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这一年,与其说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被更新了,不如说它们被进一步确认了。在燥热的澳门夏夜,回忆因子化成空气中细小的尘粒,氤氲在昏黄的灯光中,继而被吸收进身体里。走进装修过的新苗,发现其实“怀旧”这一种情感,并不寄托在能够口述的记忆里,而是藏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旦被目光触及,就如同花开一般绽裂在空气中。手中这袋白面包,焦黄的面包边,白里透黄的包体;嘴里这口仲夏夜冻奶茶,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茶味,不同于其他时间的茶味;眼前这条窄小的深巷,通往幽深的尽头,而尽头的幽深里平地而起银河赌场的一片金碧辉煌——感触绽放一地,入眼即融。
过去就在当下。当下的我只有这样的过去。高中的时候不明所以地想出来一句话: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人。那时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如今清晰明了。时间永远只是一个“当下”,汲汲奔忙的,瞻前顾后的,徒然悲伤的,满怀希望的,都是人。
回国前加入了一个豆瓣作者的读者群,讨论的其中一个话题是不婚主义。之前跟一个学姐交流的时候就了解过国内婚恋市场的“极端”生态,很多事情在我看来都像是电视连续剧,不像是现实生活。要把我自己联系到当中去,是一件特别荒诞的事情,尽管我的确来自这么一个国度,也的确是个适婚女青年。
别说结婚了,就是在谈恋爱方面,我的状态也让人啼笑皆非。近两年逐渐发现,我身上的优点并不会成为在国内谈恋爱的优势,而我身上的缺点却多少形成了一些进入亲密关系的劣势。作为一个女人,我太硬,要成为一个男人,我又太软。我的自我评价并不坏,但我也很清楚这个并不坏的自己,这个非常乐意付出和负责任的自己,由于性别之故,行情并不看涨。男人需要的不是我为他们负责任,而是我以他们马首是瞻——前者我绰绰有余,后者我爱莫能助。
然而归根结底,“单身”这个状态对我而言,更关键的是“如何独自生活”,而非“如何找到另一半”。与其说我不着急,不如说男欢女爱之事对我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做到“非必需”,我的障碍不是“承受孤独”,而是“满足好奇心”。而在“满足好奇心”这个问题上,我对生命中出现过的两位男士心存无限感激,尽管他们也许并不在乎这份感激。
问豆瓣作者:“对于存在主义者而言,生活的意义大概可以在于‘存在’本身?”作者回复:“对于存在主义者,存在先于本质(意义)。”当下我的第一反应是,存在的本质不就是存在么?哪里来的先后?也许是我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毕竟我连“存在主义者”是什么都不确定。或者说,我对固定的“xx主义”时刻心存疑虑。宣之于口的各种概念,都只是概念,而非实质,实质是不断流逝的“存在”——也许我可以以此断定我是个“存在主义者”?
“单身”的我,曾经非常好奇“爱情”的样子。然而在试图跟人接触,试图感受“爱”,再试图思考“爱”以后,我发现,“爱情”并不是一个能够感受或者思考的对象。你侬我侬的“爱”能被轻易消解,对某些原则耳提面命的“爱”更不在话下,恒定隽永的“爱”都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孤独之上,并且无时无刻不经历着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它既不恒定也不隽永)。而那些目眩神迷的美,轰轰烈烈的痴,无法自拔的依恋——它们真正被“感受”为“爱”的时刻,都是运动中的、感受层面上最不幸的时刻:在高潮中死亡,或在求之不得/错过/失去当中挣扎。然而终究,那些只是“感受”,而非“爱”。“得到爱”也许是个错误的表述,因为“爱”是一种行为,只能实践,无法得到。人当然可以解读“爱”,但一经解读,“爱”就散了,只剩下孤独。
当然了,孤独并非坏事。在孤独中,人能够感受生命的短暂和永恒,能够感受时间的统一和存在的零散。在孤独当中,人得以见自我,得以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去解释自身,这些概念像一面面镜子,摄取时间和空间的影子。而孤独进一步让人明白,概念虽然展现“它们”,却无法代表“它”。为生命命名是一件同时充满着希望和绝望的事情,因为人同时抓住又失去了命名的“对象”。从《二十一》那年开始,我每年都在自己生日的后几天写一篇类似于总结的东西。但如今想想,岁数这玩意儿,又岂是日历、数字、和生日能够决定的。五年中的每个九月,我都在描述一个自己,这个自己确实处在变化当中,但“长大”、“老去”、“成熟”、“幼稚”等等词语,在不断变化的存在面前显得多么乏力,像几只小小的蚂蚁试图啃噬一头有自愈能力的大象;用一条时间线去试图勾住一个人所有的变化——这未免太过自不量力。
徒劳的结果让这样的孤独看似没有必要,甚至使之成为一个应该得到解决的问题(常言道“别想太多”),但这孤独并不仅仅作为一种“感受”(在很多人看来甚至是负面感受)存在,在我看来,它是意识本身,是自由意志本人。“如何活得更好”的问题带来枷锁,“如何看待活着”的问题则释放自我。确定的判断使人溺于感受型的反复定义之中,不断的提问、分析、行动三者循环则是自由的实践。“世界”融于“我”的同时,“我”也融于“世界”。定义狭义的“我”是可行的,框定广义的“世界”却不太可能。自由就是不断的自我审视和否定再加上不断的自我建立和肯定。
不以知无尽而停止索求,不断在新的可能性中被自己驳倒。从这个角度看,存在也许是荒谬的,但荒谬是美丽的,而美丽不过只是一种修辞。
生日的当晚我就这么一个人在澳门街头瞎逛。周围无趣得大可全部都错过,又可爱得让人想要整个一口吞下。我无视汗水湿透丝质衬衣的狼狈,一如既往地像个自闭症患者一样故意不看路人的脸,只在望着明晃晃的月亮、高耸的楼房,还有昏黄的街灯时难掩嘴角的笑。当下我并没有想到这是自己的二十五岁生日,我甚至感受不到任何在此之前自己对“二十五岁”的忧虑,在自言自语的自嘲中我依然自顾自地自恋着。脚步划破又湿又黏的空气,回忆从指缝中流走,千千万万个夏夜叠加在此刻,我手握自己的命运,被揉进蒸熟了的时间里。
安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03篇内容 · 8.0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175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30篇内容 · 9.8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67.8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15篇内容 · 3.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17.9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56篇内容 · 49.2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48篇内容 · 965.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