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我所工作的学校
回到家乡工作生活已经半年有余了,对现在的学校一直有很多话想说,可是由于懒惰拖延等诸多毛病一直没有动笔。最近清明假期,我没有去上坟,倒想着可以利用这几天时间完成我这半年来的心愿。于是打开电脑,便有了这篇东西。
在叙述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一下我现在工作的学校。目前我所任教的学校其实是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它在这座城市公立高中排名第二,所以也算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去年之所以放弃签约嘉兴私立中学而来到这所学校,看重的还是其学校和学生比之嘉兴那所学校要好不少,我想这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裨益,所以阔别了家乡十二年,还是回到了这座中部小城,回到了母校。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长期漂泊的游子回到家乡回到母校的感人故事,但作为当事人的我却并无这种感情。可能是长期漂泊在外,沾染了外面很多不好的习气,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回到母校并没有让我分外欣喜,尤其是看到一些现象,自己无法正确认知和理解,所以总是气鼓鼓的,想批判一番,一吐心中块垒,但转念一想,这毕竟是我的母校啊,我这般吐槽合适吗?对得起学校的培育之恩吗?不如以社会所提倡的积极心态,去倡导一些正能量,或许会有助于形成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首先学校没有图书馆,实验室不能用,这让我非常不满,因为我比较喜欢在学校图书馆找点书看,这样有些书就可以不买,我的开支的也就减少了。此外,我还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好学校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而图书馆里应该有很多藏书有很多学生在安静阅读。但现在我的心态不一样,变得积极了,所以曾经那种错误的自私自利的想法让我羞愧,我明白了学校的用意,学生学习已经够累了,何必用图书馆的书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勾引他们的心思呢。至于没有实验室,则完全可以乘机全面锻炼学生的理论推导能力和想象能力嘛。
之前我非常不满意的是教室多媒体总是坏的。我教7个班级,其中就有两个班级多媒体是长期不能用的(后有一个班修好了)。其它班级虽然能使用课件,可几个班级音响设备又是坏的,不能播放声音。对此我从学校的角度是这样理解的:现在的老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上课,这非常不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领导三番五次督促,老师却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所以学校被迫出此下策,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不能播放声音不利于英语听力训练,则完全可借助于录音机,顺便让现在不知磁带为何物的学生了解一下录音机的声音其实也很好听。
另外教室没有窗帘,需要学生自己掏钱买窗帘,学生坐的椅子经常坏掉,没几天便有学生反映自己的椅子腿折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打电话给仓库保管员,让学生去仓库里换一个还没断腿的椅子。之前我总是愤愤不已,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其中蕴含了不少教育的意义。例如可以培养学生勤俭简约以及爱护桌椅板凳的良好意识等。
曾经有一个学生的椅子坏了,而那段时间事务较忙,那个学生只好把书垒高作为凳子,就这样对付了几天。可惜我没有拍下一张照片留存,否则可以让发达地区的孩子好好看看,贫穷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还坚持上课读书,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完全可以拿来作为激励学生好好读书的励志资源。
最近自己班级的饮水机坏了,不能烧开水,可是拿出去修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而58个学生每天又免不了喝水,所以也只好将就用着。我刚开始也是心里不平,但转念一想,这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肠胃适应能力嘛,心里郁闷也就烟消云散了。
当然每天上班看到办公桌上总有掉下来的墙皮,而且没有电源没有网络,这些事情实在是让人讨厌。我在办公室里上网备课只好蹭用下一楼层办公室的网络,打电话反映情况,被告知需要自己买路由器自己安装。此外网络非常慢且经常卡顿,很多时候连网页都打不开。这些都让我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校遇到了困难,但这难不倒我,我猜想这其实是暗示老师们可以早点回家抱孩子,只是我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总是赖在办公室不走,不会享受学校给予老师们特殊的人文关怀。
话说到这里,如果具有了这种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那我现在应该每天待在学校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可事实上我并不感到快乐,因为我并不真的具有这种积极的心态。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学校能给师生教学和学习提供基本的教学保障,这是正常的心态和想法,当然这会给我带来痛苦。但如果非要做一个二选一的古老游戏,我仍会选择后者,因为我还是更想成为一个正常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63篇内容 · 43.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54.3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95篇内容 · 68.1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55篇内容 · 743.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59篇内容 · 491.4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77篇内容 · 138.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71篇内容 · 170.8万次浏览
- 无意间闯进了陌生人的人生16篇内容 · 6.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