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宁谏太子
《唐纪十二》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
太子詹事①于志宁②遭母丧,寻起复③就职。太子④治宫室,妨农功;又好郑、卫之乐⑤;志宁谏,不听。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志宁上书,以为:“自易牙⑥以来,宦官覆亡国家者非一。今殿下亲宠此属,使陵易衣冠,不可长也。”太子役使司驭等,半岁不许分番,又私引突厥达哥友入宫,志宁上书切谏,太子大怒,遣刺客张思政、纥干承基⑦杀之。二人入其第,见志宁寝处苫块⑧,竟不忍杀而止。
【注释】①太子詹事,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②于志宁(588—665年),字仲谧,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隋末为冠氏(今山东冠县)令,时山东乱,弃官归里。唐高祖入关,迎谒于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贞观三年(629年),进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詹事。高宗继位后,任侍中、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燕国公。③按《会要》,武德年制,文官遭父母丧,听去职。起复者,亦谓之夺情。④李承乾(619―645年),太宗长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贞观十六年(642年),因忌惮胞弟泰,在暗杀失败后,遂谋起兵逼宫。太宗为保全爱子,“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改立李治为太子。⑤指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其音淫靡。⑥易牙,齐桓公宠臣。“易牙食子”的主角。⑥纥干承基(604-656年),字嗣先,承乾卫士。武德末年在北边打突厥,贞观年间,获封佑川府折冲都尉,爵位平棘县公。高宗永徽年间,改封番禺府折冲都尉。曾上书告发承乾谋反。⑧ “寝苫枕块”的略语。苫,草席;块,土块。按胡注:寝苫枕块,谓孝子居于庐中,寝卧于苫,头枕于块。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24篇内容 · 45.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1.7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1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13篇内容 · 36.1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28篇内容 · 3.2万次浏览
- 那些感觉自己变成大人了的瞬间5051篇内容 · 7.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50篇内容 · 141.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5篇内容 · 21.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