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环境靠素食?咱还是想想如何变废为宝吧!
每年的6月15日,佛教界人士都会发起一个针对食肉者的活动,叫健康素食日。
举办该活动的人们主要倡导大家一起去吃素食,并以此改善调理肠胃功能,从而达到帮助人变得健康的目的。而且,吃素食不仅是一种对肉食者身心都健康的饮食法,还是一种可以拯救地球的低碳饮食法。

拯救地球?这意思是想通过吃素食来保护世界环境吧?
可能有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感到不理解,觉得吃素同世界环境没什么关联。
实际上此前《世界观察》杂志曾有过相关报道:牲畜业及其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占世界总排放51%,远远超过粮农组织先前估计的数值18%。
也就是说畜牧业是产生了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而肉食产业是全球暖化的元凶。
更有著名的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教授发表的论文指出,避免全球暖化达危险水平的唯一途径是实现“负排放”。这意思是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减量。
这不就是让我们食肉者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豆类、谷物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呗。
近年来,国际上呼吁环保的话题越来越响亮,尽管大家知道畜牧业已经对全球环境、人民健康、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影响,也有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畜牧业仍然是大踏步的呈增长模式。
据BBC最新新闻报道:中国是现在全球第一大碳污染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牛肉和蛋生产国,每年人均猪肉消费,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看来,我国才是最应该多提倡吃素的国家?
可是吃素真的真的能保护环境吗?
德国生态经济研究所说了,放弃肉类与蛋奶制品而完全吃素,可以将制造食物排放温室气体,降为原本的1/7,相当于驾车行驶629公里。若完全食用有机食物,则饮食碳足迹为肉食者的1/17,相当于驾车行驶281公里。
另外,饲养和运输1公斤牛、羊和猪肉所需要的能源,可以让一个100瓦特的灯泡点亮3个星期。所以,素食者一生不仅很少的消耗,更在为地球及后代节约能源。
对于上述说法,有学者却认为: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来看,人应该属于杂食动物,即不是单纯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强调单纯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类的整体发育和发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1:7,即1分荤7分素。饮食应种类多样,营养才会均衡。
其实无论是素食还是荤食,都是维持人体功能和支撑生命的能量必需。吃素有吃素的好处,吃荤同样也如此。况且,这二者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人体只有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才能为生命的健康提供保证。
要知道,人类的生存和生理功能的维持需要7大营养素,它们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以及膳食纤维素。
如果这些物质能大部分满足,则可以生存;如果缺少某一个或几个部分,则在形式上表现为偏食,在本质上则是营养不足。
所以,我们人类的饮食必须满足这7种物质的摄取,才能体现为健康和强健,任何极端或绝对的素食或荤食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能维持生命功能。
蜗牛纳认为,与其关注到底能不能吃肉的问题,倒不如干出点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实事。
比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不就为了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从而举办这样一个环境保护的活动吗?

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都会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世界环境状况年度报告书,并采取实际步骤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比起健康素食日,世界环境日更能帮助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也能促进世界各国政府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环境恶化、气候突变、冰川消融、海面上升……这些并不只是少数人才应该担忧的问题,地球家园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如今我国正在提倡垃圾分类,此举正好对应2020年我国环境保护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要说垃圾分类,对于环卫工人来说,最烦的大概是废弃纸张吧?别人随手一扔就是一堆,然后他们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收拾好。
就没有一种更方便处理废弃纸张的方法吗?
前不久,蜗牛纳在网上搜查资料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项可以让废弃纸张瞬间变成一张新纸的专利。而发明此项专利的大学生张定文,用了4年时间才使得梦想变为现实。
今年3月,张定文的发明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可,现在只待投入生产。
发明灵感
4年前,张文定还是那个在宝鸡市某学校读高二的学生。那天晚上的天气过于闷热,想凉快一下的张文定就和同桌随手撕下一页纸做了把扇子扇风。
爽是爽了,但题不能不做。可能觉得扇着风做题容易分心,于是张文定的同桌把纸做成的扇子给扔了。张文定看到后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废纸回收后继续利用呢?”

既然农村的磨坊能把小麦磨成粉,那么废纸也肯定可以通过这个技术被磨成粉做成纸浆,然后达到二次回收利用的效果。
于是,张定文有了做一台废纸回造机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是闹着玩的,好好学习参加高考才是正道。
尽管家人反对此事,但张定文一直没有放弃。后来在他考上了大学之后,就专心搞起了发明。没有方案、技术和团队,那么就自己找资料学习、琢磨,期间恰好遇到了同学刘畅。两人一拍即合,刘畅负责画图,张定文负责写策划。
成功“变废为宝”
有心者事竟成,张定文构想的“废纸回造机”终于被制作了出来。为了保护此项发明,张定文与刘畅一起申请了专利,直到今年3月份才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虽然此前早已有公司针对废纸回收这一问题发明了相关设备,但这些发明的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日本打印设备制造商爱普生(Epson)发明的一款再生纸制造机“PaperLab”,放进废旧纸张就能制造出再生纸,3分钟就能制作出首张再生纸,之后每一分种能够制造出14张A4再生纸,前提是放的废纸要足够。
另外,PaperLab还使用了一种叫干纤维技术(Dry Fiber Technology)的技术,可以再不用大量水的情况下就能制造出再生纸。这样一来,废纸被分解后,还能加入其他的粘合剂制造出不同颜色和香味的纸张,而纸张的尺寸和厚度也能根据需要而制定。但是,这种再生纸制造机存在如下缺点:
1、价格昂贵,零售价高达120万人民币
2、高1.8米,长2.6米,宽1.2米,体积庞大,不太利于室内摆放;
3、效率低,首张纸出完,一分钟只能回造14张纸。
再看张定文发明的“废纸回造机”,据摘要显示,该发明专利结构简单,整体只有一台家用饮水机的大小,其制造成本也低,能够持续不间断地回造出新纸,大大地提高了回造纸的效率。
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废纸放进这台机器里,达到3张便会自动检索开始工作,然后生产出两张崭新的、可二次使用的纸张。如果投入生产的话,一台机器一分钟大概能处理几十张废纸,随着技术革新,处理效率以后还会越来越高。
据了解,张定文已经在根据专利制作模型,每天去找材料和设备需要的部件,自学焊接等等。这一次,张定文的家人终于了解到孩子的认真,其父张军民甚至还拿出6000元支持儿子的梦想。
截至目前,只有张定文等人申请了“废纸回造机”专利。
还有很多人也和张定文一样,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变成可二次使用的材料,以此保护环境、造福于民。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的三个研究团队带来各自硬核“低碳”成果:“看得见”可回收物的垃圾分拣机器人、能给手机电脑充电的餐厨垃圾、废弃虾蟹壳“变身”有用资源等,都是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变为多样化资源的发明。

以色列UBQ Materials公司也在最近公布了他们研发一项新型环保热塑材料的专利技术,据悉,该公司每生产1吨材料相当于减少540棵树木的碳排放量,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汽车巨头戴姆勒公司、饮食巨头麦当劳公司等企业已开始使用该公司制造的塑料产品,未来或有望逐步取代商业和工业产品中的石油基塑料。
不论是对于丢弃的东西进行再利用,还是对以循环农业为代表的高效闭环式食物生产方式的探索,这些发明者们的创举,都将成为推动二次利用创新的巨大力量。
蜗牛纳相信,这个世界终会因一群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们而变得更美、更绿。
在这里,纳杰知识产权愿意为各位的创新护航,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绿色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1899篇内容 · 4.3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1.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0.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21篇内容 · 718.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21.5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4篇内容 · 7.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5篇内容 · 2581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