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院线电影十佳
查看话题 >2019观影报告(一):院线篇
按说过去的这一年是一个电影大年,跟2018略显平淡的市场相比,这一年不论是国内院线还是市场都要来的有激情一些。所以在本年度的观影报告开篇我要修正自己去年提到的一个观点。2018这样的电影小年自然有小年的盘点方式,我记得院线跟自己观影每个都是总结了六七部佳片。而2019这样的大年就不太相同。虽然令我十分满意的片子没有,比如我现在仍然认为我的最佳院线体验是17的《银翼杀手2049》(维伦纽瓦牛逼!)。今年这样的充足观影下我可以说十佳确实是需要挑挑拣拣,甚至还会补上特别提名,附属名单之类。
先来做一个概括吧:2019年度观影,算上纪录片以及类型比较复杂的片子一共是132部。其中院线放映(包括艺联,不算小西天和北影节)37部。其它的主要集中在18、19年新作和我认为不算很晦涩的老作品。其中不得不吐槽一下自己去电影院的动机很多变,像是期待了很久的片子《波希米亚狂想曲》《何以为家》这种还算正经去看电影的。另外有一些真就是单纯心情不好想换个地方坐着喝水,所以就很像是饥不择食的状态,要么选的片子很烂(点名《上海堡垒》《雪暴》《你是凶手》跟《阿丽塔:战斗天使》《终结者:黑暗命运》,并提名《长安道》和《烈火英雄》。)要么就没好好看。在此对梅兰芳先生表达歉意,我看的第一场戏就是您的《洛神》,唱的挺好,身段手势也很完美,最重要的是小西天的椅子睡起来很舒服【捂脸】

下面开始第一part,院线电影十佳,我会在描述中添加自己对他们的具体评价以及水准判断,所以不采用排名的形式,而是按照公映时间正序进行。
P.S. 《四个春天》与《地球最后的夜晚》我的确是在2019年院线上看到的,但已经写在了2018年观影日记中,所以不再另行计入。实际上放在今年的话两部入围我的院线十佳也是松松的。
1《流浪地球》 02.05上映
由于过年那几天不在家,我是拖了好久才看到了这个片子。之前已经详细说了有关电影上上下下的各种细节,所以就不在这里继续展开。主要讲讲这部片子在有很多明显硬伤的情况下仍被加进十佳的原因。
17年有消息说大刘已经将《三体》版权卖给游族的时候真的是只能听见一片哀嚎:硬科幻作品的可视化改编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工作,就凭国内一个做页游的公司,无法相信电影《三体》能好到哪去。事实上目前这个搁浅的结果已经是大部分人最满意的了:宁愿等几年可以认真做,也不想现在就被人喂一口不知道什么东西。
流浪地球从视觉效果上来讲真的已经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并且不止于此,在这之前很难想象中国竟然有一帮人踏踏实实地做科幻电影,敢于把大笔的预算投入到视觉特效和模型打造上(《上海堡垒》看过来!),知道打磨每一个细节,钻研故事的合理性并告诉观众我尊重牛顿他老人家(《地心引力》看过来!)。这就是中国电影重工业的东北老航校,一批学生培养出来,后面的事情怎么办大家就都有谱了。

2《过春天》03.15上映
可以说是本年度最喜欢的院线片了。从各个方面都挑不出大毛病,再有一些自己特色的国产电影本就少见,《过春天》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立足现实,有所表达,应该讲很难得,具体也可以看这篇文字。此时不得不感慨一下,学院派做电影真的是有板有眼,不论是运镜调度剪辑配乐都看得出非常扎实。同样我也在之后写了一篇不算短的文章。如果想要回顾2019院线的话,这一部非常具有创造性的青春片必不可少。

3《撞死了一只羊》04.26上映
我看电影很重视影像上的表达,尤其是构图。而这一部王家卫监制的片子就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表达方式。同时影片采用了大量非语言而是意象的传达,也就是闷而含蓄。虽然看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无聊,但是这也意味着出了影院才开始对电影持续的思考。大影节曾的那场王珺睿来了的《路过未来》,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家最近看完妇联4也别忘了《撞羊》。为这个硬刚妇联的勇气也要鼓励一下对吧。墨镜,我的太阳,天葬的羊,大口吃的包子,即便我没去探究影片怎样展示现代文明对传统藏区文明的冲击。这些意象就足以让我在看完电影之后很久沉醉于其中的氛围,值得一看。

