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界‘哈佛’的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为何录取了她?
李佳璇
一只梨优秀学员
本科毕业于东华大学工业设计
研究生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工业设计
现就职于华为 工业设计部
设计了粽子的佳璇,在罗德岛的继续成长
各位盆友们,还记得今年端午那几款让人流口水的粽子设计吗,作为一只纯种吃货,梨可是在心里给它们留着一席之地。
这次我们邀约到了粽子的设计者佳璇小姐姐,来了解下她眼里的罗德岛设计学院以及这几年的成长历程。

罗德岛:艺术朝圣之地

罗德岛设计学院(简称RISD)是美国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先趋,创建于1877年3月22日。
世界上最棒的25所设计学院中,RISD荣膺榜首,力压耶鲁、麻省理工、Pratt、SAIC等强校。被认为是美国最优秀的艺术院校之一(全美最难进的艺术学院之一),也被誉为“设计界的哈佛”。其工业设计专业一直稳居全美第一。
即使是在倡导前瞻实用设计理念的一只梨的“洗礼”下,每年还是会有很多同学对这样一所美国工业第一,风格迥异的艺术学校趋之若鹜,而且每年都有3~5名优秀学员拿到offer。

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位于美国东岸罗德岛州 (Rhode Island) 的首府普罗维登市Providence。
普罗维登市为美国艺术家聚集最多的城市,整个城市艺术氛围极其浓厚,在街边随处可见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用佳璇的话来说就是‘处处有惊喜’。
植根于这样艺术浓厚的城镇,RISD是有些偏艺术性的,但是对于工业设计这个全美第一的专业来说,还是很注重内在的逻辑和传统技能的训练。

Tips
RISD的工业设计专业,分为2年学制和2.5年学制,是根据报名情况和个人情况来分配,不能自主选择。
2年制专业设置:

2.5年制专业设置:



沟通能获得更好的想法,
以及对想法的支撑。
RISD一门课二三十名学生,会有两到三位老师教授,课堂上注重思维开拓,在和同学老师探讨时,不停推翻自己的观点,理性接受别人的想法,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呈现,是在RISD体验过才知道有多棒。
除了专业上的进步外,佳璇自己都意外的是性格上的改变。佳璇说自己之前是内向而拘谨的,甚至没接受当时梨爸Tony的专访邀约。但是在RISD佳璇感受到沟通交流对于设计是刚需,很多点子能从和同学老师的谈话里碰撞出来。

Tips
RISD的研究生课程,一年三个学期,共两年,冬季课程不设必修。
研一:必修/选修的studio课程,一周两到三次,不同的导师轮番任课。课程是自由选择,或去其他专业修学分,也可二者结合,利于专业间的融会贯通。
每学期至少要12分,6分必修/6分选修,一般是15个学分。
研二:主要用来做类似项目作品集的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过程,然后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设计展。
费用预算:一年学费加生活费 40~50W 软妹币。
RISD希望自己的学生从混沌中慢慢摸索出路,从一个点尽可能多的提出可能性。在上文提到的沟通交流里,养成深入思考和挖掘的习惯。


本来不允许学生做兼职的RISD,在2016年的时候开始招收RISD Museum的实习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报名。在如此精致的博物馆里,和专家大师一同工作,还能拿丰厚的报酬,也许只有拥有自己博物馆的RISD有如此福利。

Tips
RISD为什么成为“设计学院”,而不是“艺术学院”?
RISD建于纺织业和金属首饰业崛起的工业革命时期,为顺应 “把艺术原理应用到商贸和手工业”这一潮流,创校人选择了用“Design”而不是“Art”来表明RISD对于经济、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与此同时,创校人也强调在RISD的教育理念中 “Art”与“Design”同样重要,学生需要同时具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两种能力。

从RISD毕业后的就业也很顺利,佳璇说到在毕业生里,中国人1/3留在美国,而回国的人也很容易在大的平台施展拳脚。国内大型企业越来越注重创新和用户体验,所以很愿意接受海外归来的新鲜血液。
作品里见 before&after
佳璇回顾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成长的方式不止一种。但是这种成长并不是纵向的从劣到优的变化,而是横向的从优到更多优的发散。
before
她作品集涉及的面很广,甚至是生活中很细节的事物,这能看出佳璇是很热爱生活的人,在设计作品里能体现生活感,这会让作品更生动。




“杜比魔杖”作品,在影院孩子们用来捕捉屏幕,之后用app投屏分享在影厅外的走廊

利用虹吸原理设计的植物自动浇水装置



为办公室人群设计的便携个人小冰箱,提醒灯让你准时吃饭
佳璇表示优秀的作品集应该是随便翻开哪一页都很吸引人,国外院校很看重作品集的丰富性,创新有趣也要逻辑严谨,制胜的关键就是你脑洞是否够大。




避免杂乱的“巧克力砧板”,尽享烹饪乐趣
after

在RISD的毕业作品里,佳璇向国外的导师展示了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梨觉得这是一种情怀,一种坚守本质的初心。对于传统遵从取其精华的方式,出来的设计作品,会让人感叹它的传统之美和从传统里跳跃出来的创意。


