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图. 狭山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提及日本,大部分建筑师会想到东京,大阪,横滨等大城市,确实那里集聚着众多建筑大家的优秀作品,那里既有坂茂,安藤忠雄,隈研吾,黑川纪章等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也有许多像青山周平这样的后起之秀,是建筑狂神往的地方。这一期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小众的城市——狭山(Sayama),主页菌带你认识你所不了解的狭山。

日本的行政区划与中国大有不同,中国的“省市县”三级制,而在日本“都,道,府,县”为一级行政区,每个一级行政区下设若干“市”“町”,在狭山这样一个二级行政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这一期我们就走进“狭山”这个城市,看看有几个值得我们去的地方,有几个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或许某一天,带着那份“好奇”,就会不经意间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

地区简介:狭山市(さやまし)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南部,入间川流域的一个人口约15万7千人的市。这里也是日本著名影星酒井法子,著名歌手尾崎丰,日本人气演员小池澈平的故乡。当然也有很多地标性建筑,这一期我们就结合小编的经历,带大家欣赏一下狭山市的建筑。

在狭山,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莫过于三处,即狭山森林小教堂,狭山湖滨公墓会堂,狭山池博物馆。

(狭山森林小教堂)

(狭山池博物馆)

(狭山湖滨公墓会堂)
建筑名称:狭山森林小教堂
(Sayama Forest Chapel)
设计师:Hiroshi Nakamura
建成时间:2013

这是一座由建筑师Hiroshi Nakamura设计小礼拜堂(Sayama Forest Chapel )。尖尖的屋顶造型以及覆盖着 21,000 块铝板的屋顶是它的两大特色元素。



基地位于林区和墓区之间,建筑师将教堂布置在林木之间,为祈祷者提供了一个向自然祷告的空间。



毗邻一个小型墓地,为前来哀悼的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祈祷场所,不过教堂中没有任何的宗教符号,设计者的初衷是想让任何宗教信仰甚至是无神论者都能有一个安静的场所为逝去之人哀思祷告。

建筑师沿着这块三角形基地的周边,栽种树木,让身在教堂中的人可以穿过枝叶俯瞰林区。建筑的墙体向上倾斜,相互支撑的柱体形成倒“V”的造型,日本人称之为“Gassho-zukuri”,是一种日本传统的结构形式,与合掌祈祷的形状相类似。


建筑师在建筑的各个方向上都运用了这一造型,屋顶结构因此必须承受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应力。这一设计消除了对抗震墙体的需求,同时也创造了Gassho-zukuri一种新的形式。

除特殊的结构设计外,建筑师运用表面细腻的材料让倾斜的柱体更为精致,且通过细节设计将金属节点和隆起的梁体隐藏起来,因而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由一系列从地上向上攒起的柱体构成的建筑。


设计师 Hiroshi Nakamura 说:“我设想的是一种带有生活思考色彩的建筑,想让建筑与周边的树林融为一体。于是我找到了这座森林,它可以包容各种不同的宗教,接受人们的祈祷。从概念上来说,我是想要一座周围树木林立、面向森林祈祷的建筑,你所祷告的可以是任何宗教,也可以是这个大自然。”

设计师没有砍伐周围的任何树木,为这座 110 平方米的建筑腾地方。相反,他把建筑的一侧设计为斜面,仅仅是为了避开周遭自然生长的树木。一系列松木质地、角度尖利的三角形构成了这座建筑的主要结构。

整座建筑物与地面有一厘米的倾斜,意在“指引人们走向死者,引导祈祷者做出前屈的姿势。”

建筑师说:“教堂采用了一种传统的日本合掌造风格三维结构,两根彼此支撑的倾斜支柱向着各个方向延伸开去。祈祷时,一个人会把手指轻轻交叉在一起,用双手创造出一个温暖狭小的空间,”他补充道,“现在这座小教堂就好像是祈祷者创造出的小空间被拎出来放大后的产物。”

其中一个三角形是建筑的入口,其他则镶有落地窗,确保建筑物内部充满自然光线。教堂的外型参考传统日本合掌造,采用了两根支柱彼此支撑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被称为“合掌造”,正是因为其外观看上去很像人们祈祷时双手合十的样子。


教堂采用的木瓦表面覆盖着四毫米厚的铸铝,还带有手工刻制的波纹。这些木瓦都进行过手工加工,以便和曲壁接合对齐。内部的曲壁上镶有弯曲的木条,形成了一根根引人注目的圆柱。


其实该建筑早在 2013 年就已完工,不过直到2016年其才赢得了Architizer A+Awards 宗教建筑和纪念建筑类大奖。相信正是这种容纳包容一切的观念,让其走进了评委的视线,并在多年后为其颁发奖项。

建筑名称:狭山池博物馆(OsakaPrefecturalSayamaikeMuseum)
设计师:安藤忠雄
建成时间:2001年

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是安藤忠雄2001年的作品。博物馆设立的目的,主要为保存拥有1400年历史的日本最古老的水库式蓄水池——狭山池的出土文物、狭山池的改建工法和堤坝等,按时代划分七个展区进行保存和展示,同时博物馆还介绍了日本的土木工程和治水历史。

在日本最古老的洗浴池一狭山池的恢复工作中,发现了一处远溯至镰仓时代的古浴池遗迹.随着进一步的发掘揭示了从古至今的一系列的修复和改进情形,这些从池岸的岩层上可以看得出来日本的城市工程技术历史便反映于其中。

