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熟悉人
西双版纳,是我爸爸的家乡,自然也是我的家乡(这是我小时候我爸教给我的话),我每年会回去一两次,与那边的亲人熟悉又陌生。春天,回去了短短几天,一如往常玩玩乐乐开开心心。临走时,表姐给我发微信,我才告诉她我明天就走了,她以为我还要玩好几天。我玩的这几天她也都没出现。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孱弱的人,甚至看不起她。她大学毕业,回乡工作,在报社当临时工。平平淡淡,大家看不起她的地方在于她有公主病,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话不会说,像个清高文人,但是又不大有实际的才华和能力。说话做事唯唯诺诺,但是看人的眼光有特别挑剔。情商不高,眼高手低。她还有个亲姐姐,和她一比就比较能干精明识时务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也顺理成章地认同大家对她的看法,算是对她不冷不热。
我临走她联系我,是因为他们报社出版了几本大合集,收录了多年来各界人士投稿的小文学创作什么的,那上面有几篇我爸爸的散文。合集太重,我又一大早走,她说快递给我。然后,他把合集里我爸爸的散文翻出拍照几张发给我……那么上心,莫名的感动。反正我是不会那么上心的,在她想来,这对我很重要,也确实应该重要。但是我满脑子都是玩乐的欢愉……再说这不就是他写的很多东西里的一点嘛。她不拍照给我我可能都不会看。
我爸爸一生爱乡,念念不忘都是家乡的点点滴滴生活细节。拿鱼摸虾,打猎钻山(《太阳照常升起》里的房祖名那感觉蛮贴的),读书吹笛,修路缉毒,人生奇幻……只有在那个年代,这个地方了。这个地方的人型格也大不同外,幽默傲娇。幽默是没有土里刨食的忧愁,傲娇是我地方好我怕谁……90年代的时候,这里卖东西还都不讲价的,懒得跟你讲,你不卖算咯,我慢慢卖。旅游经济改造了大家很多,不过现在依然能够感受那份傲娇。我爸还一生爱讲故事,可能是小时在火塘边的重要娱乐就是大家吹吹散牛养成的习惯……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故事我都只是觉得我好玩而无法体会那些生活,他这一代人和我差别相当大了。我了解他,也不过三十年,他另外的三十年也都是他的言语、文字间接了解到的。也好,充满神秘与幻想以及这个美丽地方的茫茫大森林,会一直对我有吸引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喜欢阿彼察邦的原因,一开始只是因为写论文找选题,了解后与他对热带森林的意蕴和民众慢节奏生活的理解产生相当的共鸣。森林永远那么神秘莫测,有无数双亮亮的眼睛……我爸爸老家旁边也有个溶洞,村民也经常回去玩玩,就像他两部电影里都有的溶洞一样相似,钟乳石壁在光照下闪闪发光像宇宙。野人形象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甚广……
表姐也喜欢拍拍照,写写文字,想来也是一个小镇文艺青年。她上心地给我发照片,还有一层我没马上体会的原因,我爸爸会经常联系和关心她和其他亲戚,而我是不会的……我爸爸作为老大还特别关照他们,她上心是因为自然而然的感情。而我,从小没有与他们一起生活过,顾及得就不多了,我也知道我爸爸会关照他的兄弟姊妹和侄儿侄女,那就更没有什么我操心的份了。我这种性格可能断绝了与他们真正的沟通,只是每年大家在一起奉行是一家人的仪式……好在,这个地方是好玩的,如果是个枯燥的地方我可能还会更自私。我独生子女却也很难体会姊妹之情,尤其我爸爸这种半个爹的作风我经常是不了解的。是呀,前三十年里的二十年我爸都是和他的爸爸妈妈与兄弟姊妹在一起的,生活目的也是为了家人好起来,他们家女孩又特别多……这些家庭以外的日常,我更无法体味……
小时候,我爸爸跟我说他少年时有一天太穷想东西,就去割藤条卖,结果被树枝刮得裤子像裙子一样散开了,他最后不得不把藤条绑在腿上,本想卖钱,结果却还要买裤子了……我只是哈哈大笑,他也哈哈大笑……我上小学,我的表姐给我写过信,说她们上学的事,还说老师私奔了,这种故事我也看看觉得好奇特,也没给她回信……一切都是细碎的,可能从没有连成一个人完整的一生,这是人与人的宿命。
父母有父母的世界,我们有我们的。有一个丰富的人生和热爱的故乡是很不错的。
附上那些年一个文艺巨蟹的一些散文。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69篇内容 · 11.0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99篇内容 · 3.0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300篇内容 · 22.3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51篇内容 · 5.2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26篇内容 · 1.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95.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40.7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84篇内容 · 41.3万次浏览