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做学术的动机
出来的近四年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国际化的学术平台和做实地研究和参与国际会议的经费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但这几年我对学术的热情并没有被培养起来。临近毕业,反思了和学术结缘的前前后后,才恍然意识到,我之前的路走得有点歪了。
小学时接触到了英语,从读英文字母开始。我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听了我发音后就对我说,你的发音特别美。初中高中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但我对英语课外读物有特殊的好奇。在妈妈的支持下,我买了走遍美国,洪恩英语教室等等VCD,以及各种有声杂志。高考时报志愿,妈妈想让我报考英语系,但我选了听着很花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期间,每天早上都会去人工湖读英文杂志,专业课成绩很差也没有兴趣学,唯独英语是没有放下的。大二我参加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培训班:北京新东方的美国口语暑假班。在那里认识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老师,他地道的美式发音让我着迷。他推荐的电影《西雅图夜未眠》成了我美国文化的启蒙。再次开学后我已在心底种下了将来要当这样一位英语老师的梦想。这时的梦是美丽的粉红的泡泡。
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我每天在宿舍看《老友记》,并且把简历投向了各个英语培训机构。之后在英语培训学校的工作经历对我来说其实是学英语的过程。我往往是先自学再教别人。我遇到了又一个贵人,允许我边学边教的校长。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自己有一种天赋,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东西很简单很生动地讲出来。无奈培训机构风气很差,把功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30天让你达到雅思7分’等等,我做不到这些承诺,慢慢觉得自己像是个骗子,不配得到尊重。在这种迷茫怨恨的心态中,认识了一个男生,他当时已经拿到了国外博士的offer,我心中的小火苗终于被点燃了,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申请国外学校。当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硕士两年半里,我是为了在国外读书而读书,对文凭什么的没有概念,只是纯粹地想要出国。认真对付考试和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不落后于别人。sadly, 谈恋爱是我那时候生活和精神的重心。
毕业后继续进入培训学校,做了些管理工作,结果无法和领导以及下属处好关系(领导只想着挣钱,下属只是无处可去才在那里工作),觉得自己是骗子的情绪依然存在。于是又一次想到逃离。幸运地,又一次出逃了。
读博开始时的动机是,我要毕业后在高校工作,拿稳定工资,得到别人的尊重。毫不夸张,这个念头伴随了我读博的前三年。这三年过得很不开心。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乱七八糟的文献,无聊,花时间,看不懂。想到要发表文章,有种赶着鸭子上架的不情愿。交论文前后找工作时更是心烦意乱,到处比较各个高校开出的待遇,仿佛找工作只是为了最后能买得起一个房子。同读博士的同学,大多是功利主义者,连老师也是。我完全没有从环境中感受到任何营养。
直到最近,偶然读到了汪曾祺先生的杂文,嬉笑之间,昔日读书人的严谨,风骨,诙谐,智慧跃然纸上。毫不夸张的是,读到很多地方,我切实感到了血脉喷张,心跳加速,眼眶湿润,嘴角上扬。我心想,对,就是这个!为什么搞学术啊?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买房子,不是为了评教授,而是为了真理啊!你要追求真理,为了人类共同的福祉探索啊!发表,房子,职称只是副产品啊!我真正的动力找到了!我的血重新热了起来!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可以付出在孜孜不倦追求真理上,ta的一生该多么幸福。
© 本文版权归 Miss coconu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326篇内容 · 5.7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61.6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76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29篇内容 · 2.7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67篇内容 · 35.9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5篇内容 · 56.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05.1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10篇内容 · 1778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