大阪地方政府决定保留该基地并兴建一座博物馆,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为了创造出一座与狭山池的辉煌历史相匹配的博物馆,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使环境本身就被表现为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的尺度根据地层的尺度而定这成为展示空间的主要焦点。日本国宝级建筑师“安藤忠雄”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几何构图的博物馆,狭山池博物馆充分体现了安藤先生的建筑三要素——可靠的材料、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人工化的自然。

博物馆本馆的入口,环形坡道连接入口处,下方是一个圆形的露天小庭院。

原本暗淡坚硬的清水混凝土材质经过大师的演绎,呈现在我们眼前是如此的细腻柔滑,甚至可以看到反射的亮光。



水帘通道每到奇数时间 ,水闸开启后 ,池水倾泻而下拍打水面 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峡山池是日本最古老的水库,博物馆为了同时展示和保护而设计。


圆形的露天庭院,坡道上方便是入口开闸时在此能听到水帘拍打水池中的回响,置身中庭之中闭眼聆听,方能感受此建筑声音的魅力,建筑空间深入地下地面上,外墙层层叠叠仿若岩石群一样的结构砌筑与周围环境的静穆气氛极为和谐。


(狭山建筑内部的展厅)

(池上面的堤坝)

博物馆外观的一角博物馆就建在出土的遗址上,最大程度的实现保护和展示,这也是很先进的博物馆设计理念。现在国内很多博物馆也是这样设计,效果很不错。(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成都金沙博物馆)
建筑名称:狭山市湖滨公墓社区会堂
(Sayama Lakeside Cemetery Park Community Hall)
设计师:中村拓志& NAP设计事务所
建成年份:2016


狭山市湖滨墓地公园社区会堂和森林教堂。在日本很少当代宗教建筑。但该项目的社区会堂和森林教堂这两座建筑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从他们戏剧性的屋顶、精致的细节中,可以感受到死亡主题的敏感和优雅。该项目位于东京市郊的峡山市,两座建筑均为墓地公园40周年而建。
墓地官员为了取代原来的过时建筑,为社区会堂举办了设计竞赛,并由中村拓志赢得设计权。举办方满意该建筑师的方案,同时邀请他重建森林教堂。社会会堂坐落于峡山商业中心出来的那条弯曲道路,它屹立在墓地的入口,象征着从世俗到精神境界的过渡区。它坐落在山坡上,建筑呈不规则圆形,共一层,下方设有停车库。外围几乎被反射水池包围,室内则以向心性布局,以最大化风景视野。


该公墓位于狭山市繁茂的森林之中。社区会堂坐落于城市之上坡地的中间。场地享有极佳的视野,但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而完全将建筑朝向景观打开,我们想要去创造一种空间,即开放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服务性房间集中布置在了中央的钢筋混凝土核心之中,并在核心周围以环形的方式布置了朝外部开放的游客休息室和餐厅。


建筑周围平静的倒影池与附近的峡山湖遥相呼应,停车场和其他辅助功能被置于视野范围之外。我们设计了优雅纤薄的圆环、实心的钢柱和钢梁,并在其上布置了木质屋顶,就如同悬浮在上面一样。1.35米高屋檐的屋面就如同一顶宽边帽。

因此,根据用户不同的姿态(就座或站立),该建筑拥有两种不同的景观视野。当人们站立时,该建筑形成了间接面向自然的內省式空间,可以通过水池看到倒映的天空、绿荫以及天花板。大型的屋顶梁一直延伸到外部的水池,吸引着游客走向窗口。在这里是固定在窗下墙上皮革软垫的长凳,为了适应低矮的天花板,游客会不知不觉间坐在长凳之上。

建筑以这种方式告诉游客,“在你离开之前请坐下休息一会。”当人们坐下的这一刻,峡山和森林透过屋檐印入眼帘,城市出现在视线的远方。在外部,社区的生机勃勃与逝者安息的安静森林呈现出了鲜明对比。清风略过倒影池中的绿色倒影。在建筑内部,游客感觉自己置身于文雅温暖的木梁之中,并触手可及。


人们抬起头沿着木梁的方向望去,就可以看到树顶之上的天空。在人们全神贯注于峡山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会想起逝者。在这处空间之中,木屋架总是触手可及,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之呼应或与之相对。办公处之上的屋顶是一处绿化空间,周边布置这高窗,将光线和清风引入下方的游客空间。


屋顶的落叶树形成一处自然的屏障。夏季长满了浓密的树叶,将明亮的阳光过滤成柔和的光线。在冬季又能保证温暖的阳光射入室内。

环形窗稍微的倾斜,它的最高点位于接待和等待室之上。除了将节奏感引入室内,倾斜的窗户也有引导人们深入建筑的效果。也可以依靠自然通风起到被动式降温的作用,将来自倒影池的冷空气引进来同时通过高处的窗户将热空气排出去。

狭山,伴随随着宗教,历史的气息,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感染游人,贴近自然,反映真实的自然,并通过建筑去传达这种理念,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赋予建筑一种内在的情怀,远观怡人,近观痴嗔,或许这就是建筑师亟需去表达的。
原来日本不只有东京,大阪,还有一个地方,叫“狭山”
UniDesignLab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28篇内容 · 16.2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152篇内容 · 14.1万次浏览
- 暑期档电影repo481篇内容 · 13.2万次浏览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243篇内容 · 196.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824.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336篇内容 · 1226.6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121篇内容 · 83.1万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30篇内容 · 106.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