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复辟梦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1912年被迫退位,但是他的复辟梦却做了很久。
在退位后之后,根据民国政府出台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得以继续留在紫禁城中,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那时的他只有6岁,所谓的优待条件,不过是将他软禁在紫禁城之内而已,当时的他可能并不懂这意味着什么。
高墙之内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和之前并无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国家不再属于他。外面的世界发生着巨变,宫内的世界一成不变,他对这一切都毫无感知。
他在宫内继续受到满清遗老的尊崇、受到阉人的服侍,接受着封建礼教的约束、学习着着传统的帝王之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随着年岁渐长,他慢慢的做起了复辟梦。
这个梦还真被他实现了,1917年,在满清遗老张勋的帮助下,他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不过,这一次,龙椅只坐了十一天。
后来,英国人庄士敦成了他的帝师,庄士敦将外面的事情传递给溥仪,同时也将西方的社会文化讲给他听。这让溥仪感到新鲜不已,他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将辫子也剪了。
他想要到西方去,甚至不惜「盗取」宫中珍贵宝物作为资金,但却受到重重阻碍,无法成型。
1924年,西北军阀无视清室优势条件,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时的他更加想要到西方去,除了对西方的向往,更是为了他的复辟梦。
1928年,孙殿英带兵挖掘了清东陵,将乾隆与慈禧的陵寝洗劫一空。清东陵是清室的皇陵,安葬与此处的都是溥仪的先祖。当时,气愤又无可奈何的溥仪只能画一幅《杀孙殿英图》来泄气。

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从「北府」辗转至日本公使馆,再从天津的张园辗转至静园。虽然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但他的「小朝廷」依然还在,同时,他为实现复辟,将希望寄于军阀与外国人身上。
当然,这是不靠谱的。被溥仪寄于厚望的这些人,却把他当做了印钞机,溥仪为此付出了不少「经费」,却没有半点成效。
想到这里,我们感觉得到溥仪当时的心境,那种无助与被欺骗感,而他却试图从中找到希望,哪怕是一丝的可能性。
再到后来,他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建立了「伪满洲」国,称「皇帝」,但最终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罢了。
1945年被苏军俘虏,在苏联被监禁5年;1950年,苏军将他移交给中国,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溥仪被特赦;1967年患病去世。至此,他的复辟梦不复存在。
这基本上上可以概括溥仪的一生,从中,我也有几点感悟:
1.一个人的出身不能被自己所掌控,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2.不要试图与世隔绝,闭关修炼近乎于自废武功,人与外界的交流与协作不可或缺。
3.历史大势浩浩汤汤,无论它向左还是向右,它总归是向前,不要妄想做一个逆流而上的人。
4.过度地专注于执着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很可能偏向极端,脱离真实的情景。就好比是目光集中在靶子上,却不知弓矢已损。
5.做人一定要有底线,刨人家祖坟的事都干的出来,只是在纸上被杀死,也算是走运了。
往期文章: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11.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790篇内容 · 818.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23篇内容 · 573.5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新18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新14篇内容 · 9146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96篇内容 · 208.0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83.0万次浏览
- 如果回到童年,你最希望有人给你科普什么知识?99篇内容 · 49.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