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影迷有福了,一个重量级影展来了!

十一长假刚过,大象就和深圳海岸影城联手策划了一场重量级的展映活动——华语现实题材电影展映,时间从2018年10月12日—10月21日。
本次展映将对十部影片进行十场放映,旨在通过电影展映、邀请影片主创及影评人现场交流等形式对影片进行深度解读,分享创作初衷和对影片背后的社会现象进行阐述,与观众一同思考,引导观众去了解、关注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复杂情感。在挖掘优秀华语作品的同时,也将更多目光投向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
除此之外,此次影展也为电影爱好者、电影从业者、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次近距离与电影主创和同类爱好者思想碰撞交流的机会。


第一场 《出 路》
郑琼导演作品
放映时间:
10月12日19:30
导演到场交流时间:
21:00-21:40
购票二维码 :

影片简介:
《出路》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这是不同地区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这是导演郑琼在拍摄三名中国青少年时探索的中心问题。

推荐语:
在山沟沟里读书的马百娟、农村出身高考了三次的徐佳、家庭富足却辍学的袁晗寒,三个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被放置在同一镜头下探讨“何为人生出路”。镜头的纪录是一场社会实验, 测验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三人的境遇。或许,知识对人的影响有限,但生命的向上攀爬从不停止。人生本是一场自我救赎,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终究, 路得自己走,自我得自己成就。人生唯一的出路就是打破外在枷锁,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二场《我只认识你》
赵青导演作品
放映时间:
10月13日14:30
导演到场交流时间:
15:55-16: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树锋和味芳,这是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是导演赵青和制片人冯都的叔公和叔婆。他们年轻时相识,因树锋的上一段婚姻,味芳在不经意间等了他十几年,人到中年两人才在一起。当他们携手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味芳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影片拍摄从2012年 到2014年。味芳的病情变得严重, 生活不能自理,不认识周围所有人,只认识她的老伴儿树锋。

推荐语:
令人亲切的私人家庭影像,几近直白地勾勒了一对耄耋老人的爱情。平凡无奇,却也最为让人动情。爱的形态有很多种,一句我爱你是爱,那是热恋时喷薄而出的荷尔蒙。一世都牵你手哪怕你不记得我是爱,那是平淡时历久弥新的温柔。无论哪种爱情主义,都无优劣之分,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终将老去,爱不言语,情不喧哗,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三场《我的诗篇》
吴飞跃 / 秦晓宇作品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放映时间:
10月14日14: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生活就是艺术,人人皆有诗心。六名打工者,六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饱经人间冷暖,同时将这样的生活化作动人的诗篇。

推荐语:
“我的诗篇”就是写给世界的情书,来自地心深处、矿洞尽头、归乡途中、新婚之夜,来自所有诗意照进现实的时刻;而《我的诗篇》则是关于平凡世界与非凡诗意的故事,蕴含着对陌生人最深切的祝福。


第四场《归途列车》
范立欣导演作品
回家的春运巨变的中国
放映时间:
10月15日19: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1990年,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跟随打工潮到广州打工。他们唯一的希望是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供他们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但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以激烈叛逆的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张琴选择退学,成为新一代的外出打工妹,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女儿的一次次选择刺痛了父母的心。

推荐语:
在中国,春运期间的一张车票,便能体会一把人类史上的巨大人口迁移。这是中国式的回家团圆。可是,一张车票真的能回家吗?在当今经济腾飞的中国,一辆辆列车,将合格的劳动力从家庭中抽离,留下孩子和老人在黄土地上驻扎。经济开始增长,但传统的家庭关系变得脆弱。铁路的触角伸及远方,却没有人告诉人们,哪一列火车能带爱回家。影片通过纪实摄影的手法,着眼于一个典型的中国留守家庭。在春运的题材下,讲述了巨变中国下,传统家庭正面临着如何的冲击,走向分崩离析。


第五场《千锤百炼》
张侨勇导演作品
梦想未死,血仍为冷
放映时间:
10月16日19: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本片讲述了四川会理一个拳击教练和他的两个年轻徒弟的故事。齐漠祥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拳击手,退役后一直在会理挑选适合拳击运动的孩子。在他的精心调教下,门生何宗礼和缪云飞获得了一系列成绩,被选入省队,准备国家级比赛。齐漠祥虽然离开职业拳坛很久了,但他依然怀揣梦想,希望重新参加职业比赛,夺取金腰带称号。但最后,师徒三人的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推荐语:
克制的摄影、剪辑和配乐,让这部热血主题的纪录片显得难能可贵的冷静和流畅。一个贫困县在积极发展拳击事业。打拳,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但残酷的是,在这条路的尽头,等待着他们的并不一定是胜利与喝彩。“打拳击可以出人头地”“不怕输,舍得吃苦”,这些口号式梦想激励着他们,但照进现实,却是师徒三人反复被现实击败的故事。到最后,梦想只能沦为谋求生存。热血故事讲到最后,是失意、是潦倒、是残酷。可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旧热爱生活,这不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吗?人生本就是一场千锤百炼,每个人都需要越挫越勇。


