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1001夜之108 细说昔归
大家好,大滇说茶1001夜,特别节目细说昔归。
因为是直播,所以都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又因为身在异乡,手里资料不齐全,所以,讲的内容不是很深。今天我们要简单介绍下昔归的茶。昔归的茶,我观望了很多年,有太多的理由不去做这个茶,数量,价格,炒作,工艺,历史。让我不想做昔归茶的最大理由并非是因为天价,更主要是因为工艺。在做普洱茶的人中,许多人都很忌讳谈这一点。昔归茶,之前出名是因为做的烘青茶。
烘青茶,对于普洱茶来说,就是不可接受的,非正常工艺。但事实是,无论如何,昔归茶的出名,是从做绿茶开始的。而且,更早的历史里,没有昔归茶,叫做忙麓茶。
起码,在1970年前,知名的应该是忙麓茶,即忙麓山的茶。而后期,按政府要求,寨子里的人来到了昔归这么个地方,才给昔归茶带来了荣誉。事实上,现在昔归这个地方的茶,即寨子周边的茶,品质是不如忙麓山的茶。我们在之前预定的昔归秋,以及春茶,更准确地说,是叫做忙麓春,以及忙麓秋。这一点,跟刮风寨的茶一样,茶王树的茶,品质优于刮风寨其他地区的茶。大家看到我在饼面上印了邦东古树1号 以及2号的样子,

事实上,这正是昔归寨子周边采样的两个茶。我们采集了三个茶样,我有足够的信心来让茶友辨别清楚。你从外形上,条索上,包括叶底上,无法分清。但是口感上,忙麓的茶确实高人一筹。如果你把这三个茶样压饼放我面前,很抱歉,我自己也无法分清楚。但是,茶一入口,一切完全不同。
大滇的茶,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大家认识普洱茶的魅力。即,外表不重要,内质最重要。另外就是,即便同一个地方的茶,也存在选料问题,选料不同之间会有巨大的价格差。而我们,坦然把每个地方不同品质的茶,放在大家面前,告知你真相,然后说明我们为什么会选这样的茶。提供的饼,1号和2号,我相信,对秋茶而言,绝对可以在市场上PK,各种所谓的昔归茶,绰绰有余。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昔归的图片。


