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比刀片薄
凌晨起床看湃溪送给我的诗集《语言的悬崖》。
不知道为什么,同类之间总是会在第一时间辨识出对方,可能是某种内核被发掘出来,这很奇怪。一个人是不是做诗人的料,也会在你读他的文字的第一时间脱颖而出。这就是我读湃溪诗歌的感受:一个天生的诗人。
这个感受难以言传,但是,你可以从他把握情绪的能力,他抓住的是什么并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这两个方面来观察。第一,他有没有能力抓住该抓住的东西;第二,他有没有能力将之逐层展开,最后呈现出一首诗。其中第一点是发现的能力,这里呈现出的是一颗诗人的眼光,可以说成是诗心,抓住了什么。第二点,呈现出的能力,他能否将上面的这种抓住(同时也是一种赐予)呈现得独特、清晰并且准确。这是很难的。湃溪虽然年纪小,但是他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突出而明显的。可以说,这两方面的能力他都具备了。
梦见街梦见我
我梦见我正走在街上。
夜深了。街在看我,
当一阵阵星屑如大雨般倾落。
这条街有许多店铺,
父亲开了一家珠宝店。他没有
叫我。一枚硬币在手中握紧。
行人们的五官开始
赤裸。分裂,挑选,重组,
一张张脸穿透了繁华——闪亮。
街边,我与仍是乞丐的
祖父并肩而坐。因为
他爱我,因为死亡比刀更薄。
我们能够看到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一个梦境。这个梦境中的展开,随着诗人的词语让我们逐渐清晰起来。许多事物逐一出现:街,夜晚,星屑,店铺,珠宝店,父亲(虽然隐身),硬币……这是一个卡夫卡式的梦境,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已经去世的人——父亲,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其他诗中看到这一事实,但他在“我”的梦中出现了,而且他开了一家珠宝店,在梦里父亲没有叫我。接下来,梦开始变得像梦,行人们出现了,更多的人出现了,他们的五官赤裸,分裂,挑选(挑选一词在这里用得很好。)重组,让一切更加凌乱,像是一幕电影,接下来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祖父,他的身份是乞丐,我们并肩坐着,接下来诗歌到达了一个情绪的高峰:他爱我,这一句虽然突发但是有力也能感动我们,最后的一句是整首诗的理念核心:死亡比刀更薄。死亡与刀这一比喻十分形象,而且我想这个比喻应该是专属于诗人自己的感受,将死亡与刀并列,就像是在我们读者的脖子上划下了一道痕迹,诗人最后给自己一击,让一切化为一个单独的意象——刀。但我们分明的感受到了刀刃的锋利、无情、凌厉与迅猛,至此,这首诗的速度和力度都勾勒完毕。
我对这首诗的解读是采用的细读法。我觉得文本的细读法是对于一首诗最大的尊敬。叶芝当年被问到,他的一首诗是什么意思。他就拿起这首诗给面前的人再读一遍。
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他们对于诗歌的态度十分严肃,因为,在这一时期(或者终生)他们都将诗歌作为一种心声来倾吐给读者,诗歌中蕴藏着他们的整个人生和全部生命,对于这样的诗人和他们的诗歌,我们甚至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判,你难道可以评判一朵花的整个价值吗?你难道可以评判一个父亲递给一个孩子的一杯温暖的水的价值吗?你难道可以评判一滴血、一滴眼泪的价值吗?我想我们不能,因为这是心血是倾吐,是他们与世界的连接,这是乞丐唯一的财富,就像湃溪诗中的硬币。
在写诗的当下,我总想着纪念住我写诗的当初。诗艺的精进就如同一条道路,也像是修炼武功,有的时候,我们练着练着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练,究竟为了什么而写。为了跟别人比试武功,成为天下侠第一?为了杀尽武林中的所有仇敌,最后自己独孤求败?我想这不是我们写作的初衷。
我曾经在一首诗中写到:我总想着,诗歌就像是我们出生时的那毫无修饰的第一次啼哭。这第一次啼哭为什么宝贵?因为它全然赤裸的,没有修饰,不被定型,这种啼哭是我们对世界的一次宣告,告诉世界,我们在,我们存活,我们诉说。这就是写诗的意义。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就像人生一样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理解都完全不同,对于写作的理解也会完全不同。但如果我们总能记住我们那称不上好称不上不好的第一次啼哭,我们应该能够设法把握住船行的方向。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成为水手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7.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70篇内容 · 109.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426篇内容 · 161.9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2884篇内容 · 56.5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74篇内容 · 906.1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95篇内容 · 183.4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30.4万次浏览
- 哪些故事的翻拍让你大失所望?329篇内容 · 620次浏览
这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