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小苏说说《新白娘子传奇》于朦胧版许仙一角(4)睿智聪慧
一个人物的厚度,往往由他的性格决定,或坚韧果决,或冷漠无情,或睿智聪慧。
性格决定了处事方法,智商决定做事程度,情商决定了做事结局。
拥有高智商的人物,往往代表了事情进展尽在掌握,事情结局也了然于胸。
而拥有高情商的人物,往往代表了对人情世故的通透,对世间百态的透彻。
这样的人物,往往聪颖而又极具魅力。

是啊,世间有几人愿与傻瓜做朋友?世间又有多少人渴望与聪明人成知己呢?
日常对待朋友的内心感知如此,自然对一个人物的好恶,
有一半来自于他的智商和情商的表达。

当看到酒楼失火,许仙首先做的不是愣头青一般,冲进去救人,反而是观察现场,心里评估着救人的可行和救人的有效路径。
这是一种理智,更是一种睿智,一种量力而为,尽心为之的睿智与聪慧。

在计算好如何救人之后,环顾四周,寻找火灾救人时所需的湿棉被或者湿被套等防火物件。

当看到所需物件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由巡视的严肃变成了喜悦的宽慰。这是一种微情绪通过微表情表达的方法,将一个人以“茫然”、“查询”再到“找到”、“确定”、“喜悦”的心理活动,用眼珠轻转,扬唇浅笑呈现了出来。

更是在找到何时的物件后,快步跑向物件所在,这展现出了许仙对于救人的急切心情,因为人命关天,所以顾不得慢条斯理的走,只得快跑,只得跟时间争夺生命。

快速的浸湿物件,快速的披在身上,这个镜头的特写,也用肢体语言诠释了许仙急切的心情,展现了许仙的心里变化。
这是一个巧妙的心理变化,若不是细心去揣摩此时人物心情变化,容易面无表情的去演绎。
但,谁能说小细节的认真,不是演员对演绎角色最大的敬意呢?
只有敬畏角色,尊敬剧情,揣摩角色人物的演员,才会如此用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场面的表达。

金庸老先生曾言:情深不寿。
深情者,眸中温柔,以命赌姻缘,沉醉在天定的命运里,不愿逃离。

《诗经•邶风•静女》曾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自古以来,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便是约定三生的盟约。
盟誓上苍,三生石畔,刻上姓名,三世相遇不散。
情之所向,心之所重,魂牵梦绕,怎不珍惜?

自然要修补好那代表着缘分的信物,仔细的看着,认真的看着,痴痴地望着。
一个人的心情,一个人对待人的态度,独处之时,有多么对待那人的物件,
便能看出,对待那人的真心有几许。
故而,许仙修灯笼这个画面,将情深不寿的许仙呈现了出来,
但也用灯笼易碎,埋下了一场妻离子散,雷峰塔下的悲情之意。

许仙跟李公甫诉说白素贞的时候,是害羞的,害羞的不敢直视姐夫的眼睛,只敢以衣着来形容心上的那个女子,仔细看去,许仙的手微微攥拳,许是给自己打气,毕竟关心重过了羞赧。

为了确定李公甫能够记住自己要找的那个女子,为了明确那个女子是会否安然无恙,又抬起头看向李公甫,直视着姐夫的眼睛,等待着明确的答复。
这是一种从羞赧到关切的过度,更是一种从一见倾心到铭记于心的情感展露。

再大老粗的姐夫不解风情的说了一大堆话后,许仙的眼睛微微眨了几下,那是人失望的表情,也是人失望之中,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得不接受失望情绪的表情。
垮掉的嘴角,落寞的眼神,眼睛慢眨的自我催眠,都是一种自己跟自己的宽慰,也是一种失望情绪蔓延而来,却不得不用理智掩盖低落的成人心态。

