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点妈妈育儿频道:妈妈最应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木桶效应
大家好!我是沈一点妈妈,新的一周已经开启,欢迎来到“杭州亲子活动圈”,“沈一点妈妈的亲子圈”,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妈妈最应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之木桶效应
一、木桶效应的由来
木桶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水桶”就象征着人或事的各个方面,而短板就是其中的薄弱部分,所以盛水多少最关键的往往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就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最需要注意的还是短板部分。

二、木桶效应的启示
1. 别让“短板”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如果将木桶比作人,短板就是我们身上的一些短处,可能是一些缺点,可能是一些不好的习惯,还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不擅长,所以它们的存在,都会给我们带来限制,要想全面的发展,就不能被短处牵着走。
2. 想办法加长“短板”
如果某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就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就一定要及早将他找出并“固强补弱”,即先巩固优势再弥补弱势。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首要的不是继续增加那些较长的木板的长度,而是要先下工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消除这块短板形成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巩固强化“高板”,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在企业中也是一样,短板就像那些业绩普通的员工,老板常常会更加注意到优秀员工,也就是木桶的长板,而忽略了“短板”,但是企业最基础的力量反而是这些普通员工,所以多给短板员工一些鼓励,有意的“加长”,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

三、木桶效应在教育中的启示
我们当年高考的时候,分数采用标准分,何为标准分呢?就是一个学科展现出来的分数并不是实际的考分,而是由成绩的排名折算出来的分数。采用这个标准分最显著的一个效果就是,如果有哪个人偏科严重,该科分数就会一落千丈,严重影响总成绩。所以我们高考的时候各科均衡发展的同学,高考成绩就相对稳定;如果偏科严重,有一块木板短的厉害,那么总分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高考很容易“马失前蹄”。
直到现在也是,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如果孩子有哪方面的缺点或者不足,就会被无限地放大,采取各种方法给孩子的“短板”补上去,不能落人之后。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我是沈一点妈妈,一位小学生家长,希望和各位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成长,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给我点赞,记得分享给你身边同样需要的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08篇内容 · 27.3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6篇内容 · 8.6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4篇内容 · 8765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0篇内容 · 9130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12篇内容 · 13.3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52篇内容 · 109.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48.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