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笔记(二)——古典派哲学
古典派哲学——关注人和社会
苏格拉底
1.智慧来自内心 2.知善者必能行善(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会不快乐) 3.是非对错有一个标准,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中
柏拉图
1.自然界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没有不会被分解的“物质” 2.每样东西由“基本物质”做成,“基本物质”会变(受时间侵蚀),但“模子/形式”不变 3.物质世界背后有一个“实在”存在,“实在 是“理型的世界”,包含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4.实在世界分为感官世界和理型世界:感官世界里用感官认识,每件事物都会流动;理型世界用理性认识,理型永恒不变 5.灵魂栖居躯体之前已存在,在某躯体内醒来即忘记理型,发现事物形式,理型回忆复苏,灵魂体验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爱/渴望)——“理型/形式”先于事物独立存在 6.自然界的现象是永恒形式/理型的影子——“洞穴神话”(黑暗洞穴-自然世界,外在世界-理型世界) 7.理想国/乌托邦: ①身体/国家(灵魂追求美德)——头/统治者(理性追求智慧)、胸/战士(意志追求勇气)、腹/工匠(欲望需加遏制以自制) ②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治理国家,治理者是哲学家 ③统治者和战士(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不许有私人财产)由政府担任 9.宪法国家: ①仅次理想国 ②女人自由受限制 ③统治者和战士能享受家庭生活,许有私人财产
亚里士多德
1.“理型/形式”存在于事物中,不是独立的,是后于事物 2.自然是真实世界,灵魂事物是自然的影子 3.想法和意念是通过看到听到的事物进入意识 4.人天生有理性,体验事物之前是真空的,体验事物后可以组织感官印象,分类整理而产生概念 5.实在界由形式(特征)与质料(材料)和谐一致的事物组成 6.“质料”致力于实现“形式”(内在可能性),自然界的变化是物质从“潜能”(有极限)转变为“实现”的结果 7.事物的原因:质料因(事物存在)、主动因(变化)、形式因(特征)、目的因(任务,上帝/最初推动者是自然界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8.逻辑:自然界事物有两类
①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
②生物(有潜能改变,生长繁衍):植物和动物(感知,分禽兽和人)
9.人的形式=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
10.快乐有三种形式,三者要平衡;平衡和节制才可快乐和谐生活
①享乐②自由负责的公民③思想家和哲学家
11.人际关系的黄金中庸:
①懦弱、鲁莽、勇敢(√)②吝啬、挥霍、慷慨(√)
12.政治制度
①君主制(避免专制统治)
②贵族政治/执政团(避免寡头政治)
③民主政治(避免暴民政治)
13.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男人提供“形式”,女人提供“质料”——中世纪教会歧视女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26篇内容 · 40.4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283篇内容 · 40.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42.5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79篇内容 · 66.9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35篇内容 · 732.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27篇内容 · 482.2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61篇内容 · 165.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67篇内容 · 135.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