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职场恩典—《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升职后,继续跟老领导做项目,写报告、做PPT、上台汇报,驾轻就熟、安逸自在。甜蜜了几个月,一声调令领导就任新部门,我独立负责项目。就发现,从推进新团队配合,到判断决定项目方向,然后面对业主质疑、专家挑刺,组合出万万千千的事,每一件我都搞不定。
我被“复杂职场”搅动的心绪不宁,尤其想到之前的舒适更觉痛苦。不停问自己,为什么要升职?做副手多幸福。
最近读《少有人走的路》,有节讲一些刚得到升职的人,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能适应岗位升迁,叫做“升迁官能综合症”,只觉得这一年的心病被作者一语道破。看完书后,我一个老资格“中二叛逆少年”,完全接受了作者“用爱发电”的理论。以下我试着结合书中理论,回想这一年的经历。
一开始,我对组员非常失望。刚做项目负责人,特别需要积极能干的技术负责人,分担工作任务和项目压力。但团队中,主动思考、有能力的同事,态度消极不服管,任务分配不动,各种软硬抵抗。而态度好、执行力好的同事,却能力不足,手把手的教,忍不住心烦嫌弃。
这使我越来越心累,十二万分委屈。
但事实是,没有人会毫无原因的针对另外一个人,成员能力有限也是正常的。真有态度好、能力强的人,就该升职而不与我合作了。关键的问题不是人有问题,而是怎么把有问题的人,做好搭配。
其实问题出在我对“管”的定义上。之前认为的“管”是一种控制,是让对方做我想让他们做的事。但真正的管理是知道自己需求、了解对方需求,然后找到中间共赢点,影响他们,建立在换位思考之上。
于是我试着分析组员的需求。小F,有思考能力,能独立完成成果。重心是兴趣爱好,缺乏工作责任心。需求是工作量适中不加班,少与同事沟通,独自干活。痛点是对他过度指导,比如我有次对PPT格式提建议,被认为是侮辱他审美。
小R,缺乏系统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悟性较低,但执行力高,尤其是对沟通联系工作很有耐心。R重心是照顾家庭,工作责任心不太强。需求是工作量适中,交待的工作任务好理解、易执行。痛点是做创造性的大活,做不出来,我急他也急,死局。
F和R,都是30岁的风华正茂,重重面试进入单位。都不是偷懒耍滑占上风的人,本性是想做好工作。因此他们需要我提供项目方向,解决任务疑惑,以完成项目。
那么我的管理办法分别是,给F分配相对有创造性的、独立的大活,并给出时间节点,跟踪审查。给R分配相对琐碎的活,比如跑腿、审查字面错误、频繁的沟通联系。但要注意均衡分配,不把碎活全扔给他。
根据《少有人走的路》理论,这是爱的表现。爱团队,才会在他们身上花时间,分析需求,耐心研究方法。升职使我不得不摆脱孩子想法,努力成为团队合格的“父母”。
对我自己而言,爱自己,才会对自己多点耐心,不再不耐烦的抱怨。不再想,有的人升职就顺利轻松呀,怎么就我会被总工质询、会碰到挑剔专家,怎么就我的项目和团队这么难搞。
爱自己,想让自己成长,才会想要提升自己领导力,想要解决组员不配合问题。才会自省是自己哪里没做到。而一旦检讨自己,发现跌下神坛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自己有一堆可以改正的地方。
比如,改进技术能力,提升决策力,给团队以项目方向。而不能再依赖部门技术总监,或者公司专家委员会,否则,我无法面对任何质疑,不论是来自团队内部,还是外部。
去担当,能解决的事情,不拖延,行动起来。当与别的团队项目交叉,不再推诿责任,主动承接任务,即使只是为别的团队做支撑工作。“事”和“人”是平衡的,没有一个硬性规定,什么人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做什么。
当需要接待业主、陪专家用餐时,克服社交恐惧,“义无反顾”地参加。这样可以增加交流,增加熟悉度,增加自己影响力。能够吸收信息,扩展视野,增加行业敏感度。更深了解项目需求,提高项目针对性和质量,增加对项目的把握能力。
《少有人走的路》让我认识到,职场晋升不是“赶鸭子上架”,是一种恩典。让恩典降临到自己身上,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行使更大的权力。而当我接受恩典,克服初期的不适应,放弃幼稚,寻求成熟成长,我也得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68篇内容 · 70.4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56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56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87篇内容 · 117.7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88篇内容 · 24.3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22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73.2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252篇内容 · 1193.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