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闹中取静的皇家寺院
冬日晴好,碧空如洗,呼啸的鸽群自低空鱼贯斜掠而过,穿过“十地圆通”的牌楼,飞进雍和宫内院,再一个回旋便不见了踪影,留下由近及远的一串哨音,与长空对临。

时近大雪节气,清冽的寒意并没有浇灭来雍和宫祈福之人的虔诚心念。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安静地行走,敬香时诵念祷语亦轻启双唇,神色凝重,仿佛除了诸佛菩萨可以会意,第三个人绝不会听见。于是,与雍和宫七进院落等身的静穆,不动声色地将众人席卷,把万丈红尘的扰攘抵挡在红墙之外。

雍和宫是密宗寺院。前身为康熙四子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王府与登基后的行宫,于乾隆九年(1744)确立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乾隆皇帝颁发圣旨敕令雍和宫不得改为它用,后来每逢月历八月十三乾隆诞辰和正月初三乾隆忌日,每届皇帝均携家人、臣子来此处拈香礼佛、怀念先人。雍和宫作为皇家寺院的规格,让它独具庄严瑞相,至今香火绵延,求祈之人终日不息,也令宗喀巴大师及诸佛菩萨无比繁忙。

格鲁派为宗喀巴大师(1357—1419)所创,以明永乐七年(1409)在拉萨大昭寺举办的一场“传昭法会”为标示。格鲁派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之一,因僧众头戴黄帽又被称为“黄教”,其余三大教派分别为宁玛(红教)、噶举(白教)、萨迦(花教)。

宗喀巴大师出生在青海,自幼出家为僧,先后拜各教派高僧为师,游学西藏各地,以饱学和德行,开宗立派,名为格鲁,意为“善规”。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宗教改革家,以重塑藏地佛教仪轨而闻名。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阐述了显密二宗修行次第,强调显密兼修,不论显密均须恪守戒律。宗喀巴大师的佛学理论继承自阿底峡一脉,上承龙树菩萨大乘佛教中观“缘起性空”说。

宗喀巴大师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在雍和宫大殿和偏殿,凡宗喀巴尊者像的旁侧都有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为智慧化身。格鲁派设燃灯节,纪念宗喀巴尊者。灯代表光明智性,象征着菩萨的智慧如明灯照彻众生的轮回。雍和宫内酥油灯长明不灭,供游人燃香,并借以祛除众生心中的暗影与愚痴。《华严经》说:“慧灯破诸暗,是彼之境界。”

除了皇家寺院的身份外,雍和宫更为沉着的基底是中国古建筑及藏传佛教艺术。从迈进牌楼开始,目力所及都是能够让人为之驻足的景观与风物,自然、历史、宗教、建筑,以及流动的风、盘绕的古树和交织的人影,皆在当下相遇。
目不暇接有时,沉醉凝思有时,就这样在念念相续中淌过了许多瞬息。在瞬息与瞬息之间,也偶有片刻觉知现前。
雍和宫由三座牌楼拱卫。牌楼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雏形为衡门,两根立柱架起一根横木,《诗经·陈风》记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后来到元代,居民区实行巷坊制,两坊之间的入口处立牌楼作为大门,一直沿袭下来。北京作为元大都,牌楼之多构成其重要的建筑文化符号。立柱之上托举斗拱和屋顶,看牌楼的气象就可以揣度其所护卫的殿宇的排场。雍和宫正门外耸立着的三座五彩琉璃顶木牌楼,始建于乾隆9年(1744),皆由乾隆御笔题额。

从正门进入,要穿过银杏树荫蔽的长长的辇道才到昭泰门。冬天银杏树只剩下秃枝,阳光肆意地洒下来,几只黑白喜鹊在枝桠间跳跃,啄食着雌银杏树上的白果。没有绿叶遮挡,远远就能看到昭泰门宝蓝色的牌匾和黄色琉璃瓦顶。由昭泰门起就进入了雍和宫的内院,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雍和门、四体碑亭、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殿,东西两侧对称分列着钟鼓楼、碑亭、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药师殿、戒台楼、班禅楼等。


中轴线上的主殿屋顶都铺设黄色琉璃瓦,除了钟鼓楼和东西碑亭外,其他东西配殿屋顶大都铺设灰瓦,相映成趣,主次关系一目了然。
钟楼(东)和鼓楼(西)是四角重檐攒尖顶,紧邻的东西碑亭则是六角重檐攒尖顶。钟楼傍边,狮身瑞兽蹲踞在钟顶之上,钟面上阳刻《金刚经》文、密宗咒语及佛钟打造始末。
晨昏鸣钟,以“明摄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东西碑亭以青、绿为主色调的彩色斗拱,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纵横累叠如飞织,将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兼具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了。

依次穿过主殿,可以看到雍和宫的众多巨型佛像,除了燃灯、释迦、弥勒这三世佛外,还有宗客巴尊者像、药师佛、无量寿佛,分布在不同的大殿内。镇店之宝的紫檀五百罗汉山立在法轮殿后侧,背对着6米多高的宗客巴尊者铜鎏金坐像。与昭佛楼的金丝楠木佛龛和万福阁的18米高白檀木弥勒佛像并称为雍和宫三绝。法轮殿是日常举行法事的地方,班禅活佛也会在重要的场合来这里讲经。
法轮殿东西两侧墙上绘有藏传佛教壁画,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殿西侧有一座砂画坛城,用绘制唐卡的天然矿物原料研磨的细颗粒粉末,一点一点堆积出来,色彩艳丽,巧夺天工。永佑殿西山墙上悬挂的绿度母佛像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仁皇太后钮钴禄氏用几千块各色绸缎剪贴补缀而成,十足珍贵了。
除此之外,各色唐卡和文物随处可见,每个角落每个处所都可以研究半晌。清史与皇家秘辛,宗教与政治,多民族文化的杂糅,每个截面都够来者吃一壶。

中午时分,站在法轮殿前,感受一下冬日暖阳,一阵风吹来,檐角悬挂的“风铎”传出悦耳的清音,与殿前缭绕的佛香,交织在一起,混合着风拂竹林的簌簌,仿佛时间在这里停驻。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413篇内容 · 117.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38.6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69篇内容 · 157.2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173篇内容 · 68.0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02篇内容 · 87.9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66篇内容 · 46.0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6.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9万次浏览
「内容不可见」
等疫情过后,再走起
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