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最近有三件事刷了我们的屏。
第一件是杭州小伙骑自行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崩溃痛哭,自诉工作压力太大,给女友送完钥匙还要回公司加班,为了赶时间不得不逆行;
第二件是“996ICU”,即早9晚9一周6天工作制,容易进ICU,目前已有一批不堪996压力的程序员建立了“996ICU”站点来搜集企业违法证据,抵制无良制度;
第三件是晋江作者黄木言MY发微博称“爷爷去世留了两千万和两套房给我,以后不更文了,已通知编辑解V”。
作为辛勤打工的社畜,我们大多数人都和杭州逆行小伙一样努力忍受辛苦,少数勇于抗争的人已经加入“996ICU”反抗小组,而我们最想成为的人,是像黄木言一样一夜暴富不用再打工的幸运儿。在网络上,每天都有人许愿中彩票、嫁豪门、获得天降遗产,然后把辞职信甩到老板脸上,再也不用当社畜看老板和甲方脸色。

甚至有作者说,别说两千万,就算能有500万,在二三线城市买个小房子,都愿意放弃上班,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里。
这一切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不对的呢?
01
被焦虑驱动的时代
对于80后和90后一代来说,很多人小时候都上过兴趣班,但大多数都不是自己选择的“兴趣”。从兴趣班到文理科,再到大学选专业,一切都是为了“有用”。
到工作的时候,还会有职场老油条来吓唬年轻人:“千万别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和兴趣不一样,找喜欢的工作只会越做越厌烦。”
恕橙直言,这都是扯淡。
马云有几句言论很著名—— “不想赚钱”,“赚钱是结果,不是目的”。
马云是不是功成名就之后就开始乱说?不是。
马云是不是真的不想赚钱?也不是。
马云的想法,和绝大多数成功人士是一样的——先有感兴趣的事业,再对选定的事业倾注全部的热情,然后顺理成章地赚到钱。他们会有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优秀品质,但第一点必然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比如巴菲特,他热爱研究企业,探索企业和投资企业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很多人会觉得,也许可以先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业余时间就写出了惊世著作、拿了设计大奖、被潜水俱乐部高薪挖走……达成财务自由之后再来个潇洒转身,也很美满。
问题在于,能完成潇洒转身的实际上是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能在普通的工作中消磨完几十年。等到反应过来,早已经来不及了。结婚、育儿、照顾老人,样样都会让人分身乏术。更何况连喜欢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有多少意志力去忍受不喜欢的工作,还把它做得出色呢?“做完这一件事就能去做下一件事”,只对作业有效,而对人生无效。
活在被焦虑驱动的时代,我们尽了全部的努力,也只能完成普通的一生。
02
老板与员工的博弈
在996工作制的企业中,一部分有着顶尖的技术和成果,如阿里旗下的一些部门、华为。去华为应聘的年轻人,往往做好了“拿命换钱”的准备。近年来华为和京东等加班严重的企业频繁曝出员工患癌和得急病的新闻,最终诞生了“996ICU”这一说法。
前华为副总裁李玉琢向任正非提辞职时,曾说到妻子不在身边,他已经一个人在深圳七年了,想和妻子团聚。任正非说,让你太太过来深圳啊。李玉琢说妻子不喜欢深圳,来待几个月就要回北京。任正非说,那为什么不离婚?

员工和老板的最大分歧,就在这一刻产生了。
对于老板来说,工作就是生命,他要维持这份艰难的事业,维持整个企业的运转。稍有不慎,企业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闭,梦想也会破灭,也许还要破产,赔上一家人的优越生活。所以创业者没有上下班时间,他们每时每刻都为事业焦虑,失去事业就会失去一切。只要能最大程度地让员工出活,996工作制根本不算什么。
而对社畜来说,在经历了乱上兴趣班、被按着头选专业、又浑浑噩噩毕业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很难再有轻松的选择。996工作制的企业,多半能给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许多人就是奔着“早赚早超生”来工作,至于健康,那就小处找补,大处听天由命。
在日本畅销书《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中,作者大原扁理展示了一种低欲望的生活,在职业上选择轻松悠闲,生活上接受朴素节俭。
“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
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
嫌理发又贵又烦人,没关系,自己给自己理发,不仅发型稳定,也不用忍受推销办卡买产品。
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

大原扁理的生活原则,就是“无事一身轻”。但这种生活方式,也并不适用于主流人群,最普通的我们,仍然需要用全部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些人生中该完成的事。
03
不要认输,自由地活着吧
怎样才能走出社畜生活的泥潭,摆脱这日复一日的绝望?
1、当企业要求你996,却无法给予匹配的回报时,撤。找工作虽不容易,但永远不差下一份。
2、找一份尽量不让你厌恶的工作,能够给你成就感,建立“正循环”的工作。
3、真正付出一些时间去钻研一件事情。有些事物看上去很美,但它并不是你的兴趣所在。让你付出了精力、还愿意继续付出的事物,才叫做热爱。
4、学会取舍。小孩子才能什么都要,成年人只能选择真正重要的。

不要认输,自由地活着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43篇内容 · 25.5万次浏览
- 许倬云去世4428篇内容 · 3.7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73.1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新48篇内容 · 6423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43篇内容 · 11.5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17篇内容 · 14.9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新26篇内容 · 7892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92篇内容 · 19.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