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我的这个儿子晓得我对他只有抱歉,决不居功,决不市恩”
慈乌返哺,父母于子女有恩,子女需以孝顺为报。在几千年里孝字开头的传统里,作为子女负重很多,而父母也失去了很多。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很普通,我周围的家庭也大都普通,围绕我的也多是善解人意,体谅父母的朋友。因为学语言的缘故,对另一个国家、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对留学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可是现实是我们不得不要求父母金钱上的支持。“我也想去留学啊,可是一想到要花很多钱我就无法向父母开口”“我们学语言的当然是去那个国家学习最好,但是我不想给我父母造成负担”……当我和周围的同学谈及留学的时候,大家因为体谅,因为善解人意,多是有心无力的回答。可是我是一意孤行的那个,不想做鱼缸里的金魚,而是会飞的那种。渴望终究大于愧疚。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不是把孩子抬举起来看做一个‘白吃不回账’的主顾,是把一般做父母的抬高起来叫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做一种‘放高利贷’的债主”。我想父母如果这样想的话会不会活得更惬意自在?
我想“孝”不是作为丈量自己行为的标尺,更不可作为捆绑自己的绳索。它不能被列为一种信条。

“‘一个堂堂的人’决不致于做打爹骂娘的事,决不致于对他的父母毫无感情”
道德教条,社会把父母和孩子捆绑得太紧密,父母一切为了孩子,孩子长大懂事,处处体谅父母,这种与舍与还的亲密关系,让“自我”窒息与边缘化。无论父母还是孩子。
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和堂堂的人。
来自 豆瓣App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38篇内容 · 25.0万次浏览
- 许倬云去世4408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71.9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36篇内容 · 11.3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新42篇内容 · 5111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15篇内容 · 14.7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90篇内容 · 19.0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新20篇内容 · 6315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