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读完此书,大致了解了王阳明起起伏伏的一生,在道教、佛教、儒家、理学种种文化和流派中进退,并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心学,利用心学强大的魅力于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在广西戡乱创下奇功。不遁世,不消极,不学究,不追求虚无的”长生“,依良知而动,乐观积极的处世方式,是为精髓。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书里讲到这样几点:
【我是自己的上帝】
自尊在这里的定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天地鬼神的主宰,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这种情况是终我们一生的。其实抛开唯心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最重要的教给我的是人要学会自信,要有主宰一切的信心,不要成为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这一点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人格。但是在我的认知里,并没有绝对的事,比如蔑视权威这一点,诚然不管在哪一个领域,“权威”是领导者为了控制群众而造出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行事的准则、奋斗的目标等等,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丢掉内心准则服从权威,人云亦云,那可能永远只是被控制的对象,因此保持独立的内心很重要。但是独立并不代表绝对自由,按照王阳明的主张,它是建立在“良知”上的一种独立,例如最近香港所发生的一系列游行上升到暴力冲突甚至危害国家主权的事件,已经是完全抛开良知而申诉莫须有的“独立”了。
【去心中贼之私情】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的贼无非是七情六欲,它们就象是浮云一样,但是不能因为浮云能蔽日而完全拂去浮云,在浮云上较真不但傻而且伤害天理。因此把握好情绪的度,就是破心中贼。
【去心中贼之私欲】
爱慕虚名,一昧批评、指责、抱怨他人,只会遮蔽自己的内心。
但是想了一下,我自己还是有那么一些追名逐利的心的,想把工作做好想更上一层楼,我觉得这是遵从“良知”的,如果想王老先生所说把这些欲望尽数除去只做圣人,这个阶段的我是做不到的。
【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
千万别被一些传统和常规所束缚,你要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大丈夫不能被诺言、世间的规矩所控制。这一点倒是特别适合随时提醒我自己——一个墨守陈规沿着同一条最稳妥的道路走了很多年的乖乖女,很多时候灵光乍现的想法总是被内心那不多的人生经验所否决,很少尝试更多的可能,也是一大缺憾和缺点吧。
【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天下事物本没有善恶,之所以有善恶都是我们强加上去的。前段时间我买了一辆新的电瓶车,结果回家的路上被下成了落汤鸡,导致买新车的开心完全被浇没了,但是按照王老先生的说法,雨就是要落到地上的,这是它的规律,不必恼火啊。同样的不能把财富、名声、地位这些自有规律的东西加上标签,让它们来指挥你,左右你的情绪,而是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只需向前努力就是了。如果把出人头地放在第一位,那就会丢掉最宝贵的东西——幸福感。也许,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懂得欣赏沿途风景,才是智者吧。
看到这里,越来越觉得“知行合一”真的很难很难了,我们真的有懂得一切的良知吗?即使道理都懂,但是要每一件事都能做到,真的有强大的心志吗?
希望过段时间回过头看的时候,会有更深的体验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145篇内容 · 5.5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213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99.7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41.4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62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36篇内容 · 44.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15篇内容 · 937.2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90.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