第六场《向阳的日子》
张罗平导演作品
最好的爱是陪伴
放映时间:
10月17日19: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张向阳1岁的时候母亲病逝,父亲张恒远再婚,向阳跟着奶奶在大伯家长大。向阳10岁的时候,奶奶去世,张向阳不得不回到新家。面对与自己生疏淡漠的儿子,张恒远感到非常歉疚,主动亲近向阳,花更多时间陪伴向阳,父子间的奇葩相处笑料不断,向阳也渐渐接受了这个像大孩子一样特立独行的奇葩父亲。

推荐语:
在许多人眼里,父子关系是天然的、亲密的、权威的。在影片中,父与子之间的距离拉长,亲情关系生疏淡漠,面对孩子的孤僻敏感,面对父亲的茫然无措,那么爱该如何回归?这个问题更是拷问大多数的我们。在许多典型的中国家庭里,我们与父亲的关系也是僵硬的、不亲密的。假如,你也在寻找改善父子关系的答案,那么这部温暖的影片会告诉你:最好的爱是陪伴。值得一提的是,该影片摄影优美、阳光、清新、自然, 每一帧画面都是构图典范,让观看的人心中暖暖、爱在心上。


第七场
《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导演作品
放映时间:
10月18日19: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影片记录了有着中国艾米丽·迪金森之称的中国农村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的生活,讲述了来自湖北省钟祥市横店村的诗人余秀华成名之后,为挣脱束缚,重获自由,与无爱丈夫离婚的故事。

推荐语:
山沟沟里飞出的一只高唱“女权主义”的凤凰。题材自身散发着强大的魅力,以至于,简单的剪辑和拍摄,都足够引人入胜。影片中,先天的残疾并没有消弱主人公余秀华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在余秀华面前,我们是羞愧难当的。在生理上,她不如我们完美,却比我们更有勇气去与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第八场《村戏》
郑大圣导演作品
放映时间:
10月19日19:30
导演到场交流时间:
21:10-21:5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1982年,隆冬时节,苍茫大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人们在渴望包产到户的到来。村民们为了久盼的“分地”而排演老戏所引发的故事,其中奎疯子和霸占了十年的“九亩半”成了“分地”的焦点。“唱戏”“分地”交织中,牵出了一段悲剧。

推荐语:
是真的想恢复老戏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是借着这幅皮囊做了私利之事?一个简单的恢复老戏的故事有着太多隐藏信息和对人性的拷问。这样的电影值得被历史铭记,也应该在历史的任何时刻闪耀,因为这是个永不过时的故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影片的镜头语言成熟得令人惊讶,充满了可解读且不仅于符号化的年代细节。从影像呈现的形式到主题的深度,都不失为上乘之作。


第九场《宝贝儿》
刘杰导演作品
放映时间:
10月20日19:00
导演到场交流时间:
20:40-21:20
购票详情请关注
深圳海岸影城公众号
影片简介:
《宝贝儿》 讲述的是一个因为严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抛弃的弃儿江萌(杨幂 饰),拯救另一个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婴儿的故事。

推荐语:
影片瞄准先天性残障儿童,但没有使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或者煽情等观众十分买账的桥段,反而以冷静、纪实的风格贯穿全片。舍弃不切实际的浪漫,才能抵达直白的现实,这是刘杰的电影信条。得益于此,两种观念的冲撞:维护个人自主的普遍人权和中国儒家的信念,在影片中淋漓地呈现开来。倘若你的孩子即将诞生,却被告知孩子有先天性残障,你会如何选择?是替他决定、逃离一辈子的痛苦,还是将选择权交还给他,认为无论多不完美也值得活下来。影片没有就此回答,因为它需要每个人的思考。尽管影片有瑕疵,但仍旧像水军一样给它五颗星,因为希望它是一个起点,带领更多人去关注这一边缘群体,去思考背后的伦理冲突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


第十场《十二公民》
徐昂导演作品
天下没有百分之百的事
放映时间:
10月21日14:30
购票二维码:

影片简介:
某高校模拟法庭,学生们就一起真实案件展开辩论,而他们的父亲作为陪审团观摩整个审判过程。休庭期间,12名陪审员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展开讨论,他们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得出结论,且需全票通过嫌疑人是否有罪。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普遍希望尽快敷衍了事,谁知第一轮投票过后,只有8号陪审员(何冰 饰)认为嫌疑人无罪。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奚落戏谑、有的人摇摆不定、有的则固执己见。这是一场关于良心和道义的鏖战。

推荐语:
近乎95%的画面,都集中于一方长桌,十二位主演环绕而坐、就“无罪“激辩。这对于106分钟的电影来说,画面着实有些单调。可就在这一方天地,偏见、刻板印象、仇富等愚蠢、粗鄙的想法被曝光于台面之上,理性和非理性的声音,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尽情碰撞,而正因为此,十二位代表不同阶级的公民,才能不断趋近真相。电影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一方长桌是意见的自由市场,火花四溅,让真理水落石出,更是偌大社会的缩影,直指人心,让人性的险恶与光辉交手。这是中国版的《十二怒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