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读完一本书
很多人都会建议,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某些书不要完整地读完。有的书虽然被称之为“书”,但并无实质内容。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读者来说,翻几页就能识破它的无聊,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没什么必要。还有的书,内容重在为你提供信息,解决你的知识盲点,这种情况下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根据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直接根据目录搜寻,只看对自己有用的篇章。但是有很多书,你如果只是随手翻几页,或者只看书名目录或者开头几页,就给它下定论,那么,很有可能会错过一本好书。
一本书值不值得,100个人有100个看法。如果不读完它,那你评判它的标准是什么?书名,作者,简介,名人推荐,序,还是开头几页?但是这些都是关于书本的片段信息,不足以成为评判它的标准。仅以此为依据,肯定会错过很多好书。比如《夜色温柔》、《月亮和六便士》,以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标题并不是很吸引人,内容不看到最后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旨。还有东野圭吾的书,开头总是缓慢、拖沓、平平无奇,放弃也就放弃了。但是看到最后,真相浮出,才会体会作者布局的良苦用心,感叹作者切入角度之精妙,在生活的平淡之中发掘人性的复杂和微妙。
如果觉得一本书不值得,总要说出来它为什么不值得吧。翻几页就放下,断然做出这本书不好看的评价很简单,但是说出不好看且能让人信服的论据就有些难度了,需要你把书看完,并下一番功夫思索为什么。有些书确实不值得你读,我的观点是不要轻易对一本书下这样的评断。文字从作者笔下流出,还需要经过多道关卡才能成为一本书,到你手中,这中间经历了多道工序和专业人员的把关,集结大量了汗水和智慧。否定了一本书,要说得出否定的依据,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看法。这样才算把书真正读进去了,思维得到拓展和深入。批判很简单,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
一本书里面肯定有你感兴趣的部分,也有不感兴趣的部分;有你曾经接触过的领域,也有你完全不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和熟悉的部分,读起来轻松愉快;不感兴趣和不熟悉的部分,读起来会稍感晦涩和焦灼。但是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巩固已有的知识,不断拓展未知的疆域。完整读完一本书,才能理解它的整体架构,它的逻辑主线,出场人物的性格特质,故事的背景,风俗民情等。一部好书,一定是主线明确,而内容又特别丰富的。如果不读完, 你难以理解作者通篇布局的良苦用心,学习他构思和写作的技巧,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在书中捡取你要的信息,等于把书本的内容纳入你已有的构思当中,这样书本等于只为你提供了信息,而不是思想。你不会从书中学习到什么,很难对比发现自己原有想法的片面和欠缺,很有可能还是会照着原有的错误路子走下去,错过了本可以改善的机会。
读书需要戒除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倾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是读完一本书吧。
云深不知处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143篇内容 · 5.5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213篇内容 · 3.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00.0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41.8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63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34篇内容 · 44.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15篇内容 · 937.5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91.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