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参加过的读书会

44.5万次浏览 查看话题 >

自组织社群读书会的若干感慨

线性不代数 线性不代数 2018-05-15 13:01:52
伯恕
伯恕(千般易求,一窍难通!)

写得好。组织了一年多线上读书会,要组织好甚为艰难,只能勉强支撑。

线性不代数
线性不代数作者(黑夜在身体中流淌)
估计线上的活动不太好做,虽然参与成本低,可以分享下经验哈
伯恕
伯恕(千般易求,一窍难通!)

线下读书会存在的很多问题,在线上读书会也都存在。 1.阅读是个人的行为,交流和讨论是社会性的行为。交流和讨论要做好,线下的个人阅读是关键。因此,核心的问题是要采取一些制度,倒逼参与者进行阅读、理解、写读书笔记。自发性的读书社群之所以最终名存实亡或者解散,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个人阅读理解这块没做好,而这个问题又是很难解决的。 2.运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在每次开始读一本书之前,有概括性的介绍材料进行引导,或者找熟悉文本的老师进行导读。这样有利于把握主旨,大概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和论证的逻辑结构。 3.问题很重要。鼓励大家提出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甚至把这作为参与读书会的条件。提前把问题整理一下发给参与者,一方面有助于每一个人发现自己阅读中所忽视的点,另一方面也能发现大家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还能激发少数人去尝试回答别人的疑难问题。 4.读书会中有几个核心人物。理解能力很好的,善于组织的,善于鼓励他人的。所谓大鱼前导,小鱼从游。 5.共享的文化。读书会的核心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谓共同体,自然就要有共同的东西能把大家联系在一起。杜威说: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这些东西只能通过共同的交流或者活动才能逐渐形成。

线性不代数
线性不代数作者(黑夜在身体中流淌)

谈的很好呀,这几点都是关键,一看就是在这些方面有实践总结。我跟着补充讨论一下,对第一点 倒逼参与者阅读的困难 —— 除非在学校老师有这样的权威和权力能要求,或者是公司的上下级之间,如果是真正自组织的社区活动,就不太可能真的考虑用“倒逼”的办法,只能适当鼓励和诱导,否则压力大了短期见效,长期看慢慢人都会走。

第三点,问题。这也是线下的一个痛点,很多问题提出来可能偏离主题,跟阅读关系没那么大,但又是参与者真正关心的,这种情况很常见(甚至是活动最主要的),除非参与者水平都很高(问题这不可能,都很高了一般自己读书就可以了)

第五点,共享的文化。这个受制于很多因素,人群的疏散是正常现象,结合却是耗费很多气力才能完成,稍有一些事件可能都会影响到社群的团结,尤其是大家观点立场差异的时候,能否平心而论,还有事实上参与活动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阶层差异,如果全是学生的时候 还好点,工作了,社会人士难免都习得这样那样的风气

线性不代数
线性不代数 (北京)

黑夜在身体中流淌,愿理性之光照彻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