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文化:日本动漫里的独角仙

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us),是一种亚洲广泛分布的,体型较大的甲虫,雄虫的头部长有一对分叉的巨型角,形态非常酷,备受昆虫爱好者喜欢。
在世界很多地方,独角仙是现代流行的宠物虫之一,但没有比较新的文化,而在日本,独角仙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日语中,独角仙被称之为“兜虫”,日语是カブト(兜)。日本人认为这类甲虫的头部很像武士的“兜(头盔)”,所以叫兜虫。
由于独角仙雄性外貌威武,很像一个武士,因此现代日本文化崛起的时候,他们便在电子动漫世界中,开创了一种新的昆虫文化“动漫里的独角仙”。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日本这一独特的昆虫文化。
防御高手:游戏中的独角仙
由于独角仙独特的造型,日本人将其视为坚强,勇猛的昆虫。因此大多日本动漫文化中,独角仙展现出身体强悍、防御能力强、速度快、以及经验值超高等文化含义。
如在动漫游戏《勇者斗恶龙》和《怪物农场2》中两个小怪兽角色,都具有强悍的,具有防御性的文化特征。


战车模型中的独角仙
日本动漫中,战斗是一个流行的主题。在各式各样的战斗中,动物角色非常丰富,哺乳类、鸟类和昆虫都较为常见。作为历史上,具有战争文化的独角仙,由于独特的好斗外貌,常以“英雄”的角色出现在动漫之中。
比如在八十年代流行的索斯机械兽(Zoids)中,恐龙等角色异常丰富,独角仙等甲虫常常相伴左右,以战车的配角形式出现。


动漫世界的交通工具
与索斯机械兽几乎同时代,动漫《时间飞船》也推动了虫子角色玩具的流行。
动漫设计师把虫子六只脚,简化为四个轮子,成为了经典的小车昆虫玩具。三个角色最为流行,分别是:Mekabuton以独角仙为模型,是最流行的;其次是Kuwagattan,以锹甲为模型;第三是Dotabattan,以蝗虫为模型。
其中以雄性独角仙为模型的Jûkô B-Fighter是一位超级英雄,简直就是昆虫世界的王者。



《虫姬》:电子游戏中与英雄同行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动漫中,独角仙被描绘成恶魔、战车或交通工具。之后,2004遍,日本出现了另一个更为流行的街机版游戏《虫姬》,名为Mushihimesama。在Mushihimesama这个词中,Mushi意思是昆虫的意思,hime是王后的意思,sama是对王权的绝对忠诚的意思。
顾名思义,独角仙在游戏中,成了美少女如影随形的多功能战车。
如著名的美少女Reno,就骑着它的战车Kiniro穿行在大森林中,与各种昆虫敌人战斗。独角仙战车变换自如,造就了年轻的日本一代“独角仙是忠实的超级伴侣”的文化观。


美少女爱甲虫

在街机游戏《虫姬》中,独角仙逐步与美少女挂钩在一起,成为美少女的超强伴侣。另一部美国人传作的游戏《甲虫王后征服东京》则将独角仙塑造成了美少女热爱昆虫的文化象征。
《甲虫王后征服东京》作者,美国作家Jessica Oreck从小喜欢昆虫,但被认为是古怪孤僻的孩子。因此她在传作的时候,把甲虫与美少女的形象偶合起来,后来逐渐形成动漫中,专门为女孩子定位的游戏 Gal-ge(Girls game)。这类动漫鼓励女孩子去触摸昆虫。 之后的更堵Gal-ge游戏,设计出更多的昆虫与美少女的形象,也扩展到了更多种类的昆虫。
美少女清纯可爱,思想单一、烂漫天真,情感投入的形象和昆虫逐渐耦合在一起,成为日本动漫的主要角色之一。在一部非常感人的动漫Air中,主人翁高中生Miss Misuzu Kamio美少女,就是一位天真烂漫,喜爱昆虫的形象。动漫还把人与自然的情感推广到更多动物,塑造了美少女学生应该热爱昆虫,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天真烂漫的生活态度。


独角仙唯一的软弱形象
虽然大多数的独角仙形象都是积极正面的,但凡事都有列外。
日本动漫《战国BASARA》中,具有一个独角仙形象的角色:小早川秀秋。它与传统的坚韧、防御能力强的形象不同,这个角色谦逊而虚弱。在江户时代,小早川秀秋领导着一只大军,在重要战争中突然倒戈,最终导致战事失败。因此,他被认为是懦弱的象征,当代日本人不太喜欢这个角色。
独角仙在日本文化中,一般都是强悍的象征,作者却把这样一个角色演绎成叛变的独角仙甲虫。这一角色颇让日本人难受,但也符合历史事实。

我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最后,本文是通过日本昆虫学家的一个研究,来展示一门八十年代才提出的新学问《文化昆虫学》(Cultural entomology),说白了就是专门研究昆虫文化的一门学问。日本学者Hogue将文化昆虫学定义为:“通过研究昆虫对人类文化、艺术和生活实践的影响,进而滋养人类思想和心灵的一门学问”。(Cultural entomology, as defined by Hogue ,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insects on the arts, the humanities, and other human practices that nourish the mind and soul.)
在中国通常文化是文化,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交叉的时候很少,虽然过去也有一些关注,但总体研究较少,比较粗糙,史料杂乱,古籍、图片和影像收集缺乏。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对昆虫学或者昆虫艺术文化的影响都不大,但若从科普或自然教育的角度看,就会造成昆虫教育内容无法与文化相结合的鸿沟,严重阻碍关于昆虫的科学与自然教育的开展。
因此,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关注这种融合文理的自然史研究,也希望更多从事教育的人关心自然与人文融通的内容,把中国自然的故事,乃至世界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Hoshina, H., & Takada, K. (2012). Cultural coleopterology in modern japan: the rhinoceros beetle in akihabara culture. American Entomologist, 58(58), 202-207.
延伸阅读:为什么自然教育要注重与文化的结合?
https://www.douban.com/note/663996548/
如何利用中草药知识进行自然教育:以寄生植物野菰为例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99篇内容 · 114.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37.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58篇内容 · 156.3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9篇内容 · 85.3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4.9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8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24篇内容 · 899.5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62篇内容 · 182.9万次浏览
推荐《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
galgame这里别口胡了啊喂。你一定要说动漫,倒是可以推荐你去看麻衣の虫ぐらしhttps://manhua.dmzj.com/mayiyuchongderichang
可以加上特摄剧《铁甲小宝》《假面骑士》,角色造型也参考了昆虫外形
宠物小精灵的赫拉克勒斯
额。。。我只知道阿修罗独角仙
https://xw.qq.com/cul/20150329011225/CUL2015032901122500,今天刚好发现了这篇文章。
https://xw.qq.com/cul/20150329011225/CUL2015032901122500,今天刚好发现了这篇文章。
https://xw.qq.com/cul/20150329011225/CUL2015032901122500,今天刚好发现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