4《何以为家》04.29上映
同样也是本年很喜欢的院线片,18年的戛纳评审团大奖。不过就像我之前写文章里大段大段都是基于电影手法和朝外扩展,本片更像是基于本土演员真实经历的纪录片式创作,形式上非常完美、成熟之外,思想性上很难说有什么高度。但如果用郑若麟先生对法国思想界“政治正确主义”的概括来理解它的获奖,以及这么高的关注度就说得通了。对于国内观众来讲,它更像是一个具备多义性的合格讨论窗口,讨论家庭教育问题,社会道德建设,地缘政治影响都可以。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并不是因为有多么优秀,而是在它叙事扎实的基础上作为,为后续的多种讨论提供了可能性。

5《罗马》 05.10上映
现说结论,我非常喜欢《罗马》。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一流的。而且我对卡隆的摄影确实痴迷,以至于经典片盘点中也会有他的身影。阿方索卡隆用它把自己的童年像梦一样展现了出来,开场一个冲洗地砖的长镜头直接就让我无酒精沉醉!很多时候我自己拍照就意识到,黑白可以滤掉颜色的干扰,强有力地展现某些场景的线条阴影之美。而他如此牛逼的摄影加上黑白画面,真就可以明显地给人这样的体验。像罗杰狄金斯这样的摄影导演就不会突出镜头在讲故事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完全服务于叙事。而阿方索从来不吝啬展现自己的调度跟摄影技巧,独立于叙事之外,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一套审美。还有,本片拿的是金熊奖。我比较认可的一类解读是影片暗线意在展现墨西哥革命的流产,以及大地主、资产阶级掌控下国家发展的趋势。而主线剧情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再聒噪。

6《送我上青云》 08.16上映
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不算很高,但是鉴于我是个直男,“客观”一点的评分应当要有个加成。再有就是导演可能碍于一些东西,或者有意为之,故事的细节讲得蛮隐晦,琢磨电影的那个功夫还是能增加我对它的好感,所以就入围喽。故事层面来讲我对它已经记不得什么了,但是人物塑造确实有一手,像梁美枝这个角色拿下金鸡奖的最佳女配我就非常认可:对一个中年女性的刻画实在太很形象。李九霄跟姚晨的话我感觉还是挺搭的,至于袁弘……我都不太能正视自己怎么能正视这个角色。

7《我和我的祖国》 10.01上映
这个电影的影评简直是各个影评人政治立场的照妖镜(同理《上海堡垒》的映前观瞻就是各个影评号恰不恰烂钱的照妖镜)。其实我也会因为视野太窄而写了一篇不怎么上眼的短评。而且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看完直拍大腿叫好的影评,竟然是督公拍的!(我放原文链接了!看他的视频比我的文字有意思多的!)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短片还是《白昼流星》,尽管他确实罔顾事实了。以及我再次强调自己小宋佳铁杆粉丝的身份。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借此契机我也补了一些献礼片,而就十一之前万众期待的情形来说,国庆档三巨头实在是一言难尽。只有这一部《我和我的祖国》差强人意,《攀登者》则暴露出相当一部分香港影视从业者家国情怀的缺失,《中国机长》更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素材,交了份半成品的答卷。而在这之前上映的《决胜时刻》则更像是一部温馨流水账,毫无献礼的诚意可言。当年《大决战三部曲》指点江山、波澜壮阔却又细致入微的史诗感哪里去了?《横空出世》里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还有那么深刻吗?

8《平原上的夏洛克》 11.29上映
绝对是今年院线的一个惊喜。片子讲述了一个农民被车撞后,他的两个哥们为了找到肇事者赔偿医药费而进入城市的侦探之旅,黑色幽默风格明显。其实可以看到电影完成度不高,打光上面尤其有问题,多次与故事氛围格格不入,但应该都是成本限制。不过一个看似佛系的故事下面藏着的,三个兄弟回到田地看自己的西瓜的温馨时刻背后,其实有着(我看到的)更深刻的表达。乡土风格黑色幽默暗含着阶级隔离的事实(城市森严的隔离与现代化的规定),以及最有心的,各种摄像头,监控,行车记录仪,都象征着现代科技冷冰冰的一面,亦是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担忧的一面。这些一笔带过的问题反而成了让我最回味的表达。而影片从情节上的细微设计(盖房子,喝酒,做饭)到纯素人选角无不透露出真实的气息,真的要是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就太亲切了。而国产少见的黑色幽默绝对值得你花费这两个小时。
大概率这一部也是2019的院线遗珠,所以加粗推荐。

