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被判“死刑”到成为“格斗女王”,她是一个蛰伏的休眠者。
幼年时,她患上了失语症,直到6岁都无法说出一个完整清楚的句子,8岁时生父去世;11岁时展露出柔道天赋;17岁的她就获得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资格...从出生被判“死刑”到成为“格斗女王”,她是一个蛰伏的休眠者。
文/小重山(文章已授权)
“罗妮,幸好你是个休眠者,不是他妈的蠢货。”
——罗恩(龙达的父亲)
她在自传《我的拼搏,你的战斗》中回忆父亲时,轻描淡写地抛出了父亲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事实证明,她的确是一个休眠者。
人们往往喜欢读那些妙趣横生的人物传记,但她的传记并没有十足的趣味性,甚至可以说是干巴无趣的。
• 她是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铜牌获得者;后转型综合格斗,UFC(终极格斗冠军赛)女子羽量级冠军,是UFC史上第一位签约女性选手,曾经连胜12场,因擅长使用“十字固”而被称为“十字固女王”——龙达•鲁西。
参演过《敢死队3》和《速度与激情7》等电影。龙达的人生看起来如此丰富,但柔道、格斗之荣誉的背后,则是无尽的枯燥训练、伤痛与压力,是极端的无趣和别无选择。


或许有人注意到第二作者是她的姐姐玛丽亚,是一个异常优秀的新闻传媒从业者。那么,也许有人会抱着希望,这本书在构思写作上应当是充满了技巧性的吸引力的,但是,这个猜测可能是错误的。
玛丽亚或许在内容的总体架构和插排上给过龙达一些专业的建议,但是大体而言,《我的拼搏,你的战斗》的叙述语言和风格是非常简单、直白甚至是粗暴的,好比一个中学生的日记。
但这恰恰符合龙达的个性。
龙达的青少年时代都奉献给了柔道、综合格斗,她没有读过太多书,她的脑子里、灵魂里只有一个执着的信念,那便是求胜。
UFC主席白大拿尤其欣赏龙达。
在他眼中,龙达不仅仅改变了体育届,而且还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 她的人生被上帝关上了一扇门
由于出生时脐带绕颈导致的缺氧,龙达的APG评分是可怕的0分,这样“一无所有”的婴儿要想活下来,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如果她想要活成一个正常孩子她必须“战斗”。
两周岁时,龙达还不会走路,无法正常表达。
三周岁时,龙达费尽千般力气得到了一个“人角(摔角人偶)”。虽然她只是获得了一个玩具,但作为一个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的小孩子来说,能获得一位陌生人的理解,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情:如果你为了某一样东西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你最终会得到它的。
生活往往是残酷的,龙达的复原之路被父亲的一次意外事故打乱了节奏,虽然保住了一时性命,但父亲一次次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使得全家人都笼罩在悲伤、压抑的情绪之中。
然而,这是个从来都不满足于平均水平的家庭。
为了让龙达能够“好好说话”,这个家庭人为地制造了两地分居。两地分居的生活令龙达被迫获得大量关注,离开了姐姐们的参与和帮助,她别无选择,只能靠自己去表达所想所需。在龙达的记忆中,和父亲一同生活的日子,或许很枯燥无味,但却是她人生中少有的轻松日子,龙达记住了父亲的话,她不是蠢货,她只是一个休眠者,一个等待的人。
当家人重聚时,龙达还没有意识到父亲正在经历何种痛苦。在某个寻常的夏日,父亲出门之后,没有一丝犹豫地独自奔赴天堂。

• 在没有门的房间里,她自己破开了一扇窗
父亲去世之后,龙达不再游泳。
当你在水下时,压力会迫使你去思考一个问题,然而,龙达并不想对这破损的人生进行什么思考。她抛弃了这项促人内省的运动,坚决地走上了柔道场。
丧父之痛经不起思量,一招一式的对决看似简单,却需要人在短时间内去感受和理解对手,这也是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更要求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绝对的当下,这样龙达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了。
如果说此前她所经历的艰苦的矫正缺陷的人生、失去父亲的人生是一个被上帝关上了门的房间。那么,柔道便是她为了走出这个压抑的房间而破开的一扇窗。
母亲的参与直接而强势。
龙达几乎从未受到过母亲的表扬,在母亲的高压鞭策下,她学会了不退缩、不将就,学会克服疼痛,学会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学会苦中作乐,学会在运气最糟时坚持做一个最强者。
这是一个柔道运动员出身的母亲,所能给予孩子的最珍贵却也最沉重的爱。
柔道是什么?作为一种暴力对抗运动,柔道具有一切暴力的天然属性,高压、强悍、残酷,所以,她不能做一个在女儿受伤、失败、沮丧时抱一抱摸摸头的温柔母亲。

