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地狱篇——抛开一切希望
“在红与黑的地狱里,但丁以上帝的名义进行惩恶扬善。”这是第二次翻开《神曲》地狱篇,上一位读者在封面用铅笔写上的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作为一个“爱书如命”的读者,是极度讨厌这样“先入为主”的“评论+解说”的,直至看完本书再回来看到这句话,原先嫉恶如仇的情绪反倒多了几分审美情趣。何为?红色,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象征喜庆的颜色,在西方,这样的颜色却是暴力与恐惧,用上一位读者的话来说,那就是地狱的颜色。所以我抱着传统中国人佛教观念“十八层地狱”的好奇与期待开始了解但丁《神曲》的地狱篇,才知道,原来地狱的苦难远不仅仅只是我们略带美好想象的神秘境界,更不是《西游记》里那可爱的黑白无常和那个害怕孙悟空的阎王爷。在基督教里,它更多的是痛苦与惩罚,是无数种残忍痛苦,毫无人道的惩罚,在我们进入地狱的那一刻,石门上的文字都说明了一切:
「由我进入愁苦之城
由我进入永劫之苦
由我进入万劫不复的人群中
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力量,最高的智慧,本原的爱
创造了我。在我以前从未有造物,
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
而我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读者们啊,你们要把一切的希望都抛开!多么令人绝望的一句话,却也是如此真实的一句话。我不敢想象没有维吉尔的但丁如果真的一个人走进了地狱会怎样,他能够内心强大到仍然以上帝的名义来惩恶扬善吗?不尽然。但丁在听到苦难的哀嚎,在看到残忍的刑法时都会找到维吉尔,请求自己与受难的灵魂进行谈话,好知道那些受苦的灵魂如何承受这番罪责。而当他知道那些人是在人间犯了烧杀淫掠,买卖官职才受此惩罚时,他并没有产生任何怜悯之心。他在惩恶吗?他只是对善恶之界做了自己的分化,进而跟从了上帝对善恶的惩罚而已(他与上帝不谋而合,他只是上帝的选择的执行者)。所以但丁到地狱不是去惩恶扬善的,他是去了解何为真正的善恶,而善恶又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的。维吉尔不止一次在文中说到“他是上帝派来的体验地狱之行的使者”。正因如此,维吉尔保护他,引导他,称赞他,鼓励他……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超越着师生,父子,朋友关系的存在。
但丁总称呼维吉尔“我的老师”“你的儿子”(指但丁),而且不同的场合他变换不同的叫法,维吉尔在他失意的时候引导他,「现在你去掉懒惰,因为坐在绒毛上或者躺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无声无臭、把一生消磨过去的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就如同空气中的云烟,水上的泡沫一样,所以,你站起来吧,用精神来克服气喘吧,如果不和沉重的肉体一同倒下来,精神是战无不胜的。」但丁在这里塑造了一个智者的形象,就如同博学的浮士德也需要一个梅菲斯特一样,但丁地狱之行也同样需要一个“梅非斯特”一样的引路人,所以维吉尔出现了,只不过维吉尔的身份不是魔鬼。但于但丁而言,这个引路人不同于梅非斯特只是为了完成一场交易,所以但丁对维吉尔的感情自然与浮士德对梅非斯特的感情,不能同日而语了。
地狱篇会让你发现,当你还在为地狱里的一切思考人生时,它已经超越自身价值在整个世界灌入它的思想了。地狱里的一切苦难已经在你的脑海里深深刻下,即使你没办法一一列举每样残酷的刑法,但你会知道超越刑法之外但丁所要带给14世纪社会和人类的忠告。他用虔诚而恢宏的想象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似有人性却无人道的地带,那些见不到太阳而又渴望太阳的灵魂,那些明明罪有应得却让人心生怜悯的灵魂,那些遭受残酷刑法却又无能为力的灵魂……
当我们也像但丁一样走在人生的迷途中时,不要急于想着与阻挡了你道路的豹子、狮子和豺狼搏斗,我们不妨也走进一座幽暗的森林,跟随着维吉尔和但丁进入地狱之行,感悟上帝的用意。但是别忘了,在这之前,抛开一切希望!
最后,用地狱里某个可爱的灵魂对但丁的祝愿祝福现世的人类「愿你的灵魂能长久支配你的肢体,愿你的美名在你身后能永放光芒。」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31篇内容 · 68.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1.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253篇内容 · 147.7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78篇内容 · 80.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51篇内容 · 59.9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5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6篇内容 · 22.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10.5万次浏览
which canto talk about that cute g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