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念
磨磨蹭蹭上了公交才发现忘记吃早餐, 纪德说饥饿和饮酒的感觉是相似的。 书院门旧书店有两层, 真是旧书店,大半的古书。 去下一家书店的路上发现曾经到过离这里只有几百米的地方。 新华书店上班真是舒服,朝九晚五四点半准时撵人节假日绝不开门。不能帮舍友找书了。 路边描眉的女人,滑稽的样子让人发笑。化妆是为了美,可是效果却适得其反。求好得坏,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可归根到底,只要自己开心,好看与否又有什么关系。 旧书店,在地图上的名字就只有这三个字。店面更是直接,索性什么也没有。 小的甚至不及家里老房子楼下老奶奶开的小卖铺,它们也都卖冷饮啤酒,都有热心市井的老板。 书堆间坐在凳子上发呆的小朋友,这里有漫画,有冒险小虎队,小朋友为什么不看呢,我想看到他发呆时想的东西。冒险小虎队也算旧书了吗? 走的时候有老人在店里挑书,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老人问过价钱又在继续挑,这样的书够看很久很久了。 拙玉和东升是紧挨着的 找到它们前,先看到王二羊肉面馆 是汪曾祺的《异秉》,还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兄弟或孩子,也是老爹微信的名字,一个再简单不过得名字,有多少故事呢。 拙玉的味道就像高中旁边书屋的味道, 零零碎碎的教材课本居多, 这种味道也许是它们特有的。 让人觉得该带几本教材回去, 从一个学校逃出,又到了另一个学校。 在文汇看到了老大爷修补旧书的样子 书店里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两个小笔记本。 原来的主人现在该有七八十岁吧。一个上面写着文革时候开会学习的心得体会,会议纪要。一个简直像百科全书,有剪报,有偏方。前者的封面红的就像本子里的内容,后者看上去更像是某次活动的奖品。我忘记且不该带走它们。 还是不习惯拍照,觉得举起手机的样子很奇怪。 或许还会再去吧。









来自 豆瓣App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