9《利刃出鞘》11.29上映
我没有真么看过推理作品,小说和电影都是,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也觉得,可能之前确实期待过高,剧本的复杂程度没有怎么满足我的期待,即使我也到最后一刻方猜出结局。不过整个故事的建构仍然比较完整,紧凑的节奏下讲的并不乱,而且如此多人物的前提下,每个人物的形象塑造都很丰满。一家人不论是自私,神棍,懦弱还是虚伪的特点都呈现得非常鲜明。这一点在看过电影很久之后非常影响我对一部片子的评价高低,显然《利刃出鞘》做的很好。之前刷的两部007也改变了我对丹尼尔克雷格低配版普京的认识,逐渐体会到他的魅力。而另一方面似乎所有人都在为影片中明着嘲讽川普同志的移民政策,伸张政治正确主义而欢呼雀跃,well,我们还能期待好莱坞怎么样呢。
我就是个看戏吃瓜的,这些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的私货这一次我并不感冒,瓜好吃就🆗。

10《被光抓走的人》 12.13上映
导演对爱情本身的探讨对于我这种没结过婚的门口张望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我自己还没有足够见解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多向导演呈现出来的观点学习。这个片子的观感挺像话剧的(换句话说也可以是电影感不足),演员都是好演员,但也可能是国产片对爱情的讨论绝大部分不叫讨论,就是编故事骗票房,没什么深度也没什么广度,这片子导演一直就和你讲道理会让人有点不太适应。但怎么说呢,导演自己好像也不太支持真爱至上之类,对真爱的肯定是有的,但小情侣的强奸戏处理总让我觉得不舒服,黄渤最后也总有点“还能离咋地”的妥协感(也未必不对)。不过总体上吧,值得鼓励。Ps,期待白客:中国河正宇的转型!

特别提名
1. 两部片子
有两个片子从很多方面来讲,制作的完整度也好,还有表达的丰富性,都比《平原上的夏洛克》和《被光》要强很多。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十佳里。其实水平高低的评判是比较直观,而且易于比较的东西。这也是另一个方面来讲,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把他们都单独提出来的原因:确实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南方车站的聚会》和《星际探索》可以讲都是期待了几个月的电影,但是看完之后落差感又真的很大。究其原因,还是不对我的胃口。南方车站不仅仅是因为屁股的原因,更是剪贴的表达方式与过于饱和的镜头语言掩盖了其想要阐述的东西。换句话说吧,他的精神内核我不喜欢。而且这就很像是“大人,奇观误国哇!”。至于《星际探索》,据说是因为不辣的皮特很喜欢这个剧本,而福克斯对初剪版本非常不满意,执意重剪才有了这个四不像。商业不商业,内核又空洞的。当然更让我没法忍的是好莱坞对物理学真的一点尊重都没有,搞什么都要天马行空和牛顿作对。这一次还跟奥本海默较上劲了。整部片子都没有航天可行性基础的情况下好感度大打折扣。这个时候根本顾不上皮特跟他爸爸到底怎么了。


2. 2019年被撤档的两部动画长片
《盗梦特工队》
据说片方因不满对画作中露点位置的删改处理而自行撤档。这个片子的画风到故事真的太对我的胃口,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其实从故事上来讲并不算有多出色,甚至套的是一个满地球跑的特工片的外壳。不过全片都充满着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名画作名画家的彩蛋,而片子的精神内核更是与这一点很好对应。可以讲是一部用鲜明的外在特征与饱满的思考完美对应的美学教育之旅(主要是对我啦,里面的画到现在都认不全,不敢献丑)

《妙先生》
撤档是撤了,但点映场照放不误,于是我在2019年看的最后一部片子竟然是个没上映的动画片。其实故事挺有意思的,相比于《大护法》的野心太大什么都没有讲清楚的尴尬情况,《妙先生》,别名《从电车难题扩展开,论人类道德观的相对性及其成立的合理性》反而因为议题的具体化可以很好地讨论一番。其实这不算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但用一部长片的时间剖开细讲总会让人能够从其中有所收获,至少是能够厘清自己对这样的一个道德观问题有什么详细看法。美术风格还是那样嘛,扑朔迷离的美,换言之就是我的菜。当然缺点也是一如既往,国产动漫声优还是会让人觉得有点尴尬。总的来说可以看到国漫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丰富化的良好趋势,创作者也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抱市场。只不过各种幺蛾子还并没有消失,《妙先生》也就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看到。

可惜了......
我本来是想一期就把所有内容写完的,但看今年这话痨的趋势并不容易,行文至此已经5千字了但经典片盘点还是没有做。所以就等两天喽!我估计着跟这次的比只长不短。
2020,继续观影!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58篇内容 · 78.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3.6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267篇内容 · 148.5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84篇内容 · 82.7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58篇内容 · 62.4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5篇内容 · 2.6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7篇内容 · 22.3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13.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