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之追凶
在假期的末尾我接触到了这部片子,打开的时候不会想到结局,之前看同类型的电影时我总会猜测,最后的凶手是谁,所以这部也不例外,而最后,我认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开始的剧情很平淡,包括影片的一开头,主角小齐在雨夜开车,灯光模糊,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挣扎的情绪,可类似的开头我看惯了,所以我并没有那种一上来就很惊艳的感觉。
但是要说惊艳的话,那整部影片就是他对我的惊艳之处。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恒定的思想,那就是,只要是被拍出来的、我可以看到的电影,如果是凶杀案,那么最终,影片里的主角不管怎么样,他都会成功,就算他死了,那么该被主角救赎的人也一定会被救,这是不置可否的。
但我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里,随着情节的开展中又想了想,在我主观的视角,我看到的那个主角,就是真正的主角了吗,我看到的,除了我认为的那个主角之外的其他人真的就是类似npc的存在,他们仅仅是帮助主角开金手指的人吗?
事实证明,他们每个人都是,他们所在的那个事件里的主角。
可能也是因为见识少的缘故,所以在结尾,看到某一幕的时候,眼泪直接就出来了,不是被感动到流泪,而是被之前我恒定的思想给限定了,然后因为有些震撼而去流泪。
我不以我的看法去揣摩其他人是怎么看待那一幕,仅仅是对我而言,当我看到徐爱婷最后暴露出来的那段残尸,以及在门口呆若木鸡的主角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主角没有救下她。
包括我现在的心还在提着。
最后主角讲了一个故事、小明去买鬼故事,老板拿起一本书,说这本书里的鬼故事最恐怖,他告诉小明,千万别打到最后一页,因为最后一页最恐怖,小明问老板,那本书多少钱,老板说,一千块。小明二话不说买了书回家。回家后小明迫不及待的把书翻到最后一页,然后就发现,最后一页写着:此书建议售价十五块。
主角讲完这个故事,整个影片的结尾也就到了,而这个时候我想,过度追求真相,到底是对还是错。
万一徐爱婷本来不会死,但是因为有主角最后的介入,而加快了她的死期呢。
我在最后还看到,主角也不仅仅只是因为热血沸腾而想要去救人,他救人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他也是九年前那场车祸的参与者。
主角是影片的名字,目击者,可他也是车祸的参与者,因为他做了亏心事,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惶惶不安。
人性的阴暗面,在此片子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认为此部片子环环相扣,在我以为这段就是高潮了的时候,他总能轻易推翻我。在我以为现在他们口中所说的是真相了的时候,他们又推翻了我。
无限反转是亮点。
人性的纬度几何,谁也不知道。
在此片里,我认为他们每个人都有罪孽,每个人都需要被救赎。
另外,我最后再说一句…
那个maggie…
emm…
是个贱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71.3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95篇内容 · 31.7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60篇内容 · 49.1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75篇内容 · 900.8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44篇内容 · 29.2万次浏览
- 我生活着,就是为了这些瞬间253篇内容 · 43.6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46.7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07篇内容 · 42.7万次浏览
最后的图,猝不及防。妈蛋。
最后一张什么电影?
他最后那个故事是在讽刺mg,他曾经的女神,以为是一千块的书,其实只值15块。这也证明了,他要看到最后他一定要揭开最后的真相,有很多人都说男主黑化了,我不太同意。他还喝着那个茶,而且给徐爱婷的家人寄茶,说明他没有和以前完全切割,内心的正义还在,但是势单力薄,只能委曲求全。另外还有人说他最后杀了徐爱婷,这点我也不太同意,或许徐爱婷死了,但应该不是他杀的,他一直对徐爱婷心存愧疚,喝徐爱喝的茶,和前面说的给徐家人送,这是徐活着就有的。而不是非的杀了她才有。而且通过他烧支票就能感觉出来,他心痛,一个这种心境的人,没有必要杀徐,因为有的人认为徐知道真相,他杀了徐来掩盖真相,他最开始就是要还钱的了,怎么可能还害怕徐知道真相再灭口,多此一举啊。甚至我还怀疑徐最后就活了,因为这件案子警方是介入的,最后定的正当防卫,如果徐死了必定要通知家属。房东失踪肯定也会引起关注,但是家人收快递很平静,既然这样徐也很有可能救活了。如果大家不同意我的结局也没关系,毕竟有很多可能(另外修车老板死的时候裤子脱了一半,肯定不是自杀,要么随地上厕所的时候被袭击,要么因为别的事脱裤子被袭击,凶手要么是熟人,要么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