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纸质书设计的一些想法
01 随手拿一本中国出版社的纸质书,即使不是精装版,没有厚重外壳,纸质轻薄,依然会给人一种“钝”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书籍的阅读与使用有着极大的影响。个人感觉这种“钝”的感觉,与书的纸张大小,长宽比例有很大关系。
像很多英文原版小说,他们运用的纸张,宽度上是足以让一个普通人的普通大小的手掌单手握住的,纸张长度接近也接近手掌拇指至中指岔开的长度。这样的书,即使偏厚一些,也可以用一只手轻松掌控。可以发现,外文书的纸张大小与长宽的设定,很贴近于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这样设定的理念,即是想让阅读纸质书的条件降低,低到可以用一只手就可以掌控。
而再分析大部分中文纸质书的理念,更像是希望读者坐寻一处书桌,将书摊开来看,这样相当于提高了阅读纸质书的条件。
02 我认为,中文出版社的设计理念,也许间接影响了中国读者的读书量。实际上,我们不应该用人家某某国家地铁上有多少人在看书这样的现象,来说这反映了外国人比中国人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或者更加热爱阅读,因为我们的大部分书的设计理念,根本不适合于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当然出于对读书的热情,我当然也做过在地铁上读书的事,可这样做对我来说也是需要条件的。第一,我要背着一个小背包带着书,因为它并不便携,也塞不进口袋;第二,我需要有座位,或者一个角落,可以让我坐着或者靠着,这样我才能解放我的两只手,去摊开书,去捧着书,去阅读。直观来讲,书籍装订的大小是怎样的和阅读量没什么联系,但我真心认为,如果在这一方面做出改善,那将是很多热爱阅读纸质书的读者的福音。
03 实际上,将书籍制定成便于随时随地阅读的样子,并不适用于所有书籍,除去由于书籍内容的原因,对页面有特殊要求的书籍之外,以文字为主的常规性书籍中,学术性书籍就是个例外。学术性的书籍,自然是更常摊在书桌上进行阅读,其页面设计得宽阔一点还更有利于平坦开做标注与笔记。 所以,纸质书的大小与比例取决于其设计理念,而其设计理念应取决于书籍的内容。
04 那么,这也许对于书籍营销商有一些启发。对于可读性强的畅销小说,设计成便于携带的比例,甚至可以把长篇分成较轻薄的几小册,可供大家随时阅读,这不失为一种很吸引读者的营销手段;而对于收藏类型的书籍,厚重一点,精装一点,纸质优质一点,用来针对藏书爱好者销售。
05 当然,电子书遍地的今天,这些问题也许并不再被人重视了。但我认为,既然纸质书还存在,那就不应该忽视他们的瑕疵;既然还有读者在阅读纸质书,那就不应该停止对它们的改进。
以上就是一个普通读者的卑微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