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篇|《英雄》:张艺谋用色彩把一个简单故事讲复杂了
《英雄》承载着太多的争议,一方面它拔得时代周刊“2004年全球十佳电影”头筹,提名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也是2002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但另一方面,国内影评人对其口诛笔伐,豆瓣评分6.9,(稍逊好片7分标准),金庸更是直言不喜欢《英雄》的价值观。
所以今天赵山河就来聊聊这部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式作品。纵览全片,《英雄》最令人称道的表现形式是张艺谋对色彩出神入化的运用。斯皮尔伯格曾说自己不懂中文,但是靠着色彩就能理解电影故事。那么赵山河就从色彩为切入点,跟大家分析下张艺谋的创作特色。
1.5种颜色,讲述侠客为苍生的故事
《英雄》有点像《罗生门》,借着不同人物之口拼出事情的全貌。只是《罗生门》没有呈现真相,而《英雄》则是完整地讲述了侠客牺牲自己,拯救苍生的故事。不同人物的讲述部分由不同的色彩来区别,分别是黑、红、蓝、绿、白。
故事背景放在了战国末年,秦国统一之势难以抵挡,于是不少侠客伺机刺杀秦王嬴政,以阻止秦军铁蹄。其中最让秦王头疼的便是残剑、飞雪和长空三人,殊不知这三人竟被一名叫无名的刺客所杀。

凭借此功绩,无名得以上殿面见秦王。开头便以黑色为主色调,来讲述无名上殿给秦王讲述刺杀的过程。
黑色可以吸收所有的光线,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会有一种凛冽肃杀之气,古代皇帝的冕服便是以黑色为主。在上殿之前,秦朝官员检查了无名所呈的武器,张艺谋还给了众位官员的反应镜头(这种是不是有黑泽明的味道)。统一的黑色朝服,配合整齐的动作,超广角的镜头以及对称构图,无不显示秦朝的威严。

张艺谋还喜欢把颜色铺满整个画面,秦朝官员在室内检查无名身体时,画面被官员挤得满满当当。可我们仔细想想,那么小的房间也不需要这么多人看着吧?过于拥挤的画面是不是过犹不及?

无名讲完击杀长空之后,便到了他挑拨残剑飞雪,让他们自相残杀的桥段。这段主要以红色为主,这是张艺谋最上手的色彩。这段红色起到三种作用,一是危险,起初秦军一波箭雨,射杀不少赵国学子。在一片赤红之下,赵国此时危如累卵,这为残剑飞雪本已岌岌可危的关系再度施加压力。
第二是欲望,张艺谋从天花板角度拍摄了残剑和如月的一段床戏,红色绸缎象征喷薄而出的性欲,同时勾勒出两人的身形,颇有《末代皇帝》溥仪床戏的韵味。

第三是嫉妒,嫉妒是生命力的表现,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面说到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残剑和飞雪本是恋人,但是因为刺秦之事,两人生隙。残剑嫉妒长空和飞雪的私情,飞雪也不满残剑和如月苟合,最后失去理智的飞雪杀死了残剑,无名接着补刀杀死了飞雪。

说到这里,似乎合情合理,但是秦王却说这不是他认识的残剑飞雪,无名所说的必然是假的。秦王猜想是无名跟长空三人合作,借刺杀成功之名,伺机刺杀自己。这段用了大量的蓝色,蓝色代表冷静理性,秦王客观揭示出事情全貌,还给我们科普利器透体而过却不死人的知识点。

那是无名为什么折腾搞这一出刺秦?接着便是揭秘桥段,而且是话里套着话。先是用绿色讲述了残剑飞雪的前史,绿色代表青涩又茁壮的生命。在这段里,年轻的残剑飞雪刚刚相爱,但是国破家亡,两人于是相约刺秦。但是临到成功时,残剑放弃了刺秦,于是残剑飞雪三年不曾言语。

面对刺秦与否,残剑和无名开展理念对决,这段用了最纯洁的白色。身着白衣的残剑给了无名“天下”二字。白色可以反射所有颜色,位居众色顶层,这与残剑的心怀天下,秦王的大一统和平里面不谋而合。在这种大爱的感召下,无名放弃了刺秦,并用生命完成了对侠客道义和天下理念的殉道。

2.对权力的暧昧态度
5种颜色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生怕观众分不清谁讲的故事,讲的故事是什么。从效果看,张艺谋是成功,很多影评都说这是象征主义美学代表,把形式美做到极致了,但很少有人说这是为什么?
首先张艺谋对自己不擅长讲故事的改进,用颜色区分故事段落。这本是很讨巧的做法,规避了传统剧本要求起承转合等细节要求,很聪明也很投机。张艺谋在部分细节已经做的很好,比如说开场要用黑色,是因为按照五行学说,秦朝是水德,所以尚黑,在历史色彩细节扣得比较认真。

另外张艺谋对力量,或者说权力的暧昧态度。从《红高粱》开始,无论是乡村故事,还是黑社会题材,张艺谋乐于展现角色的力量,以及人物背后的权力关系。而这种具有强大力量的元素,他又喜欢用红色去表现,在《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里面,都有对红色集中展示。
在《菊豆》之前,红色展现着角色的生命力,但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红色开始代表着压抑。自此张艺谋对力,无论是力量,还是权力,都开始沾染着反复横跳的游移色彩。到了《英雄》,更是用白色这一纯洁无瑕的颜色,来升华这种对权力本身的遵从,所以金庸才批评他为暴君做辩护。
3.这样做的好处
国内很多人不仅批评《英雄》故事简单,还讽刺张艺谋做奴才做习惯了,要为极权体制辩护。其实对于创作者而言,不能因为他的价值观就单纯否定他的作品。
其实《英雄》要表现的无非是大一统的天下观和爱国情怀,有人不喜欢,但也有拥护者。这两年《战狼》系列、《红海行动》证明爱国主义电影也有很大的市场。尊重思想自由,只要你拍出来的电影能让我接受这个概念就行。

而张艺谋用强调色彩,忽视人物这个老毛病也成为《英雄》的命脉。秦朝推进大一统的战争,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但也客观上让我们后人享受到稳定的好处。其实关于秦始皇的功过争论,本质上结果正义和过程正义的纠纷,诺兰《蝙蝠侠》系列也是在讲蝙蝠侠能不能越过程序过程,直接打击罪恶,实现实质正义。
诺兰通过蝙蝠侠牺牲来解决矛盾,采用的是平视视角加牺牲的套路。但是张艺谋没有,他渴望把故事讲清楚,就用了五种色彩分章节,却无联系的色彩造成了人物关系割裂,缺乏成长路线。最后传达的天下概念还是靠着秦王用大白话说出来,缺乏牺牲者的风骨,自然也就无法感动世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86篇内容 · 88.7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6.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286篇内容 · 149.6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90篇内容 · 83.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61篇内容 · 65.4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5篇内容 · 4.2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9篇内容 · 22.7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16.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