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静:《众神之战——印欧神话的社会编码》译后记

加里奇·G.奥斯腾教授,生于1945年,长期任职于荷兰莱顿大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发展学研究所,是欧洲社会人类学家协会创始成员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宗教学、神话学以及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对因努伊特文化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众神之战——印欧神话的社会编码》是其神话学研究论著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本。
《众神之战》最早出版于1985年,是一部剖析神话结构的著作,重点描述了印欧神话体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奥斯腾教授在书中讲述了古代印欧众神如何争夺最高权力,如何不懈追求无上的智慧和不朽的神力,通过分析众神间的战争模式,阐述了这些战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似性。他详细描述了古代神话循环如何被打破,并转化为英雄传奇和史诗的过程。同时,书中展示了许多传统神话编码,如蜂蜜酒神话、魔锅、断头故事等,以此说明不同时期的社会编码是基本一致的。奥斯腾教授通过印欧神话神权分化转变的过程和英雄传奇、史诗中王权更迭的故事,指出王权的政治性掩盖了亲属关系的社会属性。《众神之战》中关于社会编码的研究方式为印欧神话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从事神话学、人类学研究的读者朋友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的著作。
本书初稿由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小组完成,具体分工如下。前言:刘宏,第一章:程斐,第二章:闻文,第三章:伍雪菲,第四章:后黎,第五章:米晓燕,第六章:封晨、苗雅丽,第七章:周瑷雪,第八章:景岚,第九章:刘宏。鉴于对出版质量的要求,西安外国语大学刘一静、葛琳对全书进行了为期近三年的重译。在《众神之战》的翻译过程中,叶舒宪教授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此外,中国海洋大学袁荃博士也参与了书稿的部分校译工作,对译稿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得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王文教授、张亚婷教授、郭英杰副教授,西北大学梅晓云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建树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聂军教授、印地语专业教师邸益芳,荷兰莱顿大学聂羽西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生谢一榕等专家学者和师长朋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另外,《众神之战》的顺利出版,离不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编辑的辛勤劳作和多方协调,在这里一并致谢!
印欧神话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涉及的时间范围长,空间跨度大,本书的作者旁征博引,用到多种语言,且因著作出版时间较早,注释格式不甚规范,部分文献在原著中无法查找到对应出处。对此,译者们根据原著随文注逐一进行了查证、还原,虽已竭尽全力,但因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欢迎将您的意见反馈至:liuyijing@xisu.edu.cn,我们将不胜感激!
刘一静
2018年5月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