“闽台一家亲”真的不止是课本上说说而已,而是两地数千年来,先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7
在泉州短短几日,从西街-中山路的钟楼开始,看到了融合多种宗教风格的骑楼,荡漾在清净寺广场门前的椰子树旁,有时竟产生丝丝错觉,自己是否身处在东南亚的某个小城?品尝的,却是多少年不变的家乡“古早味儿”。


泉州,确实是太低调了,游人们似乎更想去隔壁的旅游城市——厦门,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风情回忆,甚至有点自私地希望它少一点的知名度,少一点的同质化,留住淳朴和旖旎,能够让我每去一次的时候,都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也许你还想读—

《奇葩说7》:“哈佛学霸”许吉如海选惨遭淘汰,太过顺遂的人生,该“翻篇”了!

《你好生活》61岁倪萍:年轻时,当你能挑起50斤的时候,就别捡10斤!

长摁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194篇内容 · 24.4万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267篇内容 · 227.6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850.7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54篇内容 · 28.1万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39篇内容 · 140.8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361篇内容 · 1244.0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7篇内容 · 6513次浏览
去过开元寺 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