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你把它当鸡汤,其实它很现实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
很多人会把这句话当成励志名言,许多影视剧也时不时拿这句话煽情。但是罗曼罗兰写《米开朗琪罗》的时候肯定不会是为了搞什么心灵鸡汤,勉励世人忍受苦难,积极向上之类的。
我在网上搜了法语原文和英译版。
法语原文
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英译版 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很明显,从英文版可以看出,与中文译文有很大不同。事实上,傅雷先生对于这句话的的翻译是: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底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最近看了一篇专门解释这句话的文章,其中的观点很精辟:
我感觉非要把罗曼-罗兰笔下的“世界”译成“生活”的人,未必只是法语不精,而是内心对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或者说对于“英雄”,理解得太庸常太凡近了些。似乎只要一直“热爱生活”就够了。 我虽然高中就读过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名人传》,但对于这位作家毫无研究,绝不敢说自己以下理解一定是正确的,只是感觉这些作品都产生于一战之前的欧洲(《贝多芬传》写于1902、《米开朗基罗传》写于1905、《托尔斯泰传》写于1911、《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于1904~1912,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又出自大名鼎鼎的巴黎高师,其思想观念想必还是相对贵族式的,与二战后随电视发展才席卷欧美乃至全球的平民文化大潮截然不同。 我总感觉他笔下的“英雄”,仿佛都生活在古希腊的悲剧当中,往往出身不凡,天赋绝顶,同时又有着超出流俗的忍耐力和博大渊深的灵魂。他塑造的简直不是人,而是一些生活在奥林匹斯山腰上的“半神”。 罗曼-罗兰在《弥盖朗琪罗传》卷末那篇题为《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的结语中则是这样表述的(省略号表示删略):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是这样地这座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艺复兴期底意大利,从远处我们望见他的峻险的侧影……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底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底勇气。” 这话说得同样很精彩,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伟大的心魂”远远高于“普通的人类”。 这与我们当下从漫威电影乃至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那些有着各种人性缺点乃至以胸无大志为荣的各种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当代英雄”截然不同。 因为罗曼-罗兰意在“告诫”我们,而那些电影却意在“讨好”我们。 像汤老师扮演的埃迪-布洛克,虽然除了探求真相的勇气,他在所有方面都像我们的邻人一样平平无奇,但是只要外星生物附体,就能立刻化身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深深着迷的白日梦,其美好和简易程度,令很多大人也未必能抵御。 我以为“热爱生活”是不难做到的事情,哪怕是在(自认为)已经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 可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呢?有多少人能做到?反正我不能。 并且去热爱这真实的世界? 当然,我们能努力做一个对周围对社会都有所贡献的普通人,就(自以为)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但是似乎并没必要拿类似“英雄”这样的大词给自己贴金,或者欣然接受这样的“贴金”。“自我崇高化”离“崇高”的距离显然比“平凡”和“崇高”之间的距离更远。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你我这些凡人都做不到的那种。(上述为引用)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做不到那种真正的英雄主义,所以英雄才更值得我们崇拜和敬仰。普通人难以承受英雄所经受的生活的苦难与内心的煎熬,自然也不会有面对苦难的那种豁达与坦然,更不用说身临绝境而继续热爱生活。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像珠穆朗玛峰山巅的微光,身处城市的人只听过它的传说,驻留山脚的人窥不见它的样子,只有不顾一切、只为热爱、战胜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与卑微,登临山巅的人才有幸见到它的真面目。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1.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56篇内容 · 98.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90篇内容 · 159.0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45篇内容 · 902.7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8.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9万次浏览
- 婚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831篇内容 · 194.0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65篇内容 · 183.0万次浏览
很赞
没错。我早就注意到了大多数成年人一点都不热爱生活。
说的太真实了,作文也喜欢乱用这句话
里面的引用出自哪里可以透露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