• 破窗只是人生的一小步
历经各种赛事奖项后,龙达开始向着奥运奖牌奋斗,但这一条路也并不顺利。
18岁在雅典奥运会上折戟,4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铜牌,这是美国史上第一个柔道奥运奖牌。母亲在赛场对面挥舞着那面曾经覆盖在父亲灵柩上的国旗,令龙达回想起了父亲,仿若他们三个人正站在一起……
然而,奥运奖牌给她带来了什么?短暂的荣誉和快乐,以及失利的懊恼,令龙达开始怀疑自己。生活失意,令她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奥运奖牌获得者,她决定暂别柔道一年。
离开柔道的一年里,龙达并没有快乐起来。
她的少年时代都奉献给了柔道,除了柔道之外她既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技巧傍身,她经济拮据,感情受挫,住在一个总是污水四溢的小公寓里,兼职几份工作的收入连养狗狗都十分紧张。失望的情绪常常如潮水般袭来,她意识到,将一生的时间都浪费在调配鸡尾酒上,实在是一个蠢货才会有的想法。
母亲是反对龙达转向综合格斗最大的阻力。
事实确实如此,整个家庭为龙达的柔道事业已经付出许多,她不能再当一个“三十岁的孩子”了。而且,母亲坚决地认定:综合格斗女选手没有市场,综合格斗不需要女选手。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作为一个经验十足的内行人,龙达的母亲知晓体育商业运作的关键要素,即利益。然而,女子参加综合格斗是一项尚未有人开拓的事业,这项尝试未必会产生商业利益,所以它的前途是晦暗无光的,如果这是个没有出头日子的职业,那么龙达将永远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身为负责而宽容的母亲,她仍然给了龙达一年的机会,孩子或许会失败,但如果你不曾给她尝试的机会,那便是身为母亲的失责。

• 休眠者or格斗女王?
对于龙达·鲁西而言,无论是休眠者还是格斗女王的角色定位,都不过是她人生的某种样子。
“看不起我的人向来有之,这些人不会凭空消失。我就用这一点来自我激励,我要让他们看到,他们大错特错。 ——龙达•鲁西
作为一个成功者,龙达从一无所有到冲上巅峰的过程,唯有一个秘诀——坚持求胜。一切成功都建立在不眠不休的拼搏上,这既是龙达·鲁西的个人特质,也是格斗这项暴力运动所赋予她的外在性格。
必须获胜,掰断每个人的手臂,不能让任何人逼你后退,这些自信、粗暴、凶狠,充满了赤裸裸的狂妄与挑衅的念头,是格斗者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但人们更应该看到这兼具痛苦和快感的信仰背后的精神灵魂——拼搏,没有拼搏,一切都是枉然。
龙达在八角笼中创下了连胜12场的神奇纪录。为了格斗,她不怕死,即便脖子会被拧断,她从来不会认输。
尽管《我的拼搏,你的战斗》以龙达·鲁西的“悍”为主线,但也不动声色地铺染出了龙达的“柔”。她是一个激情的、嚣张的控制者,但她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女性,她有丰富而敏感的内心,她的心底有一块柔软的自留地。
她会因为父亲的离世而伤心。
她会因为母亲的严厉而委屈,她会因为母亲的肯定而欢欣,她会因为母亲的阻挠而沮丧,她会因为母亲的鼓励而感激。
她会因为姐妹吵闹而烦恼。
她会因为男友背叛而愤怒,会因为心爱的男孩离开而难过。
她会因为有过相同不幸经历的对手惨败而感同身受,在胜利后跪下给对方一个安慰的善意拥抱。
· 八角笼or好莱坞?
多年历练令龙达理性十足,没有人能永远胜利,格斗这个事情不能做一辈子。
向好莱坞的跨界,开启了她的另一场战斗,但格斗于她的演艺事业并不是毫无助益的,相反,正是格斗女王的身份,令她获得了较高的起点。
史泰龙因为欣赏她,在《敢死队3》中特意将道具服装的袖子剪掉,以展示她“棒极了”的肌肉;而《速度与激情7》中的角色,似乎也是为龙达量身定制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龙达一定会在好莱坞大放异彩,谁知道呢?毕竟哪条路都不好走。


2015年10月,龙达·鲁西被霍莉·霍尔姆击败。
2016年12月30日,修养一年的龙达·鲁西被阿曼达·努涅斯KO,在短短的48秒里,龙达失去了防御能力,她可以被打败,但从来不会自己认输。
跌落神坛令龙达沮丧不已,她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但她仍然在走自己的路,她知道没有人是坚不可摧的,只是太多复杂的情绪夹在其中,令她难以释怀人们的质疑与失望。
她所难以承担的,是这个世界将你捧得高高的,却在你跌落下来的时候狠心走开,甚至站在一旁嘲笑、指责。龙达习惯了胜利,但她还没有学会面对失败,处理失败。
丛林法则永远是这世界的运行规律。
勒布朗·詹姆斯说,人们并不喜欢你如何攀登到顶峰的故事,他们更喜欢从高处坠落的故事。鲁西所经历的,正是体育竞技的必然,人们把你捧到天上去,然后再毁了你。
科比·布莱恩特赞赏鲁西为MMA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不要指责鲁西的失利,她让这项运动闻名于世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最大的褒奖”!
所以,龙达·鲁西,当你不再感到悔恨时,你当然可以毫无愧疚地离开格斗场,无需害怕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