但是听到姐夫要给自己一份名单,希望又让他不甘就这么放弃,不死心,不甘心,自然要再努力一次,故而,这一次抬头,“姐夫”两个字咬的重了些,更是情绪急切了一些,就连眼神都跟着炽烈了一点。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是没有黑白明确的,也没有心想事成,事事如意的。差强人意,十之八九才是常态。故而,不甘心又如何?姐夫一句“汉文哪”一开口,便知道了结局。
这是许仙的聪慧之处,能理解姐夫拒绝的含义。
可聪慧又如何?被拒绝的滋味掩盖不了关心则乱的急切,也自然的低下头,将心中因着失望而产生的无奈吐出,失望低落的情绪蔓延全身,就连头也只能无力的低下。

也因着失望,手也慢慢垂了下去,一脸失望,一脸的低落。
而这样的情绪变化波动则是从“急切”到“失望”,从“失望”到“不甘心”,从“不甘心”到“失落”,最后情绪低落到谷底。
而这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则是又一抬头,一低头,轻吐气,慢放下手来展现。
不得不说于朦胧对于情绪的把控很到位,微情绪与微表情、微动作的配合也是巧妙不露痕迹。
让人跟着许仙的情绪,或起或落,或高或低。

医者,对要药材、气味天生敏感,草蛇灰线铺设的香囊与李公甫接触过的香气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也因为如此, 衬托出了一个敏锐的许仙形象。

而古君子的形象,多半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故: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要借着“唱念做打”四种表达形式,来展现他本身的气质与风雅。
于朦胧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
故而我们可以看到,于朦胧站立的时候,挺胸收腹,一如玉芝兰树,风雅如玉。而坐立的时候,则是正襟危坐,坐在椅子四分之三的位置,不靠椅背,腰杆挺直。
即便是喝茶,也是右手以敬意握住茶杯杯沿下几寸的位置,而非捏住或直接将拇指放入茶水中。左手安放在扶手上,保持了大宋有高腿家具后,儒雅的“正坐”姿势。

气味一致的暗示,伴随着明确的眼神,将一个观察细致入微的智者形象呈递了出来。

又从香囊的来历来推测事情的关联性,合理的推理,细致的分析,会增加人物的光彩。

在思考事情肯能性的时候,于朦胧没有选择像是对事情了若指掌一般的肯定表达。
一般来说,一件事尽在掌握,会直视对方的眼睛,诉说自己的所知,此时人的小情绪大多数看对方的反应,来满足被对方崇拜或恭维的小得意,并不会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有所侧重和关注。
但是,一件事模棱两可,需要仔细的推敲和推理的时候,人的眼睛是不会直视对方的,而是会瞥向上方,一边缓慢说着,一边想着自己说话的合理性,自己推测的正确性。

而在自己观点被对方认可后,许仙表现出了人常有的小情绪:小得意。
那含笑的嘴角,都快挂酱油瓶了,眼睛弯弯的,笑意都兜不住的得意神态。

心理学曾言:
1. 如果对方眼球处于左上方,表示正在进行视觉回想,也就是回忆。
2. 如果对方眼球处于左下方,表示正在思考,正在与自己对话。
3. 如果对方眼球处于右上方,表示正在创建视觉想象,也就是在脑海中创建一些现实中没有的事物。
4. 如果对方眼球处于右下方,表示ta正在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情感的触动。
我们可以仔细看,于朦胧的眼睛是左上去看的,代表了视觉回想与回忆,而不是右上方的假象与幻想。
这就是细节演技上面的用功,也是用了心思的表演结果。

一个好的演技,要将自己浸入到角色中,以他的心情和阅历去解读事件,以他的心思和眼界去分析事情,再用真实的、符合现实生活行为的、真正的心理活动去演绎。
才是真正用心的演绎,才是一个敬畏角色,尊敬剧本的好演员,不是吗?
故而,我一直很看好于朦胧这个演员,用心的去解读人物,也用心的去演绎一个人物的微情绪变化,小动作偏好。
而于朦胧带来的,这样一个仪态端方,做事周密,待人真诚,睿智聪慧的许仙,又如何说,不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角色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2.5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66篇内容 · 17.9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14篇内容 · 864.6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2篇内容 · 17.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46篇内容 · 224.2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16.4万次浏览
- 分享你夏天珍藏的一抹绿335篇内容 · 30.8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27篇内容 · 147.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