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倒映着一生里后悔的事情

张枣,1962年出生2010年逝世,是中国先锋诗歌代表之一,是九十年代最“低产”的诗人,一生48年里,只留下诗歌两百多首,其中最为人传诵的《镜中》彰显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极具诗意的画面。平静的镜中诉说着“一生中后悔的事”,犹如孩童眼中五彩斑斓的感觉拼贴世界。
1. 诗歌赏析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过去后悔的事在记忆中如梅花飘絮,它们都回不去美丽时候,诗人触景生情,运用通感手法形成感受上的对比,梅花盛开的明亮颜色与记忆中后悔的灰色形成诗意又强烈的感受对比。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梅花盛开也如此短暂,“一生中后悔的事”渺小到不值得提起,梅花落下对于自然来说也不值得一提。强烈而痛苦的决定,“比如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自然导致后果猛烈。一个人做的决定,变成两个人记忆中无法挽回的结果,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究竟是哪件伤心的事,令诗人看见梅花落下而不由得悲伤,是爱情中的离开吗?还是“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摔下来的危险,美丽如梅花飘絮,却想到一些后悔的事情。强烈的一明一暗,是诗人那记忆中隐痛而美丽的回忆,三个画面如同一张感受的拼贴图,危险似游泳(离开)、登梯(盼望),这样的事固然美丽,像梅花不受控制的落下。
“她”从远方赶来,离开一个人的赶来。不如说她被迫归来,因为“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记忆中想起和曾经的爱人共同生活的日子,“她”也是被迫而痛苦的。“她”离开了“我”独自“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我”不希望“她”离开,因此“我”“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远眺“她”离开的背影,同时盼望“她”在某一天会回来。但等待她的那面镜子,像她永远逃不过那回忆的追问,“她”是永远不会回来了。记忆中的美好日子令她痛苦到及至时常回忆起那段日子。“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她”也非常后悔“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离开所爱之人的那个决定。
2.创作解析
这首诗简短而充满诗意,蕴含着诗人异常浓烈的感情,其中一明一暗的感受对比把情绪渲染到极致 。一生中后悔的事在情绪中是“暗”,同时也是过去,而梅花在感受器官中是“明”,给人美丽、明朗的感官享受,同时伴随既盛开的美丽又落下凄楚。诗人用通感把这两种感受串联,过去回忆的后悔对应着梅花落下,这种一明一暗的感受对比,天然就有溢出画面的诗意感。
诗的结构也非常完整且简单,这种完整也使诗的表达非常完整。起始两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是“我”的后悔,因“她”离开,即使如何挽回、盼望、回忆(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也不再回来的事实,这都是“我”的视角,是“我”的后悔。过渡句“危险的事固然美丽”像一句旁白,接下去就转到“她”的视角。“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是决定离开之后的一种“归来”,归来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在“她”的视角下首先是诗人想象“她”“不如看她骑马归来”与“皇帝”见面的情景,之后便是“她”面对当初的决定之后逃脱不开记忆的追问,“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离开当初爱人的决定注定是她一辈子都会后悔的事,因此“她”经常陷入和爱人相处时的那段回忆,这面“镜子”就像回忆经常困扰着“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她望着窗外,就是回忆时候,想起那段甜蜜的爱情,面对那个后悔的决定,“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是“她”的后悔。她的视角中又有一虚一实,虚是她的回忆,(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实是确实梅花落下了,她坐在镜子前看见窗外梅花落下。
诗人仅仅扣住“后悔”和“梅花”这一明一暗的关系,完整表达出一个爱情故事,同时传达出两位主人公真实的情绪都是后悔的,也交代出两人都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一定时间里回忆的触景生情。后悔的情绪串联使得视角的转换非常自然,同时带动故事发展以及诗结构的展开。通过一系列留白处理让情绪集中之余也让故事在感受上非常完整。用梅花带动“后悔”的情绪流及人物的转换让整首短诗做到了滴水不漏。
附录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愧。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228篇内容 · 34.7万次浏览
- 分享你夏天珍藏的一抹绿244篇内容 · 8.5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42篇内容 · 64.4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469篇内容 · 32.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27.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169篇内容 · 464.6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487篇内容 · 710.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43篇内容 · 129.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