手工艺的传承逐渐减少,但总会有人坚守着初心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体现在手工艺逐渐没落,茶艺被年轻的一代所遗忘,等等。就像美国或是日本的一些设计,会有一种符号感,让人一眼就辨认出他们的特点。而中国设计的特色是什么?佳璇说她想把中国文化融入自己的设计,体现出中国设计鲜明的个性,启发用户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并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去。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淡的茶水染色白T恤

用茶叶制成的熏香蜡烛,有着中国独有的茶香
继承是一种连接,连接着现在、过去和未来。
佳璇认为设计师想创造出真实的有力量的作品,需要把自己文化的根镶嵌进去,漫长的中华历史,有太多创意的资源,我们需要找到它们,并把它们放到世界的舞台。
方向正确的努力会带来幸运
佳璇觉得她一直很幸运,一路很顺遂,像华为的工作,也是自己直接面试就通过了。作为第一份工作,显然这种幸运实至名归。
而幸运从来都是努力的另一种诠释,佳璇刚开始接触设计其实是无意的。高考时志愿都是老爸帮忙填的工业设计,而录取后,对自己所学是持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还没有开始热爱它。

选择出国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选择RISD是了解它的工业设计全美第一。佳璇这种切实的想法让梨感受到她的坦诚,其实客观的说这也是很多人选择设计留学的本因。但无论因为什么,在对的方向上一直坚守着,这本身就会带来幸运,这种幸运是对努力的嘉奖。


不稳定镜:用来拉近亲人或朋友间的亲近感。
14年梨成立之初,佳璇就在本科同学的推介下来到一只梨,筹备作品集。期间和导师梨爸Tony阶段性的密集沟通,梨爸会给出现有作品的建议。这其中穿插参加工作坊来丰富作品,佳璇说这种workshop的教学方式和国外很像,也是给了自己一个过渡去更好适应国外课程。
说到对梨的印象,佳璇感觉这里不仅仅是做教育,还是很好的平台,能结识到很多小伙伴,丰富自己的设计圈子。相当于建立起设计师的交流网络,并影响和容纳更多对设计感兴趣的人。除此之外,亦师亦友的关系也是佳璇过了四年依然愿意来做专访,和梨爸保持密切联系的原因。


把壶嘴旋转90度之后,让给他人倒水变成正常的使用方式,其价值是想引导或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多think others before yourself
现在,这个幸运的女孩在第一份工作里,处于享受的状态。从开始的感觉小范围内的设计并不能产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后来体会到好的设计师不论在哪里都能去平衡这些因素,在限制内发现设计点,最大程度的发挥价值。
感受到了一直学习设计能给自己带来的神奇变化,佳璇慢慢的发自内心喜欢了设计。现在对于佳璇来说,设计更是表达内心的方式,想要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
当你想表达自己
真正想表达的事物,
你会自然而然迈出那一步。
佳璇笑称自己和设计是包办婚姻,非自由恋爱,但却在相处过程里,发现这就是自己的真爱。
|End|
梨咖说
设计师导师 Tony
一只梨创始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职业导师;国家十三五计划工业设计系列教材《创新产品设计表现》主编。曾任职于华为,担任国际设计合作部项目经理;本科曾就读于东南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同济大学,并于芬兰阿尔托大学进行项目交流。
一个好的平台,不仅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作为向往之地,也能不断输出优秀的人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厉害的人惺惺相惜,遇到更优秀的“自己”。这是罗德岛的初衷,也是一只梨的初衷,所以一定是永远保持高门槛,把精力给到值得帮助的人身上。
能够获得罗德岛青睐的作品集一定是要脑洞大开的。至少一只梨的作品集见证过,包括给自己设计一款马桶的方案、和处女座待上3天的设计方案,甚至也有整体是为一个主题「The Death」而做的创新性作品。作为佳璇亦师亦友的导师,在上海这个繁华包容的大都市里,用她的创意作品,传递着对食物设计乃至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艺术设计本无国界,但也因为地域的多样性,而变得熠熠生辉。佳璇的作品集便是最好的诠释。
最后,很骄傲的是佳璇不像大多数同学追求名气的考虑,毕业后坚持了工业设计并且选择了低调创新的民族企业——华为,这也是我当年的老东家,在这里让我们都获得了巨大的蜕变。由衷祝愿各位像佳璇一样的同学,在设计的路上永远保持开心和初学者的美好状态!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转载请先私信,未经允许转载挪用,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设计留学资讯请搜索微博一只梨1Pear,微信公众号“一只梨”或“lizhisheji”期待认识你 :)
一只梨青年设计师孵化平台,国内首创在线设计教育。全球企业院校资深设计师共同打造:创新工作坊/作品集辅导/企业合作/海外游学打破设计围墙,让青年设计师在求学与职业道路上得到真正提升。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17篇内容 · 32.6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新1.0万+篇内容 · 2556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0.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新28篇内容 · 2.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47篇内容 · 140.4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02篇内容 · 31.4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21篇内容 · 2.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4篇内容 · 21.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