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媒介融合
捋了一下媒介融合的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对该问题大概有了认知。应该说,媒介融合本质上是技术驱动的一个趋势,是科技发展、传播技术革命的大潮之下产生的一个变化趋势。因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人们绕过传统媒体就可以更快地知道信息,迫使传统媒体采用新技术,这就形成了新媒介技术与旧媒介技术的融合,即科技层面的融合。并且,由于技术发展造成的传播格局变化和市场环境变化,媒体不得不持续进行自我变革,最终推动了其他各个层面的深度融合。
事实上,新技术与旧技术在本质上是有矛盾的。传统媒介技术有其不可回避的局限性。譬如,纸媒有版面的限制,以文字图片为表达手段;广播有频段的限制,传播资源有限,以声音为表达手段;电视有频道数量的限制,表达手段相对丰富,可以结合声音、画面、文字。同时,广播、电视都受到时段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有限的信息。并且,不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从新闻采写到内容发布,都要经过审核、编辑、整合、播放(印刷刊行)等层层环节,这也是个耗时的过程。总之,传统媒介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数量、时效、表达形式、传播渠道都是受限的。
与之区别的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则是“开放、共享、包容”,孕育着打破限制的潜能。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及时性,能够同步传递关于事件的信息;开放性,谁都能参与传播,传播主体不限于媒体;包容性,能够包容多种表达手段,音频、视频、文字、图表可以相互糅合,无缝衔接;无限性,能够容纳无限的信息,信息量不受版面、时段限制。
由于新旧技术之间存在以上区别,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就不可避免地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首先,既然谁都能传播信息,那么人们不需要通过媒体也能了解事件。其次,新加入的传播者无需遵守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信息发布速度更快,人们可以通过媒体之外的渠道更快知道信息。再次,一些网络媒体天然地契合新媒介技术的传播特点,在内容制作上形式更丰富、更灵活,更能吸引受众。
于是,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这些挑战,然而被旧技术型塑的媒介思维、媒介内容、媒介技能、媒介体制此时成为打破困局的障碍。其一,内容形式守旧。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是与其采用的媒介技术相匹配的,这种生产方式已成为一种惯例,以至于在引入新技术后也未能及时转变。此时的媒介融合只是“新瓶装旧酒”,把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通过网络渠道再分发一遍。其二,媒介技能落后。过去的新闻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媒体对专业人员的训练)都是基于传统媒体的技术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业务内容展开的,媒体从业者习得的旧技能与新技术脱节。这就导致内容生产上难以突破。其三,体制机制滞后。媒介内容的生产与分发、媒介人才的培养与传媒体制直接挂钩。后者不突破,前者就难以转型。比方说,原先媒介内容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层层审核、层层把关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部门设置的科层制。要增加时效,就不得不简化、压缩流程,这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与重组。而要实现种种转变,转变思维是前提,只有打破传统媒体的运作思维,适应网络技术的性质与特点,才能推动这些改变。
另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新技术的普及催生了一批互联网公司,大大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大批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原先的读者群流失,发行和广告收益下降,媒体的盈利渠道枯竭,大批从业人员得不到供养。另一方面,由于读者减少,维持过去新闻采编的队伍规模似乎也没有必要。探索新的产业布局,引进多元化人才被提上日程。
这就是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内容、技能、人才、体制的全面更新是需求,解决资金问题、维持良性经营是当务之急。这时候,“融合”就成为求生存、求发展的一根救命稻草,或者说唯一出路。全方位的“媒介融合”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必然的趋势。
目前,“媒介融合”的理念和实践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在内容形式上,多媒体手段的深度结合已成常态、新闻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效果显著,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不断普及。这是内容层面新旧形式的融合。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新闻教育、媒体内部训练都逐渐开始以培养复合型乃至全能型人才为目标,要求掌握包括传统新闻技能、新媒体运作能力在内的多种技能。这是人才层面的技能融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供给侧改革,对媒体进行部门层面乃至媒体之间的整合与调整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新的传播格局与竞争形势下,媒体要更好地生存,必须提高生产,避免重复劳作。进行部门、乃至媒体之间的机构重组能够有效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避免对同一事件的重复采写,从而人尽其用,各司其职。这是体制层面的融合。最后,在产业经营上,既然广告收益已不能保障生存,探索多元产业就成为转型方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仓储物流等行业被许多媒体机构纳入布局。这是产业层面的融合。
当下,一些媒体的融合仍停留于形式层面,多数媒体的融合进程还限于内部机构的整合,部分资本雄厚的媒体已在着手或完成跨媒体的机构重组,如将旗下几张子报进行整合、合并,进而重新规划机构设置。随着融合进程的深入,全方位的媒体融合,广播电视集团与报业集团之间的跨媒介融合都是可期的目标。不过,在融合的过程中,对潮流的盲目迎合是要避免的,适当的反思是需要的。说到底,“融合”是技术推动、市场倒逼的一个趋势。在求生存、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市场导向的改革、资本逻辑的渗透会给媒体带来什么?是否会间接影响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媒体人员的从业理念?这需要长期的思考、冷静的判断。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端午吃什么458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假期必备书影音清单273篇内容 · 7.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71.3万次浏览
- 分享你的健康减肥法5052篇内容 · 2.8万次浏览
- 我的假期好搭子66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分享你crush的蓝调瞬间951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559篇内容 · 181.9万次浏览
- 让你拥有幸福感最强的物品是什么?新1.0万+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请问一下作者,媒介融合这个议题需要从哪些书从头学起,传播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