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世上最辽阔的孤独是大海

1900,不是一个年份,是一个孩子的名字。这是一个出生在1900年的孤儿,然后被一艘游轮上的普通锅炉工收养,于是终生以邮轮为家、以大海为伴。
这是《海上钢琴师》的故事线,看似简单,一个孤独生命的线性增长。可是,在这个简单的生命线性故事上,除了导演呈现出来的场景与叙述外,其实依然有故事背后的故事、生命隐处的生命。
1900一生中唯一一次试图离开邮轮登上陆地的那一刻,我们都以为是因为爱情。当他与所有人都告完别之后,穿着小号手的宽大风衣、提着行李箱走到舷梯中途的时候,面前是高楼林立的港口城市。那一刻,他目之所及之处,是千万条的道路、是千万座的大厦、是貌似无线的可能性。
于是,1900抛下头上的那顶帽子,转身回到了邮轮上。但是,这次并不是以往生活的延续,其实更是一种新生的开始。

后来,当邮轮报废被爆破前,小号手试图劝说1900回到岸上生活时,1900 道出了那次下而未下的转身之因。他说,虽然钢琴上黑白键是有限的,但是黑白键上流淌出来的世界是无限的;虽然城市的千万条道路千万座楼是无限的,但是每条路每座楼的背后却是有限的。在有限与无限间,1900选择了在有限中创造无限。
无论是1900在邮轮锅炉间的成长,还是在邮轮后厨间的流窜,还有在凭空“消失”了若干日之后神奇地坐在钢琴前自如地弹琴时,这艘邮轮就是1900的整个世界。就如同小号手在获得了收入和合同到期后,很自然地走下邮轮回到陆地上的城市生活一样,1900的生活就是海上、1900的世界就是邮轮。
我们相信,1900遇见过爱情。那次录制唱片时的惊鸿一瞥,那一次眼神的交错,在他的内心深处激荡出了怎样的微澜。以至于那次用尽了所有的勇气,走到了舷梯的一半。
我们相信,1900遇见过友情。这次故事的讲述者,就是与1900短暂共事过的小号手。以至于最后邮轮要爆破前,小号手突破重重责难,试图想要劝说1900回到岸上。
我们相信,1900遇见过亲情。那个黑人锅炉工,那个被所有人认为是一个粗鲁的底层邮轮工人,给予了1900的童年养育。
我们相信,1900遇见过对手。在1900逐渐声名鹊起的时候,一个在岸上钢琴界赫赫有名的据说发明爵士的音乐家向1900发起了挑战,那一次斗琴,堪称一场奇异的音乐之旅。

每一个岸上生命中应该出现的情绪,1900的生命中都出现过。只是,于1900来说,岸上的世界貌似广阔,其实回转的余地并不多,于是很多岸上的生命只能拼命向前、无暇顾及太多。
而1900的邮轮世界,看似促狭实则更加辽阔。在漫无边际的海上,一艘邮轮孤独的漂泊着。邮轮内是音乐的华彩,邮轮外是海水的漫溢。邮轮内是一种人群的嘈杂,邮轮外是一种海水的静谧。
每一种生活都有两面性,有安静的夜就有喧闹的日,有炫彩的斑斓就有空白的单色,有喧嚣的人群就有孤独的内心。

1900的世界,有着邮轮的狭小,也有着大海的辽阔;
1900的生活,有着三等舱各色人群的喧闹,也有着独自一人的安静;
1900的内心,有着一生看似无聊的单调,也有着黑白键上活色生香的无限精彩。
“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1900的生活,或许于很多人来说太过单调、太过狭小。可是,于1900来说,那艘邮轮、那面大海、那架钢琴就是他的全世界。尽管,或许时而会有孤独,或许时而会有乏味,但是时而也会有陪伴,时而也会有精彩,时而也会有无限。
最安静的喧嚣是独处,最辽阔的孤独是大海,最无限的世界是黑白键。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02篇内容 · 20.9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299.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43篇内容 · 139.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4篇内容 · 20.6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98篇内容 · 28.6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电影节5642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3.4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474篇内容 · 856.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