去昔归的路上,路边开始种上小茶树

昔归,63户人家,只有老班章寨子一半的人,大约250人,产量只有老班章的十分之一。目前经济跟老班章天差地别。这样的房子,大约相当于老班章10年之前。

这样的晒青方法,落后老班章至少5年。

看见了吗?这后面的就是大树了,寨子边的茶。
干茶就是这样

然后,我再发一幅忙麓山上的茶树。


摘茶的mm
昔归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大滇,只想简单用数字来说明。
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树龄,200年左右。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见于史料中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
第二,根本特性。这个是大滇飞扬自己的总结,也是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大滇飞扬见过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
易武的茶树,就其历史而言,显然比昔归早几百年。但是,稍一长高,超过2米,即把主干砍断,只许向四周发芽生长,不许往高处长。在茶区周游的过程中,大滇发现,即便某些地区的茶树,树龄不够易武老,也往往有出色表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修剪。易武高山寨的茶,我认为比麻黑出色,就在于,年份虽短了几百年,但是,没有修剪,滋味更饱满。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一般经过修剪的茶树,叶型会比这个大而圆。许多人会因为昔归茶的条索,感觉是细而长,甚至说,不是古树茶。关于这些,我听过很多形而上学的人说过太多了,叶底不厚的不是古树茶,叶面不长毛的不是古树茶,叶子细长的不是古树,叶底墨绿的才是古树茶,而发黄的不是古树茶。这些都是胡说八道,我对任何专家说这样的话敢于直接反击,并非是因为我的狂妄,而是因为我手里握有事实!
下面要谈一个非常关键的数字了,就是昔归茶到底有多少?以下说法只代表大滇本人意见,不代表业界公论。
以大滇所见、所闻,以及调查有关资料,如果以大滇标准选择忙麓山的茶来做,预期春茶总产量不超过3吨。这样,按我们通常收茶的惯例,千万不能在一个地方收购超过20%的茶。否则,价格就会剧烈上升。所以,最佳收购量不宜突破600公斤。当然,如果放宽标准,非忙麓山的茶,那就会较多了。因为考虑到如果我们做,就要每年都做,所以不会大幅抬价收购。大幅抬价收购的结果,一定是不利于我们,也不利于茶友的。
同样,本着要做最好的茶,所以我们明年昔归的茶,预期只做忙麓山的茶,能收多收就收多收,不可勉强。收茶原理证明,茶商都是统一战线,大家都会有分寸的。毕竟,明年把价格搞到5000一公斤,没有谁有好果子吃。当然,下三滥的会去冒充昔归茶,那个不在我的竞争对手之内。游客!!!是最不稳定因素,最不理性因素。关于昔归产量的估计,有效期只在2年内。预计未来五年,产量会得到5-10倍的增长。中国人,都懂的!
下面是我对昔归茶的评价:
一,关于霸气,15秒内,充斥苦涩,然后回甘(这个评价仅仅限于春茶);
二,水非常关键。忙麓山里的泉水,对比临沧市区桶装水,夸张点说,有30%的加分值;
三,所谓菌子香,是关于昔归茶的传说。这种香型的描述,并不确切,但是大家可以试着体会;
四,昔归春茶和秋茶,有70%的落差(形容差距)。但我依然认为,忙麓茶,即便是秋茶,仍然很强大;
五 ,纯度与浓强度,相当于2003年的老班章。如果让我出价,那么忙麓山春茶,是我愿意用目前老班章三倍价格购买的茶;
六,昔归茶的后半段,与茶王树的后半段有相似之处。
有人说有所谓冰糖香,这个,主观因素较多,大家自己体会。总之,我觉得是一个前半段象03年之前的老班章,后半段象茶王树这样级别的茶。喝过更早老班章的人都认为,现在的老班章,仅仅只有一点点韵。忙麓是昔归里最好的,应该这么认为。因为现在忙麓山归属于昔归,而1970年前,忙麓不属于昔归。而昔归,行政区划全称是邦东乡邦东村委会昔归自然村。
切忌喝到高香不苦的昔归茶,因为那个可能是烘青制作方法。一开始我就说过,昔归最早是做绿茶的,是当地政府用茶。但很多人又以这个为理由,说昔归茶,外面根本买不到,都是政府包了。这个又太虚,实际上,只要给更高的价格,没有问题。这么来说吧,以2011年的行情,昔归的春茶,低于400一饼,就非常不可靠。因为就算用寨子周边的茶做,也不会这个价格。选用忙麓山的茶今年做,357克饼的成本价格不低于530元,还要要求收茶人没有追高。明年,一切都很难说。
现在老班章,明年春茶签约价格,全部包掉的价格,1500,茶农还不愿意。而且,不需要茶农采摘,也不需要他们炒和晒,这些都是额外请人做。但我想强调,春茶很强大,秋茶跟春茶一比,差太多了。主要是那个韵味方面,以及回甘的速度。另外,我还要悲伤地告诉大家,昔归橡胶树的面积是茶树面积的5倍,昔归的海拔仅仅850米左右,适合种橡胶,所以,又是一个大问题。好像别无选择,只能上忙麓山,收鲜叶,找人初制。收干茶,不敢做。
这点,茶王树明显有优势,根本不用担心橡胶问题。麻黑一带也绝无这个问题。总之,为了做昔归这个茶,我们必须在附近开辟几个茶,否则,经济上非常不划算。所以,预期,明年会增加几个勐库茶。形成,忙肺,勐库,昔归,一条路线,最后,一台大货车,拉到勐海加工成饼。不然,做一百公斤昔归,费用会上万,加上其他费用,没法做了。所以,冰岛,勐库几个寨子的大树,邦东其他寨子的茶,都列入了考察对象。这次还发行了一个勐库大树茶,也非常有特色,价格比较便宜。也是5公斤,总共25个小饼,有兴趣的茶友可以试试。这个地方就在冰岛旁边,跟勐库其他茶不一样,所以特别做了一点测试。
顺便在这里做一些其他交代。最近没什么新茶。这个月完成樟香的拼配研究,预期本月压制,明年10月后销售。如果测试过关,12月1日,会有熟茶开始销售,勐海味,以及宫廷普洱中间的一个。其他熟茶,本年度内难以见面。目前在库的熟茶有:吴印良品2011、勐海味、宫廷贡饼、大滇贡沱、景迈醇、荷香……时间不够,暂时不出售。景迈醇,荷香……这个是今年发酵的茶,所以,只能明年或者后年才有机会销售。
9号下午,在上海,与上海茶友一起欢迎玉米的到来!
今天就跟大家汇报到这里,下周回到广州。从11月14日,每周一到周五,大滇说茶,持续,持续!一直到春节前!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08篇内容 · 27.1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6篇内容 · 8.5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4篇内容 · 8746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0篇内容 · 9114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12篇内容 · 13.2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52篇内容 